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no.149

尤其让冯太后受不了的是,拓跋弘还经常和她对着干。

比如有个叫薛虎子的将领,曾任枋头(今河南浚县)镇将,不知因何事得罪了冯太后,冯太后将他一撸到底,贬为门卫,没想到不久拓跋弘在视察时经过那里,听说薛虎子政绩不错,又马上将他官复原职。

类似的事情之后又发生了多次。

这下冯太后终于彻底忍无可忍了。

她可不是外交部的发言人,不会天天严正警告,而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行动派。

她轻易不出手,但只要出手就会让你无法还手!

公元476年六月,冯太后暗中派人在拓跋弘的饭菜中下毒,将其毒死。

拓跋弘死时年仅23岁。

之后36岁的冯太后再次临朝听政。

她政治经验丰富,善于识人用人,有过必罚,有功必赏,在她的领导下,北魏的朝政很快就稳定了下来。

而此时南朝的刘宋却进入了多事之秋。

这一切和宋明帝刘彧的所作所为是分不开的。

在与北魏的交锋中遭遇惨败丢失了淮北四州后,刘彧自感威望大减,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消除潜在的威胁,他一改称帝前的宽厚作风,变得刻薄猜忌起来,对皇族宗室,更是如秋风扫落叶一般残酷无情。

公元469年二月,有人被告发谋反,牵扯到了庐江王刘祎(刘义隆第八子)。

其实刘祎这个人天性愚笨,吃饭不知饥饱,睡觉不知颠倒,打麻将不知大小,身体发臭不知洗澡,智商比一头猪高不了多少,这事摆明了是被人利用当枪使,按说这样的饭桶就算留他一条命,除了浪费点粮食又能有什么威胁呢?

但刘彧却依然容不下他,还是毫不客气地逼令刘祎自杀。

公元471年,刘彧得了一场大病,不免开始担心起了自己的后事。

太子刘昱才9岁,要是自己有个三长两短,那些年富力强的皇叔们会忠于少主吗?

他的答案是否定的。

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他本人就是夺了侄子之位才登上皇帝宝座的!

为了防患于未然,他决定大开杀戒。

当时刘彧在世的兄弟还有五个,其中义阳王刘昶(刘义隆第九子)已经叛逃到了北魏,国内只有建安王刘休仁(刘义隆第十二子)、晋平王刘休祐(刘义隆第十三子)、桂阳王刘休范(刘义隆第十八子)、巴陵王刘休若(刘义隆第十九子)四个。

四人中,刘休祐性情刚狠,桀骜不驯,刘彧对他尤其顾忌,便决定首先将其干掉。

由于一时找不到合适的罪名,刘彧使了个阴招。

这天,他特意邀请刘休祐一起到山中打猎。

兄弟二人兴致很高,不知不觉一天就过去了。

眼看天色渐暗,刘休祐想要回去,但刘彧却意犹未尽,他只好继续奉陪。

正好远处出现了一只野鸡,刘彧便命刘休祐前去逼近射杀。

见刘休祐远远脱离了随从,刘彧使了个眼色,他的亲信寿寂之等人立即策马追了上去,一拥而上,将刘休祐从马上一把拽了下来,你一招掏心拳我一脚撩阴腿他一记当头棒,哪里致命打哪里,将他活活打死,随后大声呼喊:不好啦!骠骑大将军(刘休祐的官职)不慎落马了!

后方的刘彧闻讯心花怒放,但表面上却心痛不已:老弟啊,你怎么这么不小心啊!

