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军统(623)
这个问题就是——名节。
这个时候跑到上海去,摆明了是要做汉奸。在当年,抢着投靠日伪的,固然不少,但不愿当汉奸的,毕竟还是大多数,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事情!先别说唐老四同不同意,从唐老大那儿就不干,丢不起这个人!
唐生明回忆说:“最后,他(指戴笠)甚至拿他的‘良心’和过去两人的交情作保证,说他决不会存心把我送入火坑。话已经说到这样程度,我不能不做出答案了。”
唐生明不得不认真思量——
首先,他得卖戴笠一个面子:“我和戴笠是无话不谈,他对我的一切也最为了解。蒋介石选择我去担任那样一项工作,当然与戴笠的推荐有很大关系。”
第二,蒋介石对自己的看重,也是一件很荣光的事情,尽管这位“领袖”兼“校长”与自己的大哥并不对付。在回忆中,唐生明说他当时感到“飘飘然”。
第三,以唐生明的社会地位和人际关系,他去上海、南京,等于是去见自己的老上级、老朋友,危险性确实不大,汪伪方面不大可能危及其生命。唐生明说:
“至于我和汪精卫的关系,主要还是由于我大哥的原因。我大哥在反蒋方面,曾一度与汪合作;我也因蒋介石排斥我大哥,而参加过汪、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张(发奎)等人在广西的反蒋活动。当蒋介石下野后与宋美龄在上海结婚时,我又代表过汪和我大哥去向他祝贺。由于以上种种关系,加上我与汪身边许多人都熟识,所以蒋介石才选派我,而我也敢于去南京。”
至于名声,唐生明是考虑不了那么多了,别人要说,就随他说去好了。
——经再三考虑,唐生明决定答允戴笠,去跳这个“火坑”。
唐回忆说:“约在第四天的下午,我才向他表示原则上我同意接受这个任务,但有一个条件,我只愿意站在朋友立场给他去工作,绝对不愿作他的部下。因为我早就知道,他所领导的军统是一个很严格的组织,纪律制裁是很残暴的;我害怕他趁此机会给我套上军统组织这个圈套,以后就得受到组织的约束,那就没有个人的自由了。”
唐说:“我很诚恳地向他表示这一意见,并着重说明我不愿作他部下的原因:因为那对我对他都没有好处;主要是我当了他的部下之后,他再没有一个人可以像我一样和他讲真心话;保持朋友关系,彼此都方便得多。”
——唐生明没有想到的是,他的这个意见,在日后的关键时刻,帮了自己一个大忙。
唐生明说:“他一听到我原则上已同意去,立刻显得非常高兴,对我所提出的意见,完全都可以接受。”
当时戴笠说:“只要你肯去,我们之间可以一直保持和过去一样的朋友关系。我在上海和南京的两个区,你也可以指挥,但不一定要你直接领导。你这个意见很好,我全部同意。因为你去的任务不同,不必经常和他们往来,这样可以减少你的麻烦,也可避免出危险。不过我在那些地方工作的人,你都得多照顾他们。”
接着,戴就与蒋介石侍从室联系,对方答复说:蒋决定次日召见唐生明。
唐回忆说:“翌日,我和戴笠准时前去上清寺蒋介石办公的地方。戴送我到门口,关照了几个侍卫,让我一个人进去。这时正遇到张群从里面走了出来,我很久不见他,便先和他招呼,握握手以后,连话都没有多讲;张只说:‘委员长在等着见你,快进去!’”
唐生明说:“蒋介石这次召见我,态度比过去任何一次都显得亲切和髙兴,他一开口就夸奖了我一句:你很好!接着问我来了几天,住在哪里?其实这些他早就知道的,我还是恭恭敬敬一一回答了他。他照例用鼻子哼了哼之后,便说:‘戴笠报告我,你很好,很能干,我现在决定要你去上海。戴笠已告诉了你吗?这个任务只有你最适合。’”
这时,唐又有点动摇,说:“我去是不是相宜,请校长再多考虑一下。”
蒋听了,马上端起师长的架子,“很严肃”地说:“这个任务很重要,我已决定了派你去。你要听我的话,我是你的校长,你是我的学生,你要听我的。你有什么问题,可以好好和戴笠去商量一下。”
唐听了,又往他大哥身上推,说:“我还想要和家兄商量一下,因为家父去世不久,家母是最疼爱我的,我也得问问她老人家。”
蒋一听,马上说:“我会和孟潇(我大哥的别号)兄说明,这没有问题。老伯母方面,我和夫人可以送一张照片,让她放心。”
唐回忆说:“他这时一面问我母亲的情况,一面叫侍从人员给他准备一张他和宋美龄的照片。他的这一套作法,当时还使我感到很‘光荣’,既不便再推辞,也不敢再推辞了。”
事情就此“定板儿”,唐生明想“反悔”都不行了。
临别,蒋又说,“这样很好,你以后需要钱用,缺什么东西,以及还有什么问题,都可以跟戴笠说,他会随时报告我的。”
稍停了,蒋可能是进一步给唐一些信心,于是又重复说了一遍“车轱辘话”:
“戴笠说你很能干,这件事只有你去才能对付那班人,因为你都认识他们,详细情况你去同戴笠研究。今后一切责任归我负,你要绝对相信我,我是你的校长,你是我的学生。”
唐生明回忆说:“这次见面便谈到这里。我辞出后,由侍卫长王世和陪我一同到办公室主任商震的房内,戴笠紧接着就进去和蒋谈了好一会才出来邀我一同回去。在车上,戴又给我戴髙帽子,他非常兴奋地说:‘校长能这样对你,真是不容易呵!’”
三天后,蒋又令唐、戴二人一同去他的官邸吃晚饭。唐回忆说:“这次吃饭只有蒋介石夫妇和我们两个人,饭前饭后都谈了不少问题。他问了我过去和汪精卫、陈公博、周佛海、褚民谊……等人的关系,他很注意听我回答他我过去和这些人的情况。在这次谈话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一再表示出对我的关怀,叫我去了以后,一定要随时与戴笠取得联络,好让他随时了解我的情况。”
席间,蒋用“很含蓄的口吻”对唐说:“你这次去见到过去所认识的人,都可以跟他们说清楚,只要他们作的事对得起国家,于国家有益,将来都可以宽恕的。”
这时,蒋令人将他答应送给唐母的照片取出,已由蒋亲笔写有“唐老伯母惠存”,下署“蒋中正、蒋宋美龄”,并给唐一万元“特别费”,唐说这笔钱“当时约值黄金二十两左右”,唐回忆说:
“这张照片,我一直把它当作护身符一样看待:抗战时是存放在我母亲身边;胜利后我一直是悬挂在我的客厅中。许多朋友看到,都不明白这幅照片的来历,为什么蒋夫妇要送照片给我母亲,过去我也不便说出这一段经过。”
唐生明说:“临到走的时候,蒋介石又很关切地叮嘱我此去务必小心,切不可大意,一定要与戴笠保持密切联系,他可以随时知道我的情况,也可以通过戴笠传达他对我的指示。最后,他问我准备什么时候动身?听他的口吻和说话时的神情,好像有点迫不及待的样子。我还没有回答,戴笠便抢着说,许多问题还正在研究,要等一等才能走。他点了点头,叫我们要仔细研究,并叫戴笠随时去报告他。”
最后,蒋拉着唐的手,既亲切、又含着几分悲壮地说:“你走的时候不必再来见我了,等将来胜利后,我们再见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