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阴险的吕蒙
孙权派去要地的人是诸葛亮的亲哥哥诸葛瑾,诸葛瑾对刘备说:“将军当初说打下益州之后,就把借我们的荆州还给我们江东,现在益州已经被您打下来了,荆州也该还给我们了吧?”
诸葛瑾这话是有问题的,首先,刘备根本就没承认过自己借荆州,那是鲁肃说的,不是刘备说的;
其次,就算刘备借了荆州,但也只是借了南郡和江夏郡的一部分地盘,并非整个荆州,难道换的时候,就该把整个荆州还给你孙权?这利息也太大了吧。
所以刘备不还。
刘备说:“我现在打算攻取凉州(今甘肃张家川),等攻下凉州后,再把荆州归还你们江东。”
孙权听说后,说:“分明是想只借不还,说的都是赖账的借口!”
于是孙权也不顾刘备的态度了,自己任命了长沙、零陵、桂阳三郡的长吏,并前往三郡任职。
这不是成心找事嘛,这时候的荆州是谁当家?
关羽!
关羽是什么人?天下间最桀骜难驯的人,除了刘备之外,不会给任何人好脸色。
而且关羽向来就看不上孙吴政权,在孙权没有向刘备公开讨还荆州时,关羽就不时的在荆州制造摩擦事件,数次与驻守陆口(今湖北省嘉鱼县陆溪镇)的鲁肃部发生冲突,而每次都是鲁肃忍让,还好言劝慰关羽,这才没有让摩擦事件升级。
所以当孙权派遣的官员到达荆州后,关羽一挥青龙偃月刀,瞪眼骂道:“都给我滚蛋!”那是毫不客气地把这些人全都撵走了。
这一群官员回去之后,在孙权面前哭哭啼啼,孙权勃然大怒,骂道,关羽你欺人太甚!
至此,孙权打算跟刘备彻底撕开脸皮,当下就派遣吕蒙率二万兵马攻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
吕蒙移书长沙、桂阳,这两郡离江东近,都望风归服,只有零陵太守郝普坚决不降。
而刘备听说孙权起兵了,便从成都回归公安,亲自坐镇荆州,派关羽率兵与吕蒙争夺三郡。
孙权也进住陆口,节度诸军,先派鲁肃率万人屯巴丘以拒关羽,然后飞书召回吕蒙,使其督率鲜于丹、徐忠、孙规等吴将,舍零陵而急还助鲁肃。
吕蒙得到信之后,却不急着回去,而是秘密搞了一次阴谋。
吕蒙搞了什么阴谋?
先介绍一下这个人再说吧。
吕蒙,在历史上因“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个成语而大大有名,在《三国演义》中也因为白衣渡江,毁了关羽的一世英名而家喻户晓。
吕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今安徽阜南)人,生卒年未有定论,小时候家里穷,读不起书,等到十几岁时,就渡江往南投奔姐夫邓当。
邓当是孙策的部将,跟着孙策数次征战山越之众,当时的吕蒙只有十五六岁,就敢偷偷跟着邓当上阵杀敌。
吕蒙在阵上杀的正爽,邓当一扭头看见了,吓了一大跳,急忙呵斥,小混蛋干什么呢!快给老子滚回去!
吕蒙不听,还是砍砍杀杀,邓当管不住,只好回去给吕蒙的亲妈告状,吕蒙老妈大怒,就让吕蒙趴下,脱掉裤子,露出屁股,做挨打的准备。
吕蒙当时就大声喊道:“我受够这种贫贱的日子了!上阵杀敌能取功名,富贵唾手可得!俗话说不入虎穴,安得虎子?如果不拼命,不危险,怎么能富贵!”
吕蒙的老妈听了之后,心中悲伤穷人确实没什么出路,儿子的做法或许是对的,于是就没有再责罚吕蒙。
吕蒙因此继续参军,军中有个老兵油子,看吕蒙年龄小,就看不上他,当时就挖苦他道:“小兔崽子能干什么?想拿自己的肉喂老虎吧。”吕蒙听了之后,忍住没有发作。
过了几天,这个老兵油子遇见吕蒙,又大加羞辱,这次吕蒙勃然大怒,当即是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拔出刀就把老兵油子砍了!
