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第三节封赏老臣

这些事情在诸葛亮和法正以及降臣降将的帮助下,刘备做的很好。

先是处理刘璋,刘备将刘璋送到荆州南郡公安,尽归其财物及故佩振威将军印绶。

然后是对待旧臣和降臣。

史称“先主复领益州牧,诸葛亮为股肱,法正为谋主,关羽、张飞、马超为爪牙,许靖、麋竺、简雍为宾友。及董和、黄权、李严等本璋之所授用也,吴壹、费观等又璋之婚亲也,彭羕又璋之所排摈也,刘巴者宿昔之所忌恨也,皆处之显任,尽其器能。有志之士。无不竞劝。”??

其中,诸葛亮受金五百斤,银千斤,钱五千万,锦千匹,并受任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

以法正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外统都畿,内为谋主。

由此可见,诸葛亮与法正是刘备平定益州后,用以治蜀的最重要官员。

而法正这个人,为人并不是那么正派,心眼比较小,史载他受刘备重用之后,“一飧之德、睚眦之怨,无不报复,擅杀毁伤己者数人。”

有人给诸葛亮告状:“法正太狂了,将军(军师将军)您应该去报告主公,让主公管管法正,别让他再作威作福”

诸葛亮说:“主公在公安时,北畏曹操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自从法孝直前来辅佐主公,益州得下,主公翻然翱翔,从此不再为人所制。法正对主公恩德如此,而主公向来重情重义,你感觉去主公哪里告状,能告得赢吗?”

诸葛亮这话其实已经表明了,法正在刘备心中的地位,已经不亚于诸葛亮。

而刘备的性格特征之一就是讲义气,江湖义气。他出身豪莽,流窜市井,笼络强人,不论是对关羽、张飞、赵云还是对简雍、糜竺、孙乾,或者对诸葛亮、庞统、法正,大多数时候,靠的就是义气,这也造就了刘备在很多时候会意气用事,不管不顾后果。

刘巴看不上刘备,刘备还不是那么生气,当刘巴看不上张飞时,刘备就大怒,甚至想要干掉刘巴。

庞统死了,别人说一句坏话,刘备就能大怒,将说话之人除官赶走。

关羽死了,无论别人怎么劝谏,刘备都不顾一切,非要起兵灭吴,以报大仇。

这样一个人,你去找他告法正的状,不是找死嘛。

所以还是诸葛亮明智,一眼就看破了事情的可操作性。

而诸葛亮辅佐刘备治理蜀地,用法严峻,益州本来法度很宽,所以这么一来,很多人就适应不了,受不了,抱怨的人很多。

法正对诸葛亮说:“昔年汉高祖刘邦入关,约法三章,秦民知其德而归附。如今主公凭借威力,跨据一州,刚刚占据这地方,还没有布施什么恩德;而且客主之义,应该善待士民,所以希望您能缓刑弛禁以慰民望。”

诸葛亮说:“君知其一,未知其二。秦以无道,政苛民怨,匹夫大呼,天下土崩;高祖因之,可以弘济。刘璋暗弱,自焉已来,有累世之累,文法羁縻,互相承奉,德政不举,威刑不肃。蜀土人土,专权自恣,君臣之道,渐以陵替。宠之以位,位极则贱;顺之以恩,恩竭则慢。所以致敝,实由于此。吾今威之以法,法行则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荣恩并济,上下有节,为治之要,于斯而著矣。”

诸葛亮话的大意就是说,现在不同于秦末,秦朝用法严苛,所以民怨沸腾,导致亡国,刘邦因此用法缓驰;而如今刘焉、刘璋治蜀二十余年,用法太宽松,以致于蜀地风气不正,频频引发内乱,所以需要更改法度,管得紧一点,管得严一点。

这就叫做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而诸葛亮以此治蜀,果然使蜀地风气一新,举境肃然。法正觉得诸葛亮言之有理,不复再劝。

除了诸葛亮和法正以外,刘备属下的元老级人物以及入蜀时带的臣属封赏如下:

以关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董督荆州事;

以张飞为巴西太守、征虏将军,督兵拱卫成都;

以偏将军马超为平西将军;

以裨将军黄忠为讨虏将军;

以牙门将军赵云为翊军将军;

以从事中郎糜竺为安汉将军,位在军师将军之右(无实权,但是名分上比诸葛亮尊贵,排班站位时,在诸葛亮前面);

以从事中郎简雍为昭德将军,其礼仅次于糜竺;

以从事中郎孙乾为秉忠将军,其礼等同于简雍;

以中郎将霍峻为梓潼太守、裨将军(蜀地谚曰:“梓潼失,成都亡,千里天府,此为屏障。”

黄权对刘备说:“自昔争蜀者,必争广汉夺剑阁。”刘备遂分广汉郡置梓潼郡,郡治设梓潼县城,以名将霍峻为梓潼郡太守);

以魏延为牙门将军;

以养子刘封为副军中郎将;

