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第二节挡不住的投降

这二路,是由刘璝、泠苞、张任、邓贤、吴懿等蜀中名将率领,奔赴涪城直面迎击刘备!

结果这一路很快被刘备所击败,刘璝、泠苞、张任、邓贤等人退保绵竹,而吴懿率部投降。

所以,刘备这边又得一良将。

吴懿,在前文中已经提过,其名又作吴壹,字子远,陈留(今河南开封)人,身形高大,容貌雄伟,纯爷们一枚。

吴懿与刘焉有旧,为躲避战乱,所以随刘焉入蜀,刘焉死后,吴懿效力于刘璋,任中郎将。

投降刘备后,吴懿被任命为护军、讨逆将军。

吴懿还有一个美女妹子,也就是前文提及的那个吴氏,据说名字叫吴苋。

吴苋的故事还有很长,留待后文再说。

现在继续刘备的征伐之路。

刘备留下吴懿等人后,继续前进,很快便到达绵竹(今四川德阳绵竹),刘璋又急忙派护军将军李严、参军费观率大军支援绵竹,并督战刘璝、泠苞、张任、邓贤等诸将。

李严,又是一位名人,在诸葛亮执政期间,尤其出名。

李严,字正方,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年轻时为南阳郡郡吏,以才干出众而闻名,时任荆州牧的刘表很欣赏他。当曹曹操南下荆州时,李严正担任宰秭县令,他不想投降曹操,为了避祸,便奔赴益州,刘璋听说过他的才名,便任命他为成都令,而李严在为官为政上确实有一手,在成都令上干了没多长时间,便又在蜀地声名鹊起,所以,当刘备攻打到绵竹时,他便被任命为督军前去督战。

费观,也是一位名人,不但他有名,他的族子费祎更是名震天下的蜀汉四相之一。

费观,字宾伯,江夏鄳县(今河南罗山)人,其家族费氏为江夏大族,与刘焉家族世代交好,费观族姑是刘焉正妻,为刘焉生下四子,而费观也娶了刘焉的女儿为妻。

所以,费观是刘璋的表兄弟,又是刘璋的妹夫。

刘璋任益州牧期间,派人去接费家兄弟入蜀,费观便随兄一同前往益州。

费观这个人刚直善辨,仗义疏财,才略出众,精明强干,文才武功,都为人所称道,史称“扬威才干,欷歔文武,当官理任,衎衎辩举,图殖财施,有义有叙”,因此很受刘璋器重。

当刘璋派他做参军前往绵竹督战时,他才二十出头。

但是,这么两个才能出众的人,一见到刘备,便一起率部投降了。

不但是他们投降,当时的绵竹令费诗也投降了。

费诗跟费观没什么关系,这个费诗,字公举,是犍为南安(今四川乐山)人。

刘备不费吹灰之力,拿下成都的最后一道大屏障,绵竹。

李严和费观都被刘备任命为裨将军,得到他们的降兵,刘备军势大振,成都震恐!

从上述投降刘备的三个人来看,吴懿、李严、费观,职位都不低,才能都不错,与刘璋的关系也都很亲近,但是他们却都投降了。

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

其实,仔细推究一下他们三人的共同点,你便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他们的立场是相同的。

简单来说,他们都不是益州土生土长的豪强,而是外来的。

之前笔者在文中曾经提到过一个词,即东州兵,东州集团,这个集团其实就是那些为躲避战乱而从荆州以及中原地带奔赴蜀中的外来人。

而书中本土豪强势力则是益州集团。

益州集团与东州集团的利益并不一致,前者看不上后者,后者也时时提防前者,益州的统治者稍有驾驭不慎,便会引发这两个集团的大规模火并。

所以,想要统治好益州,必须平衡好这两个集团。

而李严和费观就是东州兵势力集团的代表人物。

他们的态度,基本上也代表了东州集团的态度,也就是说东州集团支持刘备,不支持刘璋。

正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想当初,刘璋凭借东州兵平定了蜀中内乱,坐稳了江山,最终也是因为东州兵,失掉了大好基业。

一把好好的资源,他没能完全掌控,完美利用,所以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刘璋之败,非战之罪也。

但是,如果再仔细思考的话,就会得出另一个问题,为什么东州集团会选择支持刘备,而放弃刘璋?

