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养子的尴尬
关羽之死,荆州之失,对于刘备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而且还是两道,全都打在刘备身上,内外皆痛不可当!
刘备是个出身市井之间的流氓,即便是一步步走向了帝王之路,他重义气的江湖本性依然没有被消磨掉。
所以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关羽的死,比荆州丢失更让刘备难受。
因此刘备需要发泄,发泄自己心中的悲伤、愤怒和怨恨!
谁是杀关羽的凶手?
直接凶手是孙权,间接凶手是曹操。
巧合的是,关羽死后没多长时间,来年正月,也即建安二十五年(或者说魏黄初元年)正月,公元220年,曹操死了。
一辈子的对头终于死了,刘备的心中或多或少会有些高兴,当然也有些凄凉。
兄弟死了,对头死了,那么自己是不是也快到了生命的尽头?
曹操死了,孙权还好好的,刘备在心中把孙权连带祖宗十八代都骂了一万遍,这个背信弃义的无耻小人,竟然对盟友下黑手,是可忍孰不可忍!
所以,一定要收拾孙权,而且还要好好的收拾。
但现在不是时机。
刘备虽然心情一团糟,但是却还没有丧失理智,孙权拥有扬州、荆州、交州三州之地,羽翼丰满,不是那么好打的,在正式和孙权开战之前,还需要做很多很多工作。
而且在刘备心中,杀死关羽的凶手除了孙权和曹操之外,还有两个人。
这两个人不是外人,还是内部人员。
即孟达和刘封。
孟达和刘封掌控房陵、西城、上庸三郡之地,东去襄阳只有一百余公里,急行军昼夜可至,但孟达和刘封不但没有策应关羽北伐,而且还坐视关羽兵败而不救,这让刘备万分愤怒,他们实在是该死!
该死吗?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确实是该死,毕竟挨得那么近,为什么不援救?
就算关羽的人际关系不怎么样,好歹也是吃一锅饭的战友,坐视不理,实在是过分。
但,仔细分析一下历史,我们就会发现,刘封和孟达不援助关羽,除了没有得到刘备的命令之外,还有一个深层次的原因。
那就是刘封和孟达不和。
关羽北伐时,刘封和孟达应该还在争夺军队的指挥权,在争着当老大,谁还有时间去搭理关羽那一茬?
之前已经提过,孟达这个人文武双全,辨才无双,是个很牛的人物,牛到令刘备害怕难以驾驭住他的地步,所以在攻取房陵、西城、上庸三郡的时候,刘备就派遣刘封去找孟达了。
名义上,刘封是援助孟达攻城略地的,实际上,刘封是去夺取孟达指挥权的,史书上有一句话叫做“乃遣封自汉中乘沔水下统达军”,这话的意思其实就是让孟达做刘封的部下。
这一点,刘备虽然并没有很明白很确切的说明,让孟达去做刘封的部将,但是刘封心里清楚,干爹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刘封很高兴。
能做一个方面军的老大自然是令人很高兴的事情
而且刘封这个人,也是个桀骜不驯的人,史载其“有武艺,气力过人”,是个难缠的主。
他从益州出发,与孟达会师打下上庸,取得对房陵、西城、上庸三郡的完全控制,但事后,刘备升刘封为副军将军,对于建有大功的孟达却无任何封赏。
这么做的目的就更明显了,刘备想让刘封位在孟达之上,而且已经通过这种间接的手段,完成了目的。
但是刘封的人品有点问题,他仗着自己的干爹是刘备,可劲儿地欺负孟达。
按理说,你已经是孟达的老大了,就该跟人家和睦相处,干嘛欺负人呢?
可刘封就不,就要欺负孟达。
开始的时候,孟达还能忍,次数多了,时间长了,孟达也就怒了,我也不是泥捏的人,让你搓来搓去成何体统?
于是刘封和孟达就互掐了起来。
等关羽北伐时,襄樊之战打的正激烈时,也就是刘封和孟达掐的正热闹时,所以关羽数次呼唤刘封、孟达发兵策应,而刘封、孟达都不去,还推脱说没有接到刘备的命令,而且刚刚占据三郡,军心尚且不稳,所以不便出兵。
等到关羽挂了之后,刘封而孟达的架也掐到了最高境界,刘封派人夺了孟达的“鼓吹”(仪仗队,军权象征),孟达愤怒到了极点。
而恰巧在这个时候,刘备开始追究他们的责任了。
不救关羽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