以陈到为将军……

跟随刘备入蜀的原班人马中的重要人物,任命如此,其他的诸如陈震、殷观、向朗、马良、马谡、廖立、习祯、邓方、辅匡、刘邕、刘琰、张处仁等各有封赏。

在这里面,糜竺、简雍、孙乾的名位高于诸葛亮,很正常,几十年颠沛流离,对刘备不离不弃,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嘛。

而赵云的名位却低于马超、黄忠,有点不正常。

原因有以下几个,马超出身豪门,而且本身名满天下;黄忠为入蜀将首,每战皆冲锋在阵前,奋猛杀敌,勇冠三军,再加上人老了,所以特意提拔在赵云之前;赵云自身立功不少,但是却因为劝谏刘备,有些忤逆的嫌疑,所以刘备封的不是那么公平。

但总体上来讲,诸葛亮为群臣之首,法正为谋臣之首,关羽为荆州老大,张飞拱卫成都,马超、黄忠、赵云并为爪牙,任职也没有什么失误之处。

除了这些人物以外,还有一个人物必须提一下,这个人就是蒋琬。

蒋琬,字公琰,零陵湘东(今湖南祁阳)人,生于公元168年,卒于公元246年,蜀汉四相之一。

蒋琬弱冠之年时,便知名当世,赤壁战后,以州书佐随刘备入蜀,刘备平定益州后,以蒋琬为广都长(县长),蒋琬感觉这个职位实在是太委屈自己了,所以常常抑郁感慨自己不得志,因此对政事也不怎么操心。

有一天,刘备出巡广都,见蒋琬众事不理,时又沉醉,不由得勃然大怒,欲严刑将其处死。

这情形、这场景与当年的庞统何其相似!

诸葛亮知道后,赶紧给蒋琬求情,诸葛亮说:“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其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脩饰为先,愿主公重加察之!”

诸葛亮对刘备称赞蒋琬的话,与当年鲁肃对刘备称赞庞统的话,几乎如出一辙。意思大概就是说蒋琬是能承担国家重任的栋梁之材,不是那些仅能治理方圆百里土地的平庸之辈,他为政都是以安定百姓为根本,绝不会用表面功夫来粉饰太平,所以希望主公能详加考查。

刘备敬重诸葛亮,也就不再治蒋琬的死罪,只免去了蒋琬的官。

蒋琬被除官之后,晚上做梦,见一大牛扭头于门前,淌出许多血。

蒋琬醒来之后,心中就很不爽,他请赵直(善于占卜的术士)解梦,赵直说:“梦中见血,意味着事情水落石出,已有定论。牛角和牛鼻,像‘公’字,这表明您以后的官位必定能到三公,此大吉之兆!”

蒋琬很高兴,没过多久,他就被升为什邡令,刘备为汉中王时,蒋琬又升任尚书郎。刘禅即位,丞相诸葛亮开府时,以蒋琬担任东曹掾,又举荐他为茂才,之后升参军。建兴五年(公元227年),诸葛亮率军驻扎汉中,蒋琬与丞相府长史张裔留守丞相府,统摄后方军国事务,。

建兴八年(公元230年),张裔去世,蒋琬为长史,加抚军将军,成为蜀汉后方统摄军国大事的最高负责人。

诸葛亮北伐期间,主要靠蒋琬筹集粮草兵员,以相供应。诸葛亮多次说:“公琰讬志忠雅,当与吾共赞王业者也。”并密奏刘禅:“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意思就是让蒋琬做自己的接班人。

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诸葛亮卒于五丈原军中,蒋琬升任尚书令,加官代理都护,假节,领益州刺史,迁大将军,录尚书事,封安阳亭侯,接替诸葛亮主持朝政。

当时,诸葛亮新亡,朝野惶惧,百姓震恐,蒋琬初摄朝政,镇定自若,既无戚容,又无喜色,神守举止,有如平日,百官由此得以安定。

蒋琬为政,沿袭诸葛亮之成规,明察善断,以法治国,不喜阿顺,不听谗毁。故群臣悦服,乐于效命。

而且蒋琬为人大度宽容,东曹掾杨戏清高孤傲,是个类似刘巴的人物。蒋琬跟他说话时,杨戏爱理不理,但蒋琬也不尴尬。有人拍蒋琬马屁,就告杨戏的状,说:“杨戏轻慢上峰,太过分了,应该治他重罪!”蒋琬说:“这人心啊,就像人脸一样,各不不同。古人常说,知人知面不知心,杨戏如果奉承我,那就不是他的本心;杨戏如果辱骂我,那就显得我不好,所以人家才不搭理我,这是杨戏的好处。怎么能治人家的罪呢?”

后来,督农杨敏又诋毁蒋琬,说蒋琬作事昏聩,跟诸葛亮相比,差的太远了。主管官吏要求蒋琬治杨敏之罪,蒋琬说:“我确实比不上诸葛丞相,人家没说错,治什么罪?”

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蒋琬真有丞相之量!

这些是旧臣,对于降臣降将,刘备也不吝惜官职爵位。

收服天下心:刘备(追溯三国最草根,最义气,最仁慈,最豁达的枭雄之路)》小说在线阅读_第7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御风楼主人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收服天下心:刘备(追溯三国最草根,最义气,最仁慈,最豁达的枭雄之路)第7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