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昨日军统(670)

1941年3月,沪一区区长陈恭澍接到军统局本部的一份电令:

“查兄区助理书记刘原深同志,系临澧优秀生,在沪工作三年来,表现优异。兹特经本局保送中央军校高等教育班受训,俾予深造。文到希即转饬该员务于六月底前,径赴成都军校校本部报到,幸勿迟延,并将启程日期报备为要。”

中央军校即黄埔军校的后身,其“高等教育班”有点像今天的所谓“证书班”,基本相当于白送一份军校的学历,军统的很多人都是“高教班”出来的。对于刘原深来说,这当然是天大的好事,而且这也是戴笠在践行他与刘之间的“三年之约”——前面说过,1938年“长沙大火”之夜,戴笠送刘原深等17名临澧特训班毕业生赴敌区工作,临别,戴曾“严肃而亲切”地对刘说:

“你到上海工作,预期三年,如果表现良好,到时候我会调你回来,否则的话,你永远不要来见我!”

刘原深回忆说:“这次征召我入高教班受训,也正满了在上海工作的三年之期,所以只有我自己心里有数,这必定是他的意思。事实上局本部对于外勤同志的工作考绩,固然是人事升迁的一项依据,不过我自问工作绩效不算太好。而且在局本部里除了管人事的李肖白和周康两位先生而外,别的人我一个也不相识,所以我的判断,除非是戴先生,别人不会如此开心我、爱护我。”

刘原深说:“这一年,我刚刚二十四岁出头,正在上海区主管行动业务,工作吃重而且繁忙。照例这类电文须是先经我手签拟处理意见,送请区书记齐庆斌先生加签,然后转呈区长核示。由于这通电文内容是关乎我自己本身的问题,未便擅作主张,表示可否,所以就将原件送请齐先生去处理了。”

过了两天,陈恭澍找刘原深谈话,当时陈首先说:“恭喜你!局本部那通电报我已经看到了。这次征召你到高教班受训,是一个大好的消息,关系着你未来的事业前途。我自然赞同也应该鼓励你去。……”

接下来陈所说的话,令刘大感意外,他说:

“不过,目前你在这里的工作繁重,而且业务熟悉,办事顺手,对外勤各单位的联络与指导工作也做得相当切实正确。如果你一旦走了,我真想不出有什么适当的人选来接手。你知道,那样,势必要出现一段青黄不接的空白。在我们上海区的任务日见艰巨,敌伪气焰日趋披猖的今天,事实上不容许我们有丝毫的松懈和脱节。因此,我想──为了当前工作上的需要,你能不能考虑放弃不去?继续留下来好了。当然啦,这是局本部的人事命令,对你个人来说,也是一次难得的机会,我不想过分地勉强你;倒不是我自私,为了配合现实工作的需要,我不得不征询你意见,至于去与不去,还得由你自己做决定。”

要别人主动放弃千载难逢的“深造”机会,继续留在敌后工作,这番话,一般人还真说不出口,但陈恭澍还真就说出来了,刘回忆说:

“我明白,陈先生的话,恳切而委婉,所说也都是实情。这去留的问题,事在两难,一时之间,倒教我有些委决不下。”

对于陈恭澍这位顶头上司,刘原深是打心眼里敬佩的,他回忆说:

“到民国三十年三月,也就是我奉调高教班受训之日,我追随陈先生工作已有两年了。他出身黄埔五期,是本局的先进,这时候他才三十二岁,正当盛年,便管领了本局敌后工作最复杂、最重点地区──大上海的一方锁钥。由于他思维缜密,经验丰富和明快果断,大刀阔斧的作风,在他领导之下,上海区的敌后活动,有如水银泻地,疾雨狂飙,迭创佳绩声威远振,造成了空前未有的杀敌除奸的**,使得陷区民心奋励,敌伪丧胆。”