砍死人之后,吕蒙赶紧逃跑,后来又自首,而有个校尉很欣赏他,就在孙策面前替他说情,孙策一听吕蒙的事迹,也很惊奇,就把吕蒙留在了自己身边。
过了几年,邓当死了,吕蒙也长大了,而且在战场上杀出了名声,张昭就推荐吕蒙继任邓当的位置,官任别部司马。
孙策死后,孙权统事,孙权想把那些小将挑出来,把他们的部众合并,吕蒙听说之后,知道一旦如此,自己便再也带不成兵了。于是,他就赊来军资器械,为部众赶制了统一的绛色军装。等到孙权检阅部队时,吕蒙部兵马陈列赫然,秩序井然,孙权看见之后大喜,不但没有合并他的部队,反而给他增了兵。
之后,吕蒙跟着孙权从讨丹杨、从征黄祖,吕蒙以军功升官为横野中郎将。
赤壁大战中,吕蒙受周瑜、程普调遣,破曹操于乌林,围曹仁于南郡,等打下南郡之后,吕蒙又升任偏将军,领寻阳令。
孙权曾经对吕蒙说:“你现在当领导了,任务多,责任大,没有文化可不行。你应该多读读书,以开阔眼界,增长见识。”
吕蒙是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读书学文化,听了孙权的话,就头疼道:“主公啊,我在军中事务繁忙,没有时间做学问啊。”
孙权没好气地说:“你以为我让你读书是准备让你去治经做博士呢?我只是想让你去涉猎一下历史往事而已。你说军务繁忙,没有时间,难道比我还忙?我小时候就读遍《诗经》、《尚书》、《礼记》、《左传》、《国语》,等到统事以来,又读三史(《史记》、《汉书》和东汉刘珍等写的《东观汉记》)、诸家兵书,自以为大有裨益。像你,聪明而有悟性,只要肯学就一定有收获!而且你应该多读读《孙子兵法》、《六韬》、《左传》、《国语》及三史。孔子说‘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汉光武帝,在东征西讨的戎马生涯中,还手不释卷。孟德也说‘老而好学’。你怎么就不自加勉励呢?”
吕蒙一听这话,那是主公一心为自己着想啊,于是就开始学习,而且一学起来就爱上了读书,据说其涉猎之广,就连老学究都比不上。
周瑜死后,鲁肃继任统兵,当鲁肃去陆口时,经过吕蒙的驻军地,鲁肃出身大族豪门,又是读书人,所以一直看不上吕蒙,也不打算去看吕蒙,有人对鲁肃说:“吕将军功名越来越显赫,不能用旧眼光来看待他了。您既然经过他的驻地了,就该去拜访一下。”
鲁肃听劝,也就去见见吕蒙
吕蒙见鲁肃来了,就大摆酒席,开始吃喝闲侃,等酒喝得差不多了,吕蒙问鲁肃道:“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关羽可不好相处。您打算采取什么措施,以备非常之患?”
鲁肃本来就看不上吕蒙,也不打算认真回答他的问题,当时就随意地说道:“随机应变。”
吕蒙说:“那怎么行?老兄你现在代替公瑾为帅,又与关羽为邻,而孙、刘虽为一家,但关羽实熊虎之将也,桀骜难驯,而且关羽那个人也是长而好学,读左传略皆上口,梗亮有雄气,然性格骄傲自负,最爱欺负人,您怎么能不事先制定好计划呢?”说完,吕蒙又给鲁肃出了五条计策,以应对关羽。
鲁肃一听吕蒙的计策,酒就醒了一半,没想到啊,没想到,这吕蒙居然是个不世出的奇才!
当时鲁肃就站了起来,走到;吕蒙身旁,摸着吕蒙的后背说:“吕子明啊,我之前还以为你只有武略而已,没想到一说话,竟然学识渊博,更没想到你的才略高明到如此地步!你已经不是当年的阿蒙了。”
吕蒙笑着说出了那句千古流传的成语:“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鲁肃连连点头,直接去吕蒙的内院,升堂拜母。
随后,曹操、孙权大战时,孙权也是听吕蒙的建议,在濡须口筑造水坞,并防范严密,治军齐整,后曹操遥望孙权大军,见阵容威严,布防严密,慨叹说,生子当如孙仲谋,遂不敢轻易冒进。
适值长江春讯将至,孙权写信劝曹操尽速撤兵,曹操也审时度势,主动撤军而回。
从上述介绍就可以看出来,吕蒙这个人有多厉害。十几岁时就敢上阵杀敌,就敢拿刀捅死上司,没读书时就诡计多端,读了书之后更是可怕,连鲁肃都刮目相看。
这样一个人,注定是刘备的劲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