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no.181

最先开始行动的,是那个曾经劝谏冯太后不要废掉元宏的穆泰。

穆泰是北魏开国功臣穆崇之后,历任安西将军、镇南将军、尚书右仆射等多个要职,他本人和其父、其子三代都娶公主为妻,是顶级的鲜卑勋贵。

虽然随皇帝南迁到了洛阳,被迫改穿汉服,说汉话,但穆泰的内心却极其不爽,私下里经常在家默默吟唱:汉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鲜卑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鲜卑印…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鲜卑的声音,就算身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鲜卑心…

见元宏的行为越来越出格,他终于再也看不下去了。

为此他主动请求外放。

元宏任命他为定州(治所今河北定州)刺史,但他借口说不适应那边的气候,又要求改任恒州(治所今山西大同,元宏迁都后把旧都平城所在的司州改成了恒州)。

元宏又同意了。

就这样,穆泰回到了久违的平城。

此时原恒州刺史陆睿还没有离任,两人都是鲜卑贵族之后,又都极力反对汉化,因此一拍即合,接着他们又联络了抚冥镇将元业、安乐侯元隆等一帮在北方的大臣,决定在平城发动政变,另立朝廷。

他们相中的新君人选,是14岁的太子元恂。

元恂是元宏的长子,他不喜欢读书,只喜欢骑马打猎,而且人又长得很胖,和大多数胖子一样,他很怕热,对洛阳夏季的炎热很不适应,也因此对父亲的汉化政策极为抵触—在平城多好啊,偏要迁到洛阳来!

他讨厌穿汉服,除了在公开场合不得不穿以外,只要一回到东宫,他就立马要换回鲜卑服。中庶子(太子侍从官员)高道悦多次劝谏,但他根本不听,反而怀恨在心。

身为皇亲的穆泰对元恂的心思了如指掌,便暗中派人与其联络,让他找机会溜回平城。

公元496年八月,元宏去嵩山视察,命元恂留守洛阳。

元恂趁机斩杀高道悦,随后带着左右亲信骑上快马匆匆出逃。

可能是他庞大的身形太过显眼,他刚一出宫就被认了出来。

领军将军元俨得到报告后,马上下令关闭城门,将元恂等人困于城中,同时又派人火速赶往嵩山,向皇帝汇报。

元宏闻讯大惊,但表面上却依然不动声色,依然按原计划巡视一圈后才返回了洛阳。

回宫后,他立即召见元恂,劈头盖脸就是一顿痛骂,接着又与二弟咸阳王元禧一起动手,把这个逆子狠狠地揍了一顿,打得他皮开肉绽,打得他本来18寸4:3的胖脸一下子肿成了64寸16:9的宽屏,打得他一个月都起不了床。

随后元宏召集群臣,宣布要废太子。

司空穆亮、尚书左仆射李冲等大臣苦苦劝谏,请求宽恕元恂。

但元宏却坚决不同意:元恂违背我的命令,企图叛据北方,眼中既无君父,又无国家,这样包藏祸心的人不除,乃是国家之大祸,将来我若是不在了,恐怕会有永嘉之乱!

就这样,他拒绝了群臣的求情,下令废元恂为庶人并将其关押(不久被赐死),另立次子元恪为太子。

元恂被废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平城。

但穆泰等人却依然不愿收手。

他们早已下定决心,不达目的不罢休,不获全胜不收兵!

饭总是要吃的,没有大米,就改成别的杂粮;反总是要造的,没有元恂,就改立别的元氏皇族!

经过一番密谋,他们决定改立阳平王元颐(景穆帝拓跋晃之孙)。

没想到元颐表面上虽然一口答应,但一转身却将此事向皇帝告了密。

元宏立即命任城王元澄前去平叛。

元澄领兵倍道兼行,直捣平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抓捕了还未来得及发动的穆泰、陆睿、元隆等人,将他们悉数处死。

no.182

叛乱就此平定,北魏的政局也终于稳定下来了。

内政上刚刚初见成效,元宏就又决定再次对南齐用兵。

人生那么短,梦想却那么大;日子那么快,前方的路却那么长;时间那么少,想干的事却那么多。他怎能不分秒必争!

