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军统(641)
刘艺舟下台以后,戴笠派来的继任者是岳烛远。
岳烛远虽然是河南人(籍隶确山),但他此前从未在河南工作过,因此,久在本地的外乡人、河南站书记王鸿骏反成了“地头蛇”,于是王动了“彼可取而代之”的念头,因他早已走通了梁干乔的路子,志在必得。朱建邦说:
“1938年8月,军统局华北办事处设在郑州(后改名郑州办事处),处长为梁干乔,领导平汉、津浦两铁路沿线的军统组织。在军统局华北办事处的协助下,河南站抓紧部署豫北地区的军统潜伏工作。王鸿骏在部署豫北潜伏工作时,已与军统华北办事处的工作人员建立了私人情感,且王自以为他已将豫北地区的潜伏组织逐步建立,有功可居,乃乘军统局将原站长刘艺舟撤职关押,新任站长岳烛远尚未到职之际,要挟华北办事处加派他为河南站副站长兼书记,暂代站长职务。”
朱说:“因此当岳烛远于1938年4月初到郑州河南站任职时,王鸿骏自以为河南站的全权已握在手,不愿再居人下,且自恃他有华北办事处的支持,夺取站长职务仅是时间问题。王乃与办事处商议,借口当时河南省所有军政机关正迁往南阳,让站长岳烛远以兼任河南省保安司令部谍报股长,先往南阳,以便就近与省保安司令部取得联系。至于站长一职,暂由副站长兼书记王鸿骏代理,等到河南省黄河以南各地的军统组织部署就绪,是否将站部迁设南阳,再作定论。”
军统局华北办事处这一顶大帽子压下来,岳烛远还真没辙,只好随河南省府先去了南阳。朱建邦说:
“岳烛远到南阳20余日后,径赴当时迁到汉口的军统局,当面向戴笠请求辞去河南站长的职务。经戴问明原委,当面令岳烛远立即返回郑州,执行站长职权,此后非经戴本人批准,不准擅自离职。”
朱建邦说:“岳返回郑州,接任军统河南站站长后,除继续将河南省黄河以南地区的军统组织部署完成外,并乘国民党军炸决黄河花园口,暂阻日军前进,河南的军政机关得以迁设豫西之机,乃向军统局请准,将河南省保安司令部谍报股由河南站划出,随省保安司令部迁设洛阳(后迁鲁山)。并免去王鸿骏的副站长兼书记职务,令赴洛阳,专任谍报股股长,另保荐张子乐任站部书记,负责处理站部的日常工作。”
河南省保安司令部谍报股与河南站站长两个职务,本是“表里”关系,不可分开的,岳以军统局的名义,令王专任谍报股股长,实际上将他与河南站的工作隔离开,再也无法掣肘了。
岳烛远的运气挺好,他刚刚到任,朱建邦就替河南站立下奇功一件——策反了“皇协军”第一军,并击毙了有“东方佛朗哥”之称的李福和。
——所谓“皇协军”,即“七七事变”之后最早出现的伪军,一共有三个军,其中第一军军长就是李福和。
李福和原是东北军出身,平津陷落之后,他搜罗了一部分散兵来到河南,向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部申请了“第三游击纵队”的番号并任命他为司令。此后,李福和与河北抗日游击队司令黄宇宙、河北民军参谋长徐靖远等人在河南林县成立了“太行抗敌联防委员会”。李福和为主席,黄宇宙为副主席,徐靖远为参谋长。
1938年3月28日,李福和投敌,黄宇宙、徐靖远亦被捕。此后,李福和组建“皇协军”第一军,驻彰德县(日寇攻陷安阳县后,将其改称彰德县)曲沟,李自任军长,徐靖远为副军长,第一师师长即黄宇宙,第二师师长则是前面提到过的原豫皖绥靖公署参议吴朝翰。唐新说:
