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军统(665)
在这样一种“欢宴”的场合,谁也没有想到,一向气度雍容、沉稳内敛的汪精卫会问出这么一句不三不四的话来,更不知道他冲着唐生明走过来是何用意。
唐本就心里有“鬼”,又喝了几杯酒,被汪精卫这一吓,结果说出一句更莫名其妙的话来:
“杀鸡焉用牛刀!我不是不怕死的人,我一家大小都带来了,我怎么会干这种事。”
——唐的回答,其实是大实话,本意是想说他不是杀人的料,结果情急之下用错比喻,不但言不及义,且极不得体。唐回忆说:
“这时,满座客人都感到有些紧张,我的爱人更为我捏了一把汗。坐在我身边的叶蓬便用力拉我的衣袖,他很代我着急。因为我没有考虑到不该把汪比做鸡,太看不起他。经叶蓬提醒了我,我也感到有些失言。”
按:唐生明在上海“潜伏”期间,叶蓬一直对他很好。唐也很念旧情,抗战胜利后惩治汉奸,唐曾多方为叶奔走,但最终叶仍被枪决。
唐生明说:“正在弄得很蹩扭的时候,李士群在旁边马上为我向汪解释,说他对我的一切情况都很了解,我既不是干那种事的人,也决不会干那种事。我当时也毫不掩饰地承认我过去与戴笠的确是要好的朋友,常常和他在一起玩,但从来没有替他做过任何工作;像我这种人,什么都不想干,那还会去当特务!”
这时,汪精卫也恢复了常态,“不再是那种气愤愤的样子”,他走到唐身边,笑着说:“我当然不会相信那些话,所以我才提出来问你。因为我们的关系不同,我信得过你,你决不会对我不利!”
唐回忆说:“他稍停一下,还不待我回答,就指着我问了一声:‘你说是不是这样?’我赶紧接着说:‘是这样!是这样!’这一场突然紧张的场面,在一阵笑声和干杯声中结束了。”
临走,汪还“紧紧”握着唐的手,让唐以后多去和他谈谈,“他随时都会欢迎”。
第二天,新的麻烦来了,陈璧君“传见”唐生明,这是比应付汪精卫更艰难的事情,唐回忆说:
“汪老太婆陈璧君却不肯轻易放过我们,她派人把我夫妇又接到她家中,乘汪精卫不在家,她一个人仔仔细细盘问了我一番。她所问的每句话都很结实,要是事前没有作好充分的准备,真不容易回答得上来。她问我怎样走出来的,为什么要走出来,走出之前到过哪些地方,见过些什么人,谈过些什么话?她很注意我的大哥,又问到我大哥对我出来知不知道,他对蒋介石的态度如何,对汪精卫是怎样看法?她足足问了我们两个多小时。有些话问了我还不算,还把我的爱人叫去问,很想从中找出一些破绽。”
唐生明说:“我到上海和南京后,还只遇到她一个人这么毫不客气地对待我们和怀疑我们。从那次后,我对她特别提高了警惕。”
到了1940年10月1日,唐生明的“出走”,终于在南京“见响儿”了,当天所有的敌伪报纸都以头版头条刊出《唐生明将军来京参加和平运动,即将被任军事委员要席》的新闻。全文是这样的:
“中央社讯:国民政府改组还都以来,革命军人之谙识体治,深明大义者,纷纷来京报到,积极参加和平运动,有如风起云涌。顷悉唐生明将军业已来京。唐将军系唐生智胞弟,毕业于黄埔军官学校,中日战事发生后,任长沙警备司令,长沙大火之前调任常桃警备司令以迄于今。因鉴于无底抗战之非针,乃毅然离去,不避艰难,间关来京。汪主席于赐见之余,至为欣慰,且深致嘉许,已决定提出中央政治会议,畀以军事委员会委员要席,俾得展其抱负云。”
10月4日,汪精卫以伪中央政治委员会主席身份提出了一批新任命的人员名单,交伪中政会讨论,其中第十四项是:“拟特任唐生明为军事委员会委员案。”
