西游记全解析之四十六玉华国的悲歌(2)
西游记书中,出现过七大圣结义的故事,楼主前面说过,九灵元圣有可能是移山大圣狮驼王。当然,九灵元圣的本领太高,也许不是。就如九头虫,如意真仙一样。不过如果想从书中找出狮驼王,也就九灵元圣有点像:
1)他对孙悟空很熟悉:老妖闻言,默想片时,笑道:
“原来是他。我贤孙,你错惹了他也!”妖精道:“祖爷知他是谁?”老妖道:“那长嘴大耳者乃猪八戒,晦气色脸者乃沙和尚,这两个犹可。那毛脸雷公嘴者叫做孙行者,这个人其实神通广大,五百年前曾大闹天宫,十万天兵也不曾拿得住。他专意寻人的,他便就是个搜山揭海、破洞攻城、闯祸的个都头!你怎么惹他?也罢,等我和你去,把那厮连玉华王子都擒来替你出气!”
2)九灵元圣为什么逃离太乙救苦天尊的妙岩宫?楼主前面推测过,孙悟空造反失败后,其他六大圣都分散投靠不同的主子,狮驼王也许就投靠了太乙救苦天尊。
太乙救苦天尊可不是普通的主子,他在道教中的地位相当高的:太乙救苦天尊位列六御。为道教最高尊神元始天尊九阳之精所化,道炁化形乃又称太一救苦天尊。
又称东极青华大帝,有“寻声救苦天尊”、“十方救苦天尊”等号,简称救苦天尊。相传其为玉皇大帝二侍者之一,配合玉帝统御万类。是中国道教继承上古汉族民间信仰而来。道教说他由青玄上帝神化而来,誓愿救度一切众生,所以炁化救苦天尊以度世。他同时也是地狱的最高统治者,各宗教中认为业果是最难消除与阻断的,佛教中就有神通敌不过业力之说。但太乙救苦天尊却可以将业果与地狱业力的象征血池化为莲池,座下九头狮子一声吼,能够打开九幽地狱的大门,也就是地狱的最深层。
太乙救苦天尊的地位虽高,可是九灵元圣也许发现还是七大圣时期快活自由,在体制内太过束缚,也不受人尊敬。从狮奴对九灵元圣的态度可以看出:那妖认得是主人,不敢展挣,四只脚伏之于地,只是磕头。旁边跑过狮奴儿,一把挝住项毛,用拳着项上打彀百十,口里骂道:“你这畜生,如何偷走,教我受罪!”那狮兽合口无言,不敢摇动。狮奴儿打得手困,方才住了,即将锦韂安在他身上,天尊骑了,喝声教走。他就纵声驾起彩云,径转妙岩宫去。
也许有过七大圣时期和秒岩宫时期前后的对比,九灵元圣才决定逃离秒岩宫。
3)九灵元圣逃离的机会是老君创造的:狮奴道:“爷爷,我前日在大千甘露殿中见一瓶酒,不知偷去吃了,不觉沉醉睡着,失于拴锁,是以走了。”天尊道:“那酒是太上老君送的,唤做轮回琼液,你吃了该醉三日不醒。那狮兽今走几日了?”大圣道:“据土地说,他前年下降,到今二三年矣。”天尊笑道:“是了!是了!天宫里一日,在凡世就是一年。”
有网友提出,金银二童子会移山大法,而狮驼王号称移山大圣,所以,金银二童子说不定是师从过狮驼王。那么,老君和七大圣的狮驼王有某种关系,也很难说。
而老君又帮助九灵元圣逃跑,所以,狮驼王可能就是九灵元圣。
九灵元圣经历过七大圣时期轰轰烈烈的造反时期,他逃出来,从他的选择来看,就象安安静静的隐居,不再掺乎什么政治。这就是九灵元圣及其教导下的狮子精和人类和平相处的原因,免得引起别人的注意。
综合而言,楼主以为九灵元圣是狮驼王可能性还是很高的。
西游记全解析之四十六玉华国的悲歌(1)