“敌人侵占北平后,立即建立伪组织与伪军,用为鹰犬。最先出现的一股伪军,名为‘皇协军’即有协助‘皇军’之意。‘皇协军’之最受敌人重视,实力亦最大的,是伪第一军李福和部。依敌人计划,要在北平周围,建立三个军,以之分布于各冲要地方,保护交通,担任警戒,俾能抽出兵力来应付我军。”
唐新说:“在八年抗战中,有部份汉奸,是绝对不可原恕的,李福和是其中之一。他很早就与敌通声气,为日谍川岛芳子所赏识。以后又由敌‘华北派遣军’送往日本活动。他因而死心塌地,为敌效命。故敌人认定他是最可靠的汉奸,不惜以武器与金钱,助其发展。伪一军组成后,敌派他任军长,气焰甚盛,声言要跃马中原,为‘皇军’作前驱。当时在北平的敌人,称之为‘东方佛朗哥’,可见对他之重视。”
对于李福和,戴笠也很重视,唐新说:“特务处对于这种万恶不赦的汉奸,是决不放松的。”因李福和部驻安阳,这个任务,自然就交给了朱建邦的河南站安阳组。
负责这项任务的,是抗战以后才加入“团体”的师振东,唐新说:“(朱建邦)经过数月侦查与布置,先后派遣师振东等,打入伪军,取得秘书、参谋等伪职,相机进行策反。”
此外,策应师振东的,还有严家诰。
严家诰,1898年生,湖南人。
严系戴笠在军校六期的同学,抗战开始以后,孙殿英部被改编为新五军,驻豫北林县,戴笠将严家诰安排在孙部当参谋,执行监视任务。
唐新说:“潜伏伪军内部的工作人员,最先与伪副军长徐靖远,取得联络。不久,又与伪第一师师长黄宇宙建立关系。黄宇宙又转介伪第二师师长吴朝翰参与活动。在三个重要脚色,互有默契之后,乃由师振东等进一步推动,要他们表示态度。徐靖远等都表示拥护政府。但对杀敌反正,尚有犹疑。他们希望得到政府正式文书,以资保证,盖恐事有反复,难以取信。”
唐新说:“这是很合于情理的。可是,政府在伪军反正之前,是从不给予任何正式文书的。师振东等无法提出文证,乃出示戴氏亲电,这一电文,可能除说明利害之外,对于反正后一切问题,有坚定而负责的表示。故徐靖远等看过电文之后,即攘臂而起,说:‘戴公信人,必不相负。’于是共同密议,决定在敌人检阅时反正。”
1938年8月6日,徐靖远等得到消息,“李逆福和,偕同敌军官十余人,由北平至彰德西曲沟伪军军部。”
唐新说:“这时伪一军已全面集中,检阅场所,亦已准备就绪,张灯结彩,准备翌日在敌人面前,着实夸耀一番。”
“八月七日上午十时,乘李福和偕同敌人到达校场时,徐靖远照预定计划,适时发出信号,黄宇宙、吴朝翰立时响应,枪口对敌,一致行动,当场将李逆福和及同行敌军官,悉数击毙,万众同声,高喊归顺政府,立功报国。敌人着意培养,并认为最可靠之‘皇协’第一军,一瞬之间,即成泡影。”
朱建邦回忆说:“我同组员师振东策动日伪皇协军第三师师长黄宇宙在安阳曲沟集率部起义,当场击毙皇协军军长李福和及日寇军官钿田上尉等十多人,声震中外。军委会给黄部发奖金五万元,军统局发给我和师振东奖金五百元。”
唐新说:“伪军反正后,遵命开往第一战区防区,接受整编,核给名义,吴朝翰被派为河北游击队司令,黄宇宙被派为三十四集团军太行山区游击队支队长。其时军统局正组织平汉铁路北段爆破总队,因人地相宜,乃派徐靖远为总队长。他们从此掉转枪口,对敌作战。”
击毙李福和,是抗战开始以后,军统局第一起成功的策反案,影响至为深远,唐新说:
“彰德成功的策反,对于敌人心理,是有很大影响的,敌人似已察觉中国人非至无赖,决不会认贼作父,而伪军是不可信赖的。在此之后,敌人所到之处,虽仍然卵翼伪军,却很少给予整批武器与大量金钱,如支持李福和一样。对于伪军之使用,多数亦只限于协助警备,守护道路桥梁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