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昨日军统(671)

刘原深回忆说:“那时候,我还不会抽香烟,陈先生的烟瘾却很大,现在他又抽烟了,他抽的总是‘茄力克’、‘三五’之类当时的名牌罐装香烟。他抽烟还有一个习惯,才抽得几口,总是将大半截的烟蒂随手丢在地上。见怪不怪,反而觉得他这种习惯和动作潇洒可爱。”

按:“三五”今天仍很普遍,“茄力克”这牌子现在没有了,但当年曾经属于最高档的香烟,英国进口,一听五十支,一块大洋一听。那时曾有这样的说法:“眼上戴着托立克,嘴里叼着茄力克,手里拿着司梯克(手杖)”,大概就是人们心目中“大款”的形象吧。

陈恭澍“思索了一会儿”,说:“我想在你等待出发之前的这段日子,你也别闲着,你知道我们行动第一大队,下辖三个分队,大队长的职务不是一直由区长兼任着吗?其实我只是挂个名,根本没有时间去过问,以致各分队的人事与工作状况都隔膜了,而且很久以来都没有什么表现。我的意思,在你临走之前利用这两个月的时间,以代理行动第一大队长身份,去彻底的加以整顿。例如调整人事、补充武器,或如何解决他们的困难,鼓舞士气等,你都可以放手去做。最近第一、三分队各有行动制裁的腹案报来,你也就近策划一下,以促其成。”

最后,陈仍以征询的语气,对刘说:“我这个构想或者说是一个决定吧,岂非两全其美吗?你考虑考虑看。”

刘原深听了,大感意外,他回忆说:“本来我在日内即将交卸,大可一心一意专做出发前的准备,现在陈先生忽又提出交赋我这一‘临时任务’,我有理由予以婉拒。可是,一则他待我太好,我们彼此感情深厚;再则我一天没有离沪,仍然算是‘上海区’的人,我不能如此现实。”

事实上,以陈恭澍在沪一区之威权,加上二人之间的感情,刘亦不可能予以拒绝,于是他想:“反正在我等待出发的这一两个月中间,闲着也是闲着,也许‘临去秋波’替他整出一点头绪来,亦大佳事。所以他怎么说我就怎么答应了。”

——令陈恭澍、刘原深二人都始料不及的是,这番临时安排,不但让刘失去了“深造”的机会,还吃了大苦头。许多年以后,陈满含歉意地说:“由于我的一项措置,致使原深兄受尽委屈,也误了他的锦绣前程。”

同样处于这种歉意,陈恭澍将他的“英雄无名”回忆录五部曲,全部交由刘原深校勘。陈说:“因为这部书的校订,除了他之外,当不作第二人想,只是麻烦了他也辛苦了他。”

谈话之后,刘原深一方面做离开上海的准备,一方面开始“整顿”行动第一大队,他回忆说:

“特务工作者的动作总是干脆而快速的,四月中旬,我与陈、齐两位先生以及其它几位内勤同志作别,女佣赵妈和彩爱两人,亦作惜别之色。从此我单独一人搬出了公共租界西摩路平安大厦的区本部,住进法租界霞飞路拉都路口一家公寓。”

行动第一大队本是沪一区的“精锐”,但不知何因,陈恭澍接任时,这个队没有队长,他回忆说:“这个大队没有实任的大队长,名义上由前代理区长赵理君兼,实际上是由区本部直接领导该队所属三个分队。”

陈接手沪一区以后,在名义上也成了“行一队”的兼任大队长,可想而知他的精力是顾不上的,因此陈评价“行一队”说“具有深厚潜能而殊少表现”。

这还不算,“行一队”内部还有矛盾——第三分队分队长周西垣与书记朱敏“不对付”,朱曾多次举报周与“七十六号”“秘密勾结,图谋不轨”。

这就是陈恭澍令刘原深“整顿”“行一队”的缘由。

刘回忆说:“一周之间,我先后约见了第一分队长刘全德、第二分队长相强伟、第三分队长周西垣。”

