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第四节江南第一名士

庞统,字士元,号凤雏,生于公元179年,卒于公元214年,荆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

庞统这个人在《三国演义》中被老罗描绘成一个奇丑无比的人物,说什么“浓眉掀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可谓是人见人厌,花见花败,由于他这副相貌,以致于孙权不喜欢他,刘备也不喜欢他,谁都不愿意用他。

那么在真实的历史中,庞统到底长什么样子呢?

不知道。

《三国志》以及其他历史典籍,包括《江表传》、《襄阳记》、《吴录》、《九州春秋》等都没有对庞统的相貌做出明确的描述。

而笔者还是那个论调,古人写史,很喜欢描绘那些长相突出的人物,要么是长得特别帅,要么是长得特别丑,要么是长得特别奇怪,就好比诸葛亮、朱元璋、刘备这三种人物,史学家是非常热衷大书特书的。

庞统要是长得真是奇丑无比,我就不信史书中没有一点评论。

从这一点看的话,庞统的长相可能没老罗写的那么丑,至少也得是中等长相。

至于老罗为什么要黑庞统,原因很简单,小说家不就爱好渲染效果嘛,一个人张得很帅又很有才,这个太多了,吸引不了眼球了,反过来,一个人长得很丑却很有才,这个倒是很出彩,厉害!人一下子就记住了。

于是庞统就成丑八怪了。

庞统这个人小时候很木讷,也很笨,见人不会说话,走路总是低着头,类似《射雕英雄传》里的郭靖,所以他也没什么名声,身边的人大多还都不认识他。

但是正应了陈蕃那句话,小时候聪明,长大了未必,小时候笨,长大了说不定聪明。

而庞统恰恰就是这种人。

等庞统二十岁时,他决心一改过去的呆滞形象,要秀一下自己了,于是他便去拜访水镜先生司马徽。

当时,司马徽在树上采桑,庞统就坐在树下,开始跟司马徽说话。

俗话说得好,行家一出手,就知道有料没有,行家一说话,自然也知道有料没有。

司马徽一听庞统说话,立即就从树上下来了,跟庞统盘腿坐在一起,谈天论地,通宵达旦。

等到唾沫说干,嘴唇说白,东方天际一轮明日出时,司马徽才拉着庞统站了起来,不能再坐了,否则长痔疮。司马徽拍拍身上的土,对庞统说:“小兄弟啊,你可算得上是江南第一名士(南州士之冠冕)!”

从此以后,庞统声名大振!

当时的庞德公称诸葛亮为卧龙,庞统为凤雏,视两人才能不相上下。

庞统与司马徽亦师亦友,相处时间长了,庞统多少也学会司马徽那一套功夫了,司马徽被称为“水镜”,只因为他能辨别好坏人才,但是他又被称为“好好先生”,只会说人好,不会说人坏。庞统也有知人之明,喜欢评判人物才俊,但他也喜欢说人好,很少说人坏。

庞统在南郡作功曹,经常夸耀别人,而且言过其实,张三有一分好,他能说成三分,李四有七分好,他能吹成十成。有人不理解,说你这人怎么这样,老给人戴高帽子,不知道忠言逆耳利于行嘛,你这不是害人吗?

庞统笑笑,解释说,你们不懂,我这不是害人,而是救人,现今正直乱世,礼乐崩化,道德沦丧,坏人多而好人少,人们总是说一些坏人的事迹,结果人变得更坏了,所以我就多说一些好人好事,人有一分好,我说三分,这样更激励好人嘉勉,坏人向善,所以我这么做这是有利于教化人民,改善社会风气的。

人们这才恍然大悟。

不得不说,庞统这一手,对于后世仍具有指导意义。

赤壁之战后,周瑜做南郡太守,庞统还是功曹,以庞统的才能,当然应当重用,但是周瑜为人狂傲,你庞统不是江南第一嘛,我周瑜偏偏不用,你能怎样?

庞统确实不能怎样,他依然还做功曹,但是内心深处,他对周瑜也是不怎么看得上。

人人都说周郎好,以我来看,也不过如此嘛。

而且,庞统也打算干一段时间就不干了,跟自己齐名的诸葛亮都做到军师中郎将了,那可是封疆大吏的首席参谋长啊,自己老干功曹也说不过去。

说来也凑巧,就在庞统打算辞职跳槽时,周瑜死了。

周瑜一死,庞统心中还有点高兴,他想,我老庞时来运转,终于要解放了!