经“讨论”通过,“送国民政府任命。”
对此,重庆方面做足了文章。唐生明回忆说:
“正在这个时候,重庆方面便来了一次假戏真做的把戏。他们借用了我大哥的名义,从10月10日起,到19日止,连续十天,在重庆中央日报等大报上第一版最醒目的地方,用特大号字刊出‘唐生智启事’。”
“启事”的全文是这样的:“四弟生明,平日生活行为常多失检,虽告诫谆谆,而听之藐藐。不意近日突然离湘,潜赴南京,昨据敌人广播,已任伪组织军事委员会委员,殊深痛恨。除呈请政府免官严缉外,特此登报声明,从此脱离兄弟关系。此启。”
与此同时,“国府”发出了对唐生明的“通缉令”。抗战胜利以后,这份“通缉”还给唐惹了些麻烦。
前面说过,对于唐生明赴沦陷区“卧底”,唐生智是坚决反对的,唐生明的密友沈醉回忆说:
“唐(生明)因他大哥关系过去与汪精卫有过往来,而与周佛海、叶蓬、褚民谊等汉奸头目都是要好的朋友。而且对他个人来说,生活上的享受比后方舒适得多,朋友们都知道他最爱吃、喝、玩、乐,若说他是受不了后方的苦而去上海、南京投敌,许多人是会相信的。当时他大哥唐生智却坚决反对。他认为:自己是很坚强的抗日将领,如果自己的弟弟去投敌,外人不知他是负有特殊任务,还以为自己同意弟弟去当汉奸,兴许还有过去不满他的人,以为是他派弟弟去和汪逆联系为自己谋出路,这将置他于何地?两兄弟为此事几乎吵了起来。”
沈醉说:“唐生明一向是尊重大哥意见的,这次却没有听从他的劝告,而心甘情愿忠实执行了蒋介石的命令。为了劝说唐生智不要阻拦唐生明去南京,戴笠亲自去拜访他,唐生智仍旧不同意让唐生明去,并说了许多讽刺戴笠的话,戴笠对这位国民党的老前辈莫可奈何,只好请蒋介石亲自来做说服工作。蒋介石便给唐生智打了一个电话,要他以国家民族为重,唐生智才不得不勉强同意。”
临行,唐生明去向大哥“辞行”,并请他写一封信给汪精卫,唐生智一听大怒,说:
“你不顾一切,只图自己去享乐,还想把我也搭进去,别人如果拿我写给汪的信来攻击我,我如何自圆其说?你要去你就去吧!见到汪精卫等人也不准提到我,我决不会再和他们往来。”
沈醉回忆说:“为了假戏真做,还得由唐生智出面登报声明与唐生明脱离兄弟关系才行。当戴笠派军统局人事处长李肖白去见他,说等唐生明一到南京,南京伪广播电台和报刊发表这一消息时,重庆的报刊和广播电台也得立即发表一则他和唐生明脱离兄弟关系的消息。”
对此,唐生智当然很生气,但亦无可奈何,于是对李肖白说:“一切都是由你们安排的,用不着找我商量,你们愿意怎么办就怎么办吧!”
沈醉回忆说:“李肖白碰了一鼻子灰回来,戴笠又亲自赶去看他(指唐生智),据说唐生智还是讽刺了戴笠几句。戴笠虽然很生气,但还得利用他这块老招牌,以达到假戏真做的目的。”
最后登出的这份所谓“启事”,戴笠费了许多心思。唐生明说:
“其实10月1日和4日,南京方面就先后两次广播了我的消息。事后我才了解,当时那一个启事,是经过戴笠一再修改过的。因为拟稿的秘书写了我很多不相干的坏话,戴怕我看了不痛快,最后七改八改才改成‘平日生活行为常多失检’这样十个字的罪名。他知道我看了也能接受得了,不致有所反感。同时,他们特别选择了国民党国庆纪念日这天才刊出来,用意也是很深的,他们希望‘我此去能完全满足于他的愿望,成为一件大喜庆事’。”
至此,唐生明“卧底”计划走出了第一步,其进展,比预想的还要顺利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