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昨日军统(628)

杨继荣有个同母异父的哥哥,叫做刘嘉树,是黄埔一期毕业生。1926年,刘嘉树在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宪兵教练所当第二大队大队长,他的队里有个学员日后非常出名,那就是萧克。

当年,萧克本也是到广州报考军校四期的,不巧已经招生完毕,于是进了宪兵教练所。他回忆说:

“我带着国恨家仇从军,学习的欲望特别强烈,总想在有限的几个月中学到更多的军事知识,从军前,我读过几本古典兵书,有一些军事基础知识,因此,对教练所的课程总感到有些‘吃不饱’,有一次,我因事到大队长刘嘉树房里,见到他桌上放着一些书,内有《战术学》,《筑城学》,《交通学》,《兵器学》,就问他:‘我们怎么没有学这些教材?’他说:‘这是黄埔军校的四大教程。’”

萧克回忆说:“我就向他借来看,借一本,读一本,送还再借,不管白天上课和操练有多紧张,劳累,晚上我都要挑灯读书。”

萧克说:“我很感谢刘嘉树大队长,后来,我曾遇到过他,但是在一种特殊情况下相遇的。”

——1931年,刘嘉树在五十二师韩德勤部当团长,参加了对中央苏区的第三次“围剿”,结果在方石岭被歼,刘本人亦被俘。萧克回忆说:

“1931年我任红一方面军独立第5师师长,红军粉碎了国民党军对中央苏区的第三次‘围剿’,抓了很多俘虏,一天,我到兴国开会,路过一个关押国民党高级军官的地方,出于好奇,我想看看是些什么人,就向着守人员要了一份名单,一看有刘嘉树的名字,便问:‘他是哪里人?’看守告诉我:‘是湖南益阳人。’我想,一定是刘大队长了,便进去,一看果然是他,他也认出我了,被俘前他是国民党韩德勤师的团长,面对当年曾是他的学生,如今穿红军军装的我,他很不自然,我见他被捆着,就问看守:‘是不是都要捆起来?’看守不置可否,我说:‘已经俘虏了,就可以不捆了。’看守给他松了绑,他揉着被捆麻的双手,向我投来感激的目光,却没有说什么。”

萧克回忆说:“我的部队有个医生,是第二次反‘围剿’俘虏的,也是湖南益阳人,此时正在兴国办事,我问他认不认识刘嘉树,他说认识,我就从自己的零用钱中拿出一块光洋,让他送给刘嘉树,医生把钱送去,回来告诉我,刘拿到钱,十分感激,一再表示谢意,我说:‘他与我有师生之谊,你知道我们红军的制度,不分官兵,只发点零用钱,我能做的仅此而已。’据说,后来他家里把他赎回去了。”

对此,刘嘉树回忆说:“我被俘后,受到红军的优待,刘畴西、左权曾要我参加红军,萧克将军也劝我当教官。我因归家心切,怕苦怕困难,没有答应,终于被释放了。1932年,我回到南昌,国民党当局极为惊异,以为我被俘后必遭红军杀害,但事实上不仅我刘嘉树受优待,释放回家,整个第五十二师的官兵不愿参加红军的,都被释故了。”

这段当俘虏的经历并没有影响刘嘉树的前程,1933年,刘嘉树成为二十二师四十六旅旅长,挂少将衔,后又成为南京警备司令部参谋长。

按:萧克想不到的是,十几年以后,刘嘉树居然会又一次成为自己的俘虏。

也是在此时,杨继荣被戴笠看上。乔家才说:

“戴雨农先生知道杨继荣是黄埔同学中杰出的人才,想尽方法罗致他,但是他不愿意干带兵以外的工作。二十四年有一次,委员长在庐山召见时,他不知道为了什么事。当他正等候晋见时,戴先生进来,同他打个招呼,入内去了。”

戴笠出来时,对杨说:“我今晚回南京,希望你一两天来京一谈。”

杨继荣听了,莫名其妙,一会儿见到蒋介石,蒋说:“戴科长的工作很重要,你去帮助他。”