刘还称赞陈说:“在处理业务方面,他极富理性;对人事问题上,则知人善任;并表现了开明、正直和浓郁的人情味。基于这些因素,更激发了内外勤全体同志的责任心与荣誉感,促使上海区的工作绩效迈入了一个巅峰时期。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我虽然年轻,可是陈先生对我的信任与倚畀,正与日俱增,也使我大有知遇之感,在我的内心里已经对他滋生了深厚的感情。”

按:刘原深对陈恭澍的评价,是否有溢美之词,先放在一边不说,但我们可以对比一下王天木,同样是北方人,从未在上海工作过,王天木没三天就把上海区搞得鸡飞狗跳,年纪轻轻的陈恭澍来了却如臂使指(王比陈大17岁);之前在北平、天津也都干得顺顺当当;在河内虽然搞砸了,但也未发生内部的人事纠纷;之后在汪伪阵营亦可说左右逢源。到了抗战胜利清算汉奸,陈进了看守所,居然还有白世维等20多位“老同志”联名保他。看来此人在处理人事关系方面,大有其独到之处。

刘原深回忆说:“只觉得他(指陈恭澍)情辞恳切,句句中听,同时也明白显示了自己的确受到这位直属长官的器重,越发觉得情面难却。”

于是,刘“稍一踌躇”,便“断然”地说:“好吧,陈先生,我听您的!反正这受训的事,以后应该还有机会。不过,您能不能对局里说,不是我自己主动地抗命不去,而是因为此间工作需要,实在离不开。”

陈达到了目的,当然很高兴,于是“微笑”说:“那是自然,这我会处理的;那么,我们就这样决定了,随后我就照实电覆局本部。”

据刘原深回忆,事后,有同事私下对他说:“陈先生这种说法实无异是‘将’你的‘军’,我看你还是明白拒绝的好。”

事实上,刘也确实有些后悔,他回忆说:“事情在匆忙中做了决定,表面上陈先生和我皆大欢喜。可是到了晚间躺在床上,又不由我不反复地想:奉调高教班受训,不知道有多少干部同志寤寐以求,我却似乎未经大脑,单凭一时的感情冲动,就轻易推掉了。年轻人都有向上的心,现在放弃了这大好机会,未免太不智了,同时也辜负了戴先生培养我的一番至意。可是我话已出口,又不能反悔,这时我心理矛盾,彻夜难眠。”

不过,陈恭澍高兴得有点太早,戴老板定了的事情,岂能是别人可以随便“打回票”的!

刘原深回忆说:“陈先生留我继续在沪工作,放弃高教班受训的建议,一连申请了两次俱不获准。记得局本部最后一次覆电说:‘关于刘原深同志调训一节,系戴先生亲自遴选,且与军校方面已办妥一切手续,未便更改。希遵照前电,即嘱刘员如期赴蓉为盼。’至此,局本部如此坚决,陈先生想留我也留不住了。”

这时已经是1941年4月了,某日,陈对刘说:“事情既然这样,你不去是不行了。现在从上海到大后方,必须首先择定一条比较安全的路线;其间无可避免的要通过敌伪的层层关卡,接受种种考验与盘查,以你的年龄、外貌和气质,想必也会特别麻烦些。这些个问题,事先须作充分的准备,力保无虞。不过,你不必担心,我会替你去了解和安排。同时有些事情如身份伪装、掩护故事等等,你自己也得动动脑筋。好在距离开训之期还有两个月,一切准备都来得及。”

陈接着说:“这几天,你就可以把你主管的业务结束一下,暂时移交xx同志接手,一些工作关系,你也得酌量情形分别予以介绍见面,以便日后好接头。”

刘原深听了,非常高兴。不料,陈接着又提出一个新的要求,令他无法拒绝。

看『潜伏』谈“军统”——顺便说说剧中的一些瑕疵》小说在线阅读_第70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虽万千人俱往矣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看『潜伏』谈“军统”——顺便说说剧中的一些瑕疵第70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