原因很简单,因为刘璋先放弃了东州集团。

刘璋放弃东州集团还要从庞羲事件说起,前文中已经简略地提过庞羲的一些事情,比如他是刘焉的旧臣,又是刘璋的亲家,权势增大之后,却又生了二心,想要叛乱而被部将阻止,最后又和刘璋和好。

如果细细追究这个庞羲,我们就会发现,此人也是东州集团的代表人物。

庞羲,司隶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开始时是汉室官员,在长安朝廷供职。

当时,刘焉的长子刘范、次子刘诞都在朝廷,为了对抗把持朝政的李傕、郭汜,刘焉以及刘范、刘诞联合马腾(马超之父,西凉军阀头子),率兵作乱,兵犯长安,结果被李傕、郭汜打败,刘范、刘诞被杀。

而庞羲则花钱营救出刘焉的子孙,然后弃官入蜀,从而成为刘焉的心腹部属,也是东州集团领袖人物。

刘焉掌控益州期间,为了让益州本土势力对自己心服口服,曾杀鸡儆猴,干掉了十多个蜀中本土豪门巨室,又逼得益州本土豪强谋反,结果依靠东州集团将其镇压,巩固了自己的位置。

而刘焉也借此洗了一把好牌,将益州集团和东州集团都攥在手中,管的服服帖帖。

在刘焉死后,庞羲与赵韪作为“顾命大臣”,一为东州集团领袖,一为益州集团领袖,共同辅佐刘璋继承益州基业。

后来刘璋太过放任东州集团,结果益州集团的领袖赵韪赵大先生叛乱,刘璋差点挂掉,最终是在东州集团的帮助下平定叛乱。

庞羲也就一家独大了。

一家独大后的庞羲,慢慢就不把刘璋放在眼里了,而刘璋对东州集团的态度也慢慢发生变化,尤其是从庞羲意图叛乱而未叛之后,刘璋的态度变化更大。

这从刘璋在用人的现象上就可以看出来。

刘璋依靠和信任的文臣武将,比如张肃、张松兄弟,比如黄权,比如王累,比如郑度,比如张任,比如严颜,全都是益州集团的代表人物。

而不受重视的法正、孟达等人,则都不是益州土著。

这种很明显的态度让东州集团不由得就会心怀二心,毕竟他们是外来人,在益州本来就没有归属感,再不被刘璋看中,日后下场很难预料。

所以,在发生刘备入蜀事件时,东州集团的人基本上没什么反对意见(与刘备有前仇旧恨的刘巴除外),极力反对的人基本上都是益州集团代表(与曹操有前仇旧恨的张松除外)。

东州集团不反对刘备入蜀,是因为刘备也是外来人,相较于基本上已被本土化的刘璋来说,刘备更倾向于站在他们的利益阶层。

于是,这就导致了两种截然相反的现象,刘备入蜀,黄权、王累、张任、严颜、郑度等人都持反对态度,张肃更是不惜告发弟弟的死罪,也要揭露刘备的真实意图,这些人全是益州集团的代表。

而吴懿、李严、费观等人则一见刘备就投降,而法正、孟达更是暗助刘备入蜀,刘备围困成都时,许靖甚至还要偷偷打开城门迎接刘备入城,庞羲在后来也是对刘备无条件投降,这些人全都是东州集团的代表。

弄清楚了这个问题之后,我们便不难明白刘备为什么会比较轻松地拿下益州了。

因为,益州本来就不是铁板一块。

我们也弄明白了吴懿、李严、费观这些大人物为什么轻而易举地就投降刘备了。

因为,他们感觉跟着刘璋没肉吃,也不安全。

当然,刘备的实力也很重要,如果不是比刘璋强很多,如果不是英杰枭雄,那些东州集团的大人物也不会选择刘备。

收服天下心:刘备(追溯三国最草根,最义气,最仁慈,最豁达的枭雄之路)》小说在线阅读_第7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御风楼主人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收服天下心:刘备(追溯三国最草根,最义气,最仁慈,最豁达的枭雄之路)第7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