公元497年八月,元宏命任城王元澄、尚书左仆射李冲、御史中丞李彪等人留守洛阳,自己亲率二十万大军南下,他的六弟彭城王元勰则出任中军大将军统领主力。

此次元宏把魏军的主要进攻方向放在了南齐中路的雍州(治所今湖北襄阳)。

首当其冲的是雍州北部重镇宛城(今河南南阳)。

南齐守将房伯玉依托坚城死守,魏军虽然很快就拿下了外城,但内城却一直久攻不下。

战事不利,心急如焚的元宏带着少量亲信在城池周围四处巡视,以寻找战机。

没想到房伯玉竟然在他必经的一座桥下埋伏了几名杀手,这些人都头戴虎头帽,穿着带斑纹的衣服,在元宏过桥时虎躯一震,突然冲出。

元宏胯下的战马以为见到了老虎,一下子受了惊,它的血压一下子飚高到了极点,前蹄也一下子飚高到了极点,几乎把元宏摔下马来!

幸亏他身边的侍卫们反应敏捷,立即拈弓搭箭,箭无虚发,将杀手一一射死。

元宏这才幸免于难。

见宛城一时难以拿下,经过一番思考后元宏改变了计划—他留下二弟咸阳王元禧继续围攻宛城,自己则率主力继续南下,进军新野(今河南新野)。

一时间,南齐雍州所属的各郡县纷纷告急。

萧鸾命徐州刺史裴叔业率军前去救援。

裴叔业采用围魏救赵之策,率军从钟离(今安徽凤阳)出发,乘虚而入,一举攻克了北魏边境的虹城(今安徽五河),接着又继续西进,攻打楚王戍(今安徽临泉),不料却在那里遭到了北魏将领傅永的伏击,大败而回。

傅永曾做过中书博士,以文武全才而著称,因此在得知他立下这个大功后,元宏忍不住赞叹道:上马能击贼,下马做文章,唯有傅修期(傅永字修期)!

与元宏的欣喜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南齐皇帝萧鸾。

在严峻的形势面前,他不得不再次调兵遣将,又先后派出太子中庶子萧衍、度支尚书崔慧景等多路兵马继续增援雍州,但在魏军的铁骑面前,齐军依然占不了任何便宜,得到的收获除了损兵折将,还是损兵折将。

公元498年初,魏军持续近半年的大举进攻终于取得了丰硕的战果。

新野、赭阳(今河南方城)、舞阳(今河南舞阳)、南乡(今河南淅川)等汉水以北的多个郡县都先后被魏军占领。

不久,孤立无援的宛城也被魏军攻陷,房伯玉被迫出降。

至此,魏军扫清了襄阳以北的全部齐军,大军云集于襄阳城下。

襄阳危在旦夕!

但此时萧鸾身边已经没多少强将可用了,无奈只得派出了年过七旬的太尉陈显达,命他火速领兵前往雍州赴援。

而元宏想要的,显然还不止是一个雍州。

在围困襄阳的同时,他又派大将王肃统兵攻打南齐司州治所所在的义阳(今河南信阳),自己也移驻悬瓠(今河南汝南),统一指挥魏军作战。

焦头烂额的萧鸾只得再命裴叔业去救义阳。

裴叔业似乎和老式游戏机一样—只会同一种程序。

他故伎重演,没有去义阳而是前去进攻北魏重镇涡阳(今安徽蒙城)。

这次他的策略终于奏了效—元宏命王肃撤义阳之围,转而回援涡阳。

只不过他预想中的围魏救赵却变成了现实中的舍己救人—他被王肃麾下的十余万大军打得大败,伤亡无数,只得退保涡口(今安徽怀远)。

风云五世纪——南北朝前期的牛人们》小说在线阅读_第10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云淡心远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风云五世纪——南北朝前期的牛人们第10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