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no.105

作为结束十六国乱世、奠定北魏帝国百年基业的关键人物,史书上对拓跋焘的评价颇高。

不仅《魏书》上说他是“聪明雄断,威豪杰立”,就连他的对手南朝人所作的《宋书》上也称颂他是“英图武略,事驾前古”。

不过我个人感觉更中肯的是初唐名臣虞世南对他的点评:善战好杀,暴桀雄武。

拓跋焘的一生,是雄武的一生。

自16岁继位以来,他几乎无一年不战,灭胡夏,扫北燕,平北凉,一统北方,其武功不可谓不高;北上则柔然远遁,南征则刘宋震惶,喑呜则山岳崩颓,叱诧则风云变色,其声威不可谓不雄。

但拓跋焘的身上也不乏暴桀的一面。

他性烈如火,杀人如麻,曾经信赖有加的崔浩,他不仅要杀,还要夷五族;群众基础极广的佛教,他不仅要灭,还想把举国僧人悉数坑杀;曾经人口稠密的江淮大地,他不仅要攻,还要把这片土地变成无人区…

然而,正如刀鱼虽然刺很多但它依旧是无可置疑的极品美味一样,拓跋焘虽然有着好杀的缺点,但他依旧是无可置疑的一代雄主!

拓跋焘死后,被谥为太武帝,庙号世祖。

由于他死前没有确立继承人,接下来最重要的事当然是迎立新君(竟然没人追究拓跋焘的死因,难道是宗爱做得实在是太隐秘了?)。

尚书左仆射兰延召集侍中薛提、和疋(pǐ)等几个重臣商议此事。

和疋等人认为应立长君,主张由拓跋晃的三子东平王拓跋翰继位。

但薛提却坚持要立皇孙拓跋浚。

两派相持不下,一时无法决断。

这一拖延,就让宗爱知道了。

他对这两个人选都不满意—之前他和拓跋翰有过不可调和的矛盾,而拓跋浚父亲拓跋晃的死和他更是脱不了关系,这两人中任何一个人上位,他都不可能有好果子吃!

他绝对不能容忍这样的事发生!

胆大妄为的他当即决定再妄为一次。

他在宫门内埋伏了三十多名全副武装的宦官,随后假传赫连皇后诏令,召兰延等人入宫。

兰延等一进宫,便被宦官们悉数捕杀。

同时被杀的,还有事先已被和疋等人召进宫中的东平王拓跋翰。

随后宗爱拥立之前和自己关系不错的南安王拓跋余(拓跋焘第六子)登基,他本人则出任大司马、大将军、太师、都督中外诸军事,把持朝政—所谓“将相本无种”,指的大概就是宗爱这样出将入相的宦官吧。

他大权独揽,说一不二,完全不把坐在皇位上的拓跋余放在眼里。

拓跋余能做的,只是签字盖章而已。

到了公元452年十月,不甘做傀儡的拓跋余终于忍无可忍,便暗中与人密谋想要推翻宗爱。

然而警惕性极高的宗爱很快就察觉到了拓跋余的行动。

他不由轻蔑地笑了:真是捧着大粪当馒头,认不清形势!

随后他先下手为强,趁拓跋余夜间祭祀的时候,派事先埋伏的小太监贾周将其刺杀。

在短短大半年的时间里,连杀两个在位的皇帝,可见宗爱的胆子有多大!

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跟他有一样大的胆子。

他身边就有一个人害怕了。

此人名叫刘尼,时任羽林郎中。

暗杀拓跋余这件事,宗爱做得非常隐秘,除了他本人和具体执行者贾周,只有刘尼一个人知道。

刘尼试探着劝宗爱立皇孙拓跋浚继位,宗爱想都没想就拒绝了:你真是疯了!如果立皇孙,那他怎么可能忘得了他父亲的事!

刘尼觉得宗爱这样无法无天,是迟早会出事的,便决心与他决裂。

但要推翻位高权重的宗爱,光凭他一个人的力量当然是不够的。

很快他就找到了几位盟友:南部尚书陆丽、殿中尚书源贺、殿中尚书长孙渴侯以及中书侍郎高允。

几个人一拍即合,马上就拟定出了行动方案。

更正一下,”和疋等人认为应立长君,主张由拓跋晃的三子东平王拓跋翰继位。应为”和疋等人认为应立长君,主张由拓跋焘的三子东平王拓跋翰继位。“

在这里,我必须声明一下,以上从太子拓跋晃去世到如今拓跋浚上位其间发生的事件,大都来源于《魏书》、《北史》等北朝史书。

不过平心而论,这里边记载的北魏这一年多来发生的事情其实有很多奇怪之处:

拓跋晃真的是被吓死的吗?

拓跋焘被杀为什么没人追究他的死因?

宗爱这个之前似乎并没有什么权力基础的宦官何以能连杀两个皇帝和这么多大臣还能牢牢掌握朝政?

风云五世纪——南北朝前期的牛人们》小说在线阅读_第6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云淡心远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风云五世纪——南北朝前期的牛人们第6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