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刘氏政权
第一节狂人马超
马超,又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传说中的五虎上将,现实中的猛男加帅哥,四分之一的羌族血统,四分之三的汉族血统,生于公元176年,死于公元222年,字孟起,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人。
诸葛亮称其:“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
曹操感叹道:“马儿不死,吾无葬地也。”
从这两个大人物的评价里可以看得出,马超很厉害,厉害的令人赞赏,又令人害怕。
赞赏可以理解,为什么会害怕?
甚至连曹操这等英雄都害怕?
原因就是马超的性格,这个人在历史上的真实性格其实偏负面的多一些,他性猛,性暴,性烈,甚至无情无义,残酷至极!
当初,他的亲爹马腾进京,让马超统率部众,镇守三辅(今陕西中部),
后来,曹操兵进潼关,马超为了能继续割据关中,竟不顾被曹操留京做人质的父亲马腾以及弟弟马休、马铁等人的安危,起兵与曹操鏖战。
结果,马超兵败,马腾、马休、马铁全部被杀,并夷三族,马超自称“门宗二百余口,为孟德所诛略尽”。
对此事,陈寿评价说:“马超阻戎负勇,以覆其族,惜哉!”
孙盛(晋朝著名学者,《魏氏春秋》作者)则更为直白地说:“汉高请羹,隗嚣捐子,马超背父,其为酷忍如此之极也。”
这种人,连父亲、胞弟的生死都能不顾,更何况他人的性命?
所以,当时很多人都怕马超。
如果让马超用现在的流行语表达一下他对自己的看法,估计他会说,我发疯的时候,连我自己都害怕!
潼关大战时,马超被曹操击败,便逃到少数民族聚集地。
凉州别驾杨阜对曹操说:“马超之勇,不下于吕布,甚得羌人、胡人之心。如果您退还大军,陇上诸郡恐怕就会再被马超所得。”
曹操当时因为北方有事情,不得不引军东还。
而马超果然又率领少数民族联军,攻打陇上郡县,陇上郡县全都相应马超。
马超杀凉州刺史韦康,占据冀城(甘肃西北部),自称征西将军,领并州牧,督凉州军事。
凉州别驾杨阜联合韦康的旧臣姜叙、梁宽、赵衢等,合谋反抗马超。
杨阜、姜叙从卤城攻马超,马超出冀城,结果被城中的梁宽、赵衢关闭冀城门,马超干不掉杨阜、姜叙,又回不去冀城,进退狼狈,只好跑到汉中依附张鲁。
但张鲁也怕马超,不放心他在自己手下做事,张鲁的部将杨昂等人也嫉妒马超,不时地给张鲁吹耳旁风,说马超如何如何坏蛋,如何如何流氓,让张鲁小心警惕马超。
马超心中很郁闷,怕自己在张鲁手下呆的时间长了,迟早会挂掉,所以马超就一直想着要另投主子。
而这时候的刘备,知道了马超的处境,也想勾搭马超。
正所谓郎有情,妾有意,两人想要成事,就差一个说媒拉纤的。
恰好,说媒拉纤的人也出现了。
这个人就是李恢。
李恢,字德昂,建宁俞元(今云南澄江)人。其人在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平定蜀汉南部叛乱的过程中,立有大功,也是位文武全才式的人物。
这个人最初任郡督邮,因为当县令的姑夫爨习违法犯事,李恢要连坐免官,益州郡太守董和因为爨习是郡中的土著豪强,所以就没有免除李恢的官,后来,李恢表现不错,董和就派李恢到成都,李恢还没走到成都,刘备就开始从葭萌关出发,攻击刘璋去了,李恢知道刘璋必败,也就不去成都了,直接到绵竹投奔刘备。
刘备很欣赏这位识时务的小伙子,就收在帐下听用。
等到马超暗送秋波时,刘备就派李恢到汉中交好马超,马超也不含糊,立即偷偷给刘备写信投降。
这时候的刘备已经围困了成都,马超部众也引军径到城下,成都城中,自上而下,由官到民,一片震恐!
现在摆在刘璋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是投降,二是死战。
又到了选择决定命运的时候,刘璋很为难。
而这时候,一个人的一种行为,对刘璋产生了莫大的影响。
这个人是许靖。
许靖,字文休,汝南平舆(今河南省平舆县)人,生于公元149年左右,卒于公元222年,东汉末闻著天下的大名士。
许靖出身豪门望族,他有一个堂兄弟叫做许劭(字子将,东汉末著名评论家,这人每月都会品评当时人物,人称“月旦评”。曹操曾经问许劭:“我这人怎么样?”
许劭不答。曹操反复问,许劭才说:“你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曹操奸雄之称,便源于此),许靖和许劭不合,许劭时任汝南功曹(主管人事),结果许靖就得不到录用,一直等到刘翊(河南许昌人,世家大族,为人仗义疏财,当时的海内名士)来做大守,许靖才被推举孝廉,任尚书郎(在天子手下处理政务)。
董卓掌权时,为避董卓滥杀之祸,许靖便转徙各地,投奔亲朋故友。
许靖这个人慷慨仗义,仁厚亲人,为世称道,当时受他好处的人很多,所以当他逃难时,先后受到豫州刺史孔伷、扬州刺史陈祎、吴郡都尉许贡、会稽太守王朗等人的厚待。
后来,王朗被孙策击败,许靖便再南逃,奔赴交州时,许靖身坐崖边,先让随从过去,再让亲人走,他自己排在最后,当时见此事者,无不感慨叹息,好人啊!
好人就是受欢迎。
等许靖到了交阯,交阯太守士燮(跟刘巴合不来的那位)厚加敬待,刘璋知道后,便派人去请许靖到成都,任命其为巴郡、广汉太守,之后又转任蜀郡太守。
可以说,这是个名满天下的巨星,又是益州的重臣,还是东州集团的领袖人物。
这样一个人,分量之重,比吴懿、李严、费观等更甚。
他的一举一动是绝对能大大影响刘璋的。
那么,牛人许靖究竟做了一件什么事,影响了刘璋?
许靖越城投降了!
这个天下间的巨星,居然想要越城投奔刘备!
这是多么看不上刘璋啊。
可惜的是,许靖没干这事儿的经验,失风被捕。
连许靖这种人都投降,刘璋心中仅存的最后一丝斗志,也烟消云散去了。
伤心失望之余,虑及自己的处境,便没有杀许靖。
但是他已经明白,自己大势已去,只剩下投降一条路了。
而刘备,也不失时机地给再次给刘璋安排了一个台阶下,他派自己的发小简雍前往成都劝降刘璋。
刘璋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了,是时候缴枪不杀了。
但是那些顽固抗战分子却不干,他们慷慨激昂,说:“城中还有三万精兵,粮食足够吃一年,民众都想死战,所以请主公千万不要投降!”
刘璋叹了一口气,道:“我父子执掌益州二十余年,对百姓没有什么恩德,现今征战连年,田坏地荒,生计毁败,士民水深火热,都是因我一人而起,还打什么打?投降吧。”
于是刘璋就派张裔(帐下司马,前文中所述被诸葛亮打败的那位)前往刘备营中,商议投降的条件。
其实,说是条件,只不过是强要个面子,争取一点活路罢了。
张裔带去的条件有两个,第一是不杀刘璋;第二是不杀百姓。
对于这两个条件,刘备当然不会拒绝,他本来就是这么想的,也打算这么做,所以刘备答应了。
于是,刘璋便大开城门,和简雍同车而出,举行投降仪式。
至此,刘备终于朝自己的帝王之路,迈下了最坚实也最关键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