于是,庞统亲自运丧到江东,这意思就是告诉孙权、鲁肃等人,我来了,你们快点给我安排个位置吧。

庞统一去江东,就立即在那里掀起了一阵观星的狂潮。

人的名,树的影,江南第一名士庞统,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就算周瑜看不上,也挡不住别人追星啊。

所以当时一听说庞统来吴地,陆绩、顾劭、全琮等人都跑去聚会。

一大群名士聚在一起了,不干别的,就一件事,比谁厉害。

文无第一嘛,陆绩等人就问庞统:“别人都说你最有知人之明,你看我们几个怎么样?”

庞统说:“陆子可谓驽马有逸足之力,顾子可谓驽牛能负重致远也,全兄好施慕名,有似汝南樊子昭。虽智力不多,亦一时之佳也。”

这话的意思是,陆先生好比一匹跑不快但脚力还行的马,顾先生则是一头走道慢但行得远的牛,至于老全你虽然不聪明,但是乐善好施,也算是个好人。

三个人,一个是驽马,一个是驽牛,一个是智力不多。

就这样的评语,陆绩、顾劭还很满意,他们与庞统深切结交,然后对庞统说:“等到天下太平了,咱们还得在一起说话啊。”

当然,全琮没说什么话,估计对老庞的评语不怎么高兴。

后世还有一个版本是这样的,顾劭留宿庞统,问他道:“大家都说你认人准,那你说咱们两个谁更优秀?”

庞统说:“搞搞教育,做做人事,我比不上你;要是说辅佐帝王以成皇图霸业,你比不上我。”

顾劭对这话非常满意,因此而和庞统成了好朋友。

从这些事例可以看出,庞统在后来已经不是那个总说人好的庞统了,这时候的庞统已经是个敢于直言不讳的人物,这样的性格在当时应该不怎么讨喜。

再加上庞统跟周瑜不怎么和谐,所以庞统虽然去了一趟江东,却没有谋得什么好差事,于是他又回到荆州,去投奔了刘备。

估计是庞统见刘备时,也说了一些什么比较刺人的话,所以刘备也不怎么喜欢庞统,他辟庞统为州从事,也就是个小参谋、小秘书之类的官职。

等刘备领荆州牧之后,又让庞统去做耒阳县的县令。

庞统心中这个不爽啊,难道我凤雏这辈子就能做功曹、从事、县令这类的小官官了?

所以庞统也不怎么好好干,把一个县治理的也不怎么样,而刘备又很重视吏治,一考察庞统的政绩,勃然大怒,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收拾东西赶紧滚蛋!

于是庞统连县令都做不成了。

这消息很快就传了出去,鲁肃那个好管闲事的主就知道了,他赶紧给刘备写信,说:“庞士元岂是那种当县令的人?使君太大材小用了!你得让他做治中或者别驾,他才能真正施展他的才华!”

治中和别驾都算是一州之中比较大的官职,级别差不多相当于副刺史,类似于今天的副省长或者省长秘书。

所以刘备一看见这信,就吃了一惊,去问诸葛亮。

诸葛亮说:“主公啊,你不是整天念叨卧龙、凤雏呢吗?我是卧龙,庞统就是凤雏啊!”

刘备一听这话,赶紧去召见庞统,两人一说话,刘备就知道遇见牛人了,再也不说别的,直接封治中从事,从此以后,你老庞就是副省长了!

这待遇,仅次于诸葛亮。

而不久之后,在谋划攻打益州的前夕,庞统又被刘备封为军师中郎将,和诸葛亮一样,成了封疆大吏的军事参谋长。

说到这里,笔者不禁感慨,在乱世之中,在孙权、刘备都求贤若渴的时候,胸怀经天纬地之才的凤雏庞统竟然处处碰壁,怀才不遇,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奇怪而罕见的现象,若不是鲁肃与诸葛亮的推荐,庞统能否在历史上留下光辉灿烂的一笔,还很难说。

相较之下,与他齐名的诸葛亮未出隆中就被刘备三顾茅庐,庞统的遭遇如此狼狈,实在发人深思。

或许是性格使然,或许是起点太低,或许是所遇非人,总之,有一句话还需谨记,是金子也不一定发光,有人捧着,大家才看得见。

收服天下心:刘备(追溯三国最草根,最义气,最仁慈,最豁达的枭雄之路)》小说在线阅读_第6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御风楼主人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收服天下心:刘备(追溯三国最草根,最义气,最仁慈,最豁达的枭雄之路)第6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