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昨日军统(672)

令刘原深不太放心的,是第三分队长周西垣。刘回忆说:“周是嘉兴人,化名冯贤,四年前由忠救军调沪,四年来毫无成绩,尸位素餐而已。”

刘原深还了解到:“万逆里浪也是来自忠救军,故两人有旧,私下常相往来。迨万某变节投伪,担任伪特工总部第一处长,为了邀功,以积极破坏我上海区为能事。认为周是潜伏在上海区组织内的一步好棋子,便进一步加紧与周勾搭。周是个胡涂虫,再加万某利诱威胁,果然上钩。两人暗中密取联络,为时已久。”

刘原深说:“周惟有听命行事,甚且将该队所有的武器以及区本部下达的各种指示文件,全部送给了万。破坏上海区唯一的好方法,当然是抓人。但是我们的交通网组织严密,运用灵活,周某根本摸不着边。再则长久以来上级领导人员没人与周直接碰头的,所以想下手却苦无对象,只有静待时机。”

在回忆中,刘原深补充说:“周西垣不稳和种种叛逆迹象,我们早已陆陆续续收到了一些有关的报告,只嫌有欠具体又缺乏有力的证据。研判这些报告的来源,又以周的队部书记朱敏者为多。朱敏在报告中直指称他的队长周西垣与‘七十六号’秘密勾结,图谋不轨,务宜早加防范,或予以断然处置,以绝后患。”

刘原深说:“这当然是一件骇人听闻的事,按我们的革命团体最忌的就是组织内部出了携贰分子和叛徒;尤其当此抗日圣战中,全国军民正以血肉长城与敌决死,稍有良心良知的中国人,也不会甘为敌伪鹰犬,出卖自己的国家。何况周是我们革命组织中的下级干部!所以此事令人不可思议。”

问题在于,对朱敏的情报,应持何态度,刘原深认为不可不信,亦不可全信,他分析说:

“第一、从正面说,他(指朱敏)举发他的队长谋叛,可以证明他是一位忠实的同志。第二、照我们人事任用的一般常例,特别是外勤单位的主管与书记之间,虽不一定要沾亲带故,但十九都彼此有些渊源,要不就是合作无间,互相信赖,非如此不能推心置腹,藉收指臂之效。朱敏与周西垣的原始关系虽然一时无可查考,相信也不会例外。可是他现在居然出面举发周的逆迹,此中内情值得玩味。”

在刘原深代理“行一队”队长之前,他曾与陈恭澍、齐庆斌二人研究过周西垣“谋叛”的问题,并认为还需要进行必要的甄别,而不能遽下结论。

对刘的意见,他的两位上司均予以否决,陈说:“周西垣叛逆的事实,我们还有其它方面报来的资料,足可左证。”齐则说:“为除此心腹之患,此人非及早加以制裁不可!现在,我们已将本案报局请示,一俟奉准,即予执行。”

对此,刘原深“抗议”说:“要处决一个自己的同志,非比等闲,必须握有了可靠有力的证据才行;否则,万一枉杀,必追悔无穷。我这次下去,一定要和周西垣见个面,进行直接的观察与了解,以明真相。此举固然有些冒险,我想在约晤时间与地点等各方面,尽量做得技巧而紧凑,即使他们要玩什么花样,也准备不及。当然我也会特别提高警觉,以防不测。”

听了刘的话,陈、齐异口同声地说:“那太冒险了,还得慎重考虑一下才好。”

刘很执拗,坚持说:“现在我去领导行动第一大队,要等我发出通知并约定会晤的识别暗号之后,他们才知道。而且在尚未晤面之前,彼此都不相识,他不能确定来者究竟是谁,同时所谓识别暗号是单方面的,也就是说我一眼就能辨示对方,他却不能,一定要等我趋前交谈,说出暗语才行。这之前,我可以乘机观察周围环境、人物动态,认为安全了,然后再去和他攀谈。所以我相信这头一次约晤,应是安然无事的。况且他们假如真要抓人,也不须急在一时。”

刘补充说:“还有重要的一点,我们上海区的人,没有一个识得周是何等样人,是个什么长相。如果上级批准了对周执行制裁,也无从下手,我与周见过了面,谈过了,而后才能对行动人员暗中予以指点,不是吗?与周见面,冒点风险也是必要的。”

陈听了,很勉强地说:“我看制裁周西垣是势在必行。你不妨先去着手策画布置起来,专等局里的覆电一到,立即动手。不过,你自己可千万要当心!”

齐也说:“千万当心。”

刘原深回忆说:“我暗笑他们太过虑了。同时也为周西垣叛逆的事,我迄未看到真凭实据,就这样糊里胡涂地把他杀了,岂不太冤!因之心里也颇感不平。”

按:事实上,对于“制裁”周西垣的问题,刘原深已经打好“腹稿”,所以他才会对刘全德说:“少安毋躁,近期可能就有一份任务交你去做。”

刘回忆说:“四月下旬某日,我终于约见了周西垣。他的队部办事处设在法租界霞飞路霞飞坊×号楼上的一个亭子间。是我临时改变主意,直接约在他的队部见面的。事前我有了出其不意的构想也做了周详的安排,成竹在胸地去了。”

刘原深说:“当时周与朱敏两人都在座。周年二十九岁,身高约一公尺七八,长了个大横脸,大手大脚,此外没有什么特征。交谈之下,他言词笨拙,有稚气的笑容,予人第一印象,是没有主见、没有担当,也没有作为的一个窝囊废。朱敏年纪很轻,大约二十三岁左右,聪明外露,长相漂亮,像个在学的大学生。”

刘回忆说:“谈话的气氛似乎甚好,我也尽量表现态度诚恳,敢于负责。”

当谈到“人事与经费”的问题时,周西垣说:“一切如常,并无困难,唯独该队现有武器(包括左轮、驳壳枪)都已老旧,虽不是到了不堪使用的程度,但恐临事发生故障,就会误了大事,所以请求酌予补充。”

刘听了,“故作踌躇”,说:“可以考虑,不过据我所知,我们的库存武器不多,我还得向上级项目申请,预料可以获准,这你放心。”

在谈话中,朱敏“似有顾忌,说话很少”。

随后,三人又谈起“制裁”许力求一案。

按:许力求曾任《中华日报》(汪精卫“改组派”的机关报)总主笔,汪伪政权“开锣”以后,《中华日报》“复刊”,以林柏生为社长,并由许力求“代理”。

刘原深介绍说:“许力求乃汪精卫在香港的宣传机关《南华晚报》的社长,将于五月份由港过沪前往南京参加伪宣传部某项重要会议。据周西垣探悉,向例许力求每次到沪,必住法租界西爱咸斯路的滃洲饭店(原文如此),周已在该饭店布有眼线,拟俟许某到沪,即予制裁。此事周于三月初已经报区核备。”

“制裁”许力求一事,即出于周西垣的建议,当时刘原深还在“区部”当助理书记,他回忆说:“我们认为许某殊非重要对象,可是周在报告中表示很有把握,一方面也是为了工作表现,以提振该队士气为由,姑予允准进行。”

此时,周旧事重提,并说:“不日即可取得许某照片,当可复印多份,报区备查,并交执行者俾便取认。现在的问题就是补充武器,实已刻不容缓。”

刘听了“点了点头”,心想:“你将队上的武器统统送给了万里浪,现在还要多骗几支去孝敬他,此人真不可救!“

看『潜伏』谈“军统”——顺便说说剧中的一些瑕疵》小说在线阅读_第70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虽万千人俱往矣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看『潜伏』谈“军统”——顺便说说剧中的一些瑕疵第70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