刘原深首先介绍了刘全德:“此人忠贞勇猛,枪法奇准,临场工作,奋不顾身。是一名杰出的行动员。但是也只限于交办的特定对象,如果要他自己觅取情报线索,或者策划一件案子,就不大有办法了。所以他只是一个可靠的执行者。”

刘原深的意思是——刘全德脑子不大灵光——确实如此。

刘全德,1913年生,江西吉水人。

刘是“红小鬼”出身,后加入军统,派在上海工作。在回忆中,陈恭澍介绍刘全德时曾说:“枪法熟练,勇敢拼命,出色的行动人才。我在区长任内并没有见过他,后来我用他为贴身侍卫,结果闯下杀人大祸跑掉了。”

对于刘全德,刘原深形容说:“两只大眼,开阖之间,隐现血光,令人望之生畏,再配上他微带沙哑的嗓音,粗犷的动作和极富弹性的身手,不难想象当他临场制裁汉奸之际,用不着掏枪,对方已经吓得口噤腿软了。”

刘全德手下有6个人,当时刘原深问他说:“队上有什么困难不?对于当前的工作有什么意见?”

刘全德的回答“简单明了”:“一切都好,只是久久没做工作,闲得有些不耐了;也觉得‘吃粮不做事’,难以为情。”

刘原深回忆说:“我了解,他的话是出于真心的,当即予以慰勉,教他少安毋躁,近期可能就有一份任务交他去做。他立刻大表兴奋,有些摩拳擦掌起来。我说如有什么请求事项,尽可随时提出,凡是合理的、切合工作需要的,我都会支持他,帮他解决。我们的晤见,满意而愉快,也彼此建立了信心。”

第二分队长叫相强伟,刘原深介绍说:“相是浙江嵊县人,出身草莽,粗鲁不文,却是一位斩头沥血的汉子。他是资深同志,有良好的工作纪录,那时该有三十几岁了吧?淳朴少言,每有任务,必亲力亲为,一往无前。他与刘全德似乎是同一类型的人,但刘全德有时喳喳呼呼,他则一味沉默,干起工作来,却比刘更狠。”

提起相强伟,陈恭澍的评价与刘原深差不多:“分队长相强伟,嵊县人,出身草莽,不甚识字,讲义气,重言诺,只要是他点头答应了的事,当真是‘闲话一句’。正因为如此,我曾当面交赋他任务多次,件件都奋勇而为。”

按:浙江嵊县有点像湖南邵阳,民风极为强悍,因此在当年的上海,除了宁绍帮、苏锡帮等之外,嵊县帮也算一号。毛森曾在上海当丨警丨察局局长,他说:“嵊县人刚直强悍,常为环境勾诱,除在本地做绑劫生涯外,其力量伸至上海”

毛还回忆说:“我有一位嵊县籍知友,乃将级军人,有一天大家闲谈,有人问他:‘贵县文物名产?’他直答:‘敝县名产是绑票。’他虽开玩笑口气,也是实事实说。”

相强伟还有个副手,叫骆成金,是“杭训班”学员出身,刘原深评价说:“他身形矮壮,外貌憨厚,由于文化水平较高并且受过训练的原故,比相有脑筋。相信当初安排骆充当相的副手,必然含有智勇相济的用意在。我约见相强伟,骆也在场,知道他是出身杭州警校,不由倍感亲切。”

刘原深说:“相强伟的第二分队一切正常,队员八人,都是相的旧部,作战彪悍,忠实可资,又有骆成金从中襄助,我没有不放心的。他们也和刘全德一样,好久没有工作表现,闲得手痒,并一再表明正磨砺以须,待命而动。”

看『潜伏』谈“军统”——顺便说说剧中的一些瑕疵》小说在线阅读_第70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虽万千人俱往矣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看『潜伏』谈“军统”——顺便说说剧中的一些瑕疵第70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