黄狮子精的遭遇告诉我们,和平相处其实是有条件的,就像人和老虎,有一句话说的好,人无伤虎意,虎有害人心。其实,人和老虎到底谁伤害谁还不一定,两个强者在一起双方都没有安全感。就像黄狮子精和玉华国。按照玉华国的老王子说的:王子道:“神师此问,甚是有理。孤这州城之北,有一座豹头山,山中有一座虎口洞。往往人言洞内有仙,又言有虎狼,又言有妖怪。孤未曾访得端的,不知果是何物。”其实玉华国对黄狮子精早就有疑虑了。
玉华国的小王子为什么拜师学艺?书中写道,欲要拜他为师,学他手段,保护我邦,此诚莫大之功!显然,黄狮子精对玉华国是有压力的。孙悟空的到来,黄狮子精的偷兵器,不过是加速了这个进程。
玉华国的背景,其实也不简单:
1)有道禅师,我这敝处,乃天竺国下郡,地名玉华县。县中城主,就是天竺皇帝之宗室,封为玉华王。此王甚贤,专敬僧道,重爱黎民。
2)观其声音相貌,与中华无异。
3)城隍道:“小神等知大圣下降玉华州,因有贤王款留,故不敢见。今知王等遇怪,大圣降魔,特来叩接。”
玉华国的故事,其实历史上不少见,就如中国历史上和四周的蛮夷一样,多次发生过类似的冲突。对于这类事情,有一句话总结的好,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西游记全解析之四十七谁的钱袋子?三只犀牛怪
每次降妖收怪,作者大多数会为唐僧师徒表扬一下,例如凤仙郡:话说唐僧喜喜欢欢别了郡侯,在马上向行者道:“贤徒,这一场善果,真胜似比丘国搭救儿童,皆尔之功也。”沙僧道:“比丘国只救得一千一百一十一个小儿,怎似这场大雨,滂沱浸润,活彀者万万千千性命!弟子也暗自称赞大师兄的法力通天,慈恩盖地也。”zuo`guo
不过,离开了玉华国,作者是没有任何表示的。这个也说明了作者对黄狮子精,九灵元圣的遭遇有同情的。
唐僧师徒继续天竺国境内出发,到了金平府。金平府离都城不过2000千里,离西天也不会比这个距离多到哪里去。就在这个地方,如来的眼皮底下,居然有人假冒佛爷来收香油钱,收了多少年?这个书里倒是没说,不过估计也短不了。
当然,妖怪也不白要,众僧道:“这缸内每缸有四十九个大灯马,都是灯草扎的把,裹了丝绵,有鸡子粗细,只点过今夜,见佛爷现了身,明夜油也没了,灯就昏了。”八戒在旁笑道:“想是佛爷连油都收去了。”众僧道:“正是此说,满城里人家,自古及今,皆是这等传说。但油干了,人俱说是佛祖收了灯,自然五谷丰登;若有一年不干,却就年成荒旱,风雨不调。所以人家都要这供献。”
这个和金鱼精在通天河的作为有点类似,收了你的好处,还是要替你办事的。这样看来,妖怪也挺可爱的。
西游记全解析之四十七谁的钱袋子?三只犀牛怪(1)
要想得出犀牛怪背后的靠山,其实也就从几方面分析就可以了:
1)首先可以肯定犀牛怪搜刮银子不是个人的行为,毕竟在灵山脚下,犀牛怪又不是什么大神仙,有大法通,谁都奈何不得。所以,犀牛怪有人撑腰是一定的了。
2)既然有人撑腰,那么这个人一定是如来都忌惮,不敢轻易得罪的。这样的人不多,天上也就几个道教的大天尊而已,例如三清,玉帝,四御等等。佛门内部的燃灯的小乘派不可能,如来不会隐忍自己内部的人士如此嚣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