他立即命令身边的御医火速前往急救。

御医们各显神通,有的扎心窝,有的掐**,有的灌砒霜,很快就把刚迈入鬼门关的刘休祐彻底推入了阎王爷的怀抱,接着一脸无奈地说:我们已经尽力了,只是晋平王伤得太重…

于是刘彧对外宣称刘休祐坠马身亡,将其厚葬了事。

除了刘休祐,另一个让刘彧极不放心的,是建安王刘休仁。

no.150

刘休仁在刘彧称帝及平叛的过程中居功至伟,在诸兄弟中与刘彧的关系也最好,因此在上台初期,刘彧对他还是非常信任的—被任命为司徒、尚书令、扬州刺史,总管朝政,刘休仁也不负所托,干得非常不错,很受朝野上下爱戴,没想到这样一来,却逐渐引起了刘彧的不满。

刘休仁也知道自己有功高震主的嫌疑,便主动上疏辞去了扬州刺史这一要职,做事也越加谨慎,从不妄议国家大政方针,时刻与以刘彧为核心的帝国中央保持一致。

可惜这一切都是徒劳。

因为,当一个女人不喜欢你的时候,你就是再殷勤也是白给的;当一个皇帝想要你命的时候,你就是再谨慎也是没用的。

这天,刘彧召刘休仁入宫议事。

等刘休仁到了,他却又宣称自己临时有事,让其先在尚书省过夜。

月黑风高之时,刘彧的使者来了—带着一张臭脸和一杯毒酒。

刘休仁万万没想到最亲近的兄长会对自己下手,临死前忍不住仰天长叹:你能得到天下,是谁的功劳!当初孝武帝诛杀兄弟,子孙灭绝,如今你又这样干,宋国的国祚岂能长久!

得知刘休仁的死讯,刘彧心中的石头才算落了地。

不过,刘休仁毕竟是朝中首屈一指的宰辅,地位高,影响大,杀他总得有合适的理由吧。

刘彧想了整整一夜,抽掉了五十包香烟,想死了五十万脑细胞,还是毫无头绪。

最后他不得不闭上了眼睛(因为人不能睁眼说瞎话),口述了这样一封诏书:休仁既经南讨,与宿卫将帅经习狎共事。吾前者积日失适,休仁出入殿省,无不和颜,厚相抚劳。如其意趣,人莫能测—刘休仁参加过平叛作战,与禁军将帅在一起共事过。这段时间我身体不好,刘休仁出入宫廷时见到这些将领每次都和颜悦色,大加安抚,他的意图,很难猜测。

这实在是太扯了!

在宫中遇到曾经的同事—那些禁军将领不和颜悦色,难道要怒形于色,给他们点颜色?比如,将他们打一顿?

这样的罪状,无疑是难以服众的。

其实真正的原因,刘彧在和亲信的对话中也曾经透露过。

他说:我和建安王年纪相当,从小就在一起玩耍,他对我的功劳也确实不小,只是如今事关重要,不得不相除。痛念之至,不可自已!

话没说完,他已经泪如雨下。

是啊,我和刘休仁兄弟间的感情还是不错的,我这样对休仁,还算是个人吗?

唉,不算就不算吧。

毕竟,兄弟诚可贵,感情价更高,若为权力故,二者皆可抛!

基于同样的原因,接下来他又把目标对准了自己最小的弟弟巴陵王刘休若。

刘休若时任荆州刺史,刘彧下诏宣召他回京,让他出任南徐州(治所今江苏镇江)刺史。

刘休若的心腹王敬先认为此行必然凶多吉少,劝他不要回去,割据荆州与朝廷对抗。

但刘休若素来胆小怕事,哪里敢这么干?

他假装答应,等王敬先一出门,却马上派兵将其抓捕处死,随后把此事禀告朝廷,以表明自己的忠心。

然而他错了。

正如小白兔的可爱丝毫影响不了老虎想吃它的胃口一样,他表的这点忠心也丝毫影响不了刘彧要杀他的决心。

刚一回到建康,刘休若就被赐死了。

对亲兄弟都如此猜忌,对手下的将领,刘彧自然更不可能放心。

此时正驻扎于淮阴(今江苏淮安)的南兖州刺史萧道成在军中颇得人心,又有传言说他天生有异相,这让刘彧很是不安,便对他进行了一番试探。

风云五世纪——南北朝前期的牛人们》小说在线阅读_第9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云淡心远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风云五世纪——南北朝前期的牛人们第9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