乔家才说:“这一次委员长召见他,究竟是专为派他协助戴先生,还是临时决定,他弄不清楚,既是委员长当面交代,不愿干也得干,他就这样参加了戴先生的工作。先在书记室任书记,待梁干乔调军委会第六部第二处长以后,他代理书记长,书记长也就是戴先生的幕僚长。”

此时的杨继荣年仅29岁,加入“团体”也只有三年时间。

前面说过,军统局的书记长(主任秘书)相当于“三把手”,很管事的,因此,尽管杨代理书记长为时极短,却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他此后在军统中的地位。

乔家才回忆说:“戴先生智慧极高,却不刚愎自用,能接纳建议,从善如流。杨继荣担任书记长以后,主张建立制度,一切有所规定。戴先生觉得这种工作是非常工作,不能以常情常理来处理,必须随机应变,没有制定什么制度的必要。杨继荣以为没有制度就不能驭众,非要不可。杨继荣说:‘戴先生!你可以按着你的意图、你的需要去做;但是我们就必须有所依据,才不会把事件处理错误。’”

戴听了说:“好了,你去做罢!当然我也不能例外,会遵循你们的规定。”

据乔家才回忆,这一期间,杨继荣曾两次目睹戴笠流泪:“一次是他派在‘南岳游干班’工作的一位第六期同学,犯了锗误,不能宽恕。”

犯错误的这个人,就是军校六期生王百刚,时任临训班第二大队副大队长。沈醉回忆说:

“戴笠听到叶剑英当时在湖南南岳游击干部班讲这门功课,很想把中共打游击的一套办法学过来,将来好去对付中共,便设法把临训班两个副大队长陈震东和王百刚介绍到这个班去工作,以便剽窃到这方面的东西。以后王百刚运用特务的‘偷盗技术’偷了游干班一笔不小的现款,被人检举。这个特务表演的技术非常拙劣,弄得人赃俱获,使戴笠很下不去,本来偷窃罪不该死,可是他的任务既没有完成,又给戴笠丢了脸,戴笠一气之下,便把他要回来枪决了。”

另一次就是前面多次提到过的长沙“文夕大火”:“长沙大火发生时,他(指戴笠)适在长沙,一面上电委员长,一面赶快去找张治中,力加阻止。那时张治中骄狂万分,哪里会接受他的劝告。大火后第二天早上,他偕杨继荣巡视火烧后的长沙,他为长沙人遭受这样的浩劫,忍不住哭了,这是杨继荣第二次见他流泪。”

1939年,杨继荣被派到广西,此后,军统在广西设立的各种各样的公秘机构,负责人一律由他兼任,成为不折不扣的“广西王”。乔家才说:

“为巩固西南工作,戴先生派杨继荣到广西桂林,时桂林行营主任为白崇禧,参谋长为林蔚,杨和他们都有私交。先为杨成立行营谍报组,后改为情报处。行营又委派他为‘越桂边区守备指挥’,指挥部设靖西,实际他并不能坐镇那里。军委会在柳州设有‘西南训练班’,杨继荣兼任班主任。他在西南,炙手可热,身兼数职,奠定一种极好的公共关系。”

“二十九年四月军事委员会令各战区编训混城队,成立编练处,由军统局派编练专员一人,教官三人至五人,杨雄荣兼第四战区编练专员。第四战区在柳州,司令官为张发奎,是他的老师长,一切非常顾利。三十年财政部增设缉私署,各省成立缉私处,处以下设查缉所及分所。杨继荣兼任广西缉私处处长。”

乔家才评价说:“他(指杨继荣)在抗战八年中,为戴雨农先生负责西南方面的工作,独当一面,应付于西南各方面,相处得和和睦睦,任何问题,得心应手,无不迎刃而解,为戴先生减少许多麻烦。”

看『潜伏』谈“军统”——顺便说说剧中的一些瑕疵》小说在线阅读_第65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虽万千人俱往矣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看『潜伏』谈“军统”——顺便说说剧中的一些瑕疵第65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