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昨日军统(592)

1938年底,王抚洲入陕。

以王的经历而言,至少可以当一个简任级的行政督察专员,不巧当时没有空缺,于是王屈尊到陕西蒲城当了一个县长。

按:王抚洲是留美的高材生,有自己的专著,当过大学教授。按考试院的“铨叙”规定,当过四年国立大学教授,即获得简任官资格。

蒲城是井岳秀、杨虎城的家乡,素以“难治”著称,当年陕西全省钱粮赋税积欠64万余元,蒲城一个县就占了62万多,在这里当县官,其难度可想而知。

当时正好“临训班”第一期毕业,王抚洲选了三个学员,又从胡宗南的干训团挑了30多名干部,就上任去了。乔家才回忆说:

“王抚洲先从立威树信着手,先健全地方机构,次第更换了十分之九的联保主任,缴了商会的枪械,撤销四区区长,幷收缴他们的枪械。进一步强迫集中全县掌握田赋钱粮册子的书吏一百多人于县城,要他们誊清缴出田粮册。从此扫淸了几百年积弊,县政府才有了征收田赋的根据。蒲城县六十二万欠粮,收回六十万出头,当年田赋征收达到百分之一百。”

王抚洲的做法,即吸取了“宛西自治”的经验,他回忆说:“在蒲城作县长时,关于编组民众自卫武力,即适用宛西的办法和口号,‘人不离枪,枪不离乡’,‘分区分段,联防会哨’办理的。半年之后,即作到盗贼绝迹。”

对此,乔家才评价说:“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威信大立,对地方人民的思想也调查淸楚,……进而撤换了七、八个小学校长,撤换了一百多个小学敎员。……以一年半的时间将一个××蔓延、土豪劣绅把持的地区纳入正轨,的确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1941年秋,王抚洲奉召回到重庆,任戴笠的机要秘书,当时机要秘书一共有四个人,除王抚洲外,还有周念行、尚望和何芝园。

王抚洲的主要任务,除了处理须经戴批阅的公文以外,还负责指导军统局经济研究室工作,策划对敌经济作战。

不久,戴笠委派王抚洲为财政部缉私署主任秘书,代替他主持工作。

此时,财政部缉私署急需大批可靠干部,唐新说:

“缉私业务,一向是政出多门,中央与地方各行其是的。现在要建立一统一的缉私工作,不仅事属创举,窒碍甚多,而且势必与各种恶势力展开斗争,对戴氏而言,不啻开辟一新战场。他最先急务,是要建立全面分支机关,并配赋缉私兵员,这需要甚多得力干部,和数以千计的工作人员。而且必然要面临许多错综复杂问题。”

于是,戴笠决定办一个“查缉人员训练班”,尽快培养一批干部。

就在这个时候,戴笠意外地发现了一个对手。

——这个人,就是他的盟兄杨虎。

当年,杨虎在上海曾风云一时,然而,此一时也,彼一时也,离开了上海,兵权没有了,“学生子”也没有了,昔日威风八面的“杨司令”,顷刻就成为无声无息的人物。

按:上海虽然早已沦陷,但“淞沪警备司令部”始终未明令撤销,所以,在名义上,杨虎依然是“杨司令”。

入川以后,杨曾经向蒋活动过,希望当重庆卫戍总司令部总司令,结果发表了刘峙,杨只落了一个空头的“监察委员”,这一下,杨虎在重庆如同出了水的鱼,一点波浪都掀不起来了。

在1941年8月13日的日记中,沈醉曾记载说:

“在黄雁宾宴请范绍增大哥和啸天先生时,大象都在兴髙彩烈的赞美冠生园菜点的鲜美,而完全忘去了几日来敌人所予我们的苦头。”

当时沈醉任重庆卫戍总司令部稽查处督察长,他都能参加的宴会,料必层次不会太高,这种应酬,杨虎居然也会出席,可想而知闲得发慌。

这时,一个意外地机会出现在杨虎面前。

——在财政部刚刚酝酿成立缉私处的时候,部长孔祥熙觉得杨虎干这个活儿比较合适,于是叮嘱他做些干部上的准备,杨即悄悄地搞起了一个“干部训练班”,地点就在他的好友、四川“袍哥”大爷范绍增的公馆。

及至成立缉私处的签呈批下来,发表的人选却是戴笠,孔十分懊恼,但亦无法阻止。

此时,戴亦得到情报,说杨虎在私下训练干部,大有与自己“分庭抗礼”之势,对此,戴自然不能置之不理。

问题在于,以戴笠与杨虎的关系而言,双方还不能搞僵,如果戴做得太绝,难免引起物议,说对自己的盟兄也下刀子,太过心狠手辣。因此,对这件事如何处理妥当,戴颇费了一番心思。

经过深思熟虑,男戴笠再一次动用了自己的女“闺蜜”、杨虎的挂名太太——陈华。

陈华回忆说:“民国三十年春,戴笠的财政部缉私署署长兼职发表了二三个月以后,杨虎被孔祥熙接进范庄住下不久。戴笠千方百计,低声下气,又让我点头答应下来再到重庆去白相几天。”

这是陈华第二次到重庆,她回忆说:

“第二次应戴笠恳邀飞重庆,确实是有重大任务。不但牵连我的丈夫杨虎,好友戴笠,甚至于跟蒋介石、孔祥熙两位国府要人,姻亲连襟之间的公谊私交,都有极其微妙而深巨的关系!”

陈还说:“如所周知,民国二十九年十一月,蒋介石系以中国国民党总裁兼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再兼军事委员会委员长,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而以他的襟兄孔祥熙为行政院副院长兼财政部长,再兼中央银行总裁,主持全国财政。但是就在这一个月里,国民政府决定在财政部之下设立一个极关重要的缉私署,负责查缉全国各地的走私和漏税。并且由蒋介石亲自指定,与财税工作丝毫无关的戴笠为署长,而以戴笠的部下杨蔚为副。这一项任命,可以说是大大出乎国人意料之外。从而便酝酿出一项抗战时期绝少为人所知的政坛风暴。”

当然,这些政坛内幕,陈华是事后才知道的,在当时,陈尚不知道戴请她二次入川有何用意。她回忆说:

“动身之前,我那一批在香港逃难,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闺中密友,正好以我将有远行为理由,大宴小聚,排日给我送行。当她们带几分羡慕,作几番猜测之后,曾经一致认定的说:‘戴先生身兼数要职,现在正忙得要命,他特别把你请到重庆去,一定有什么要紧事!’”

这个陈华自然明白,不过亦无须明说,于是打了个“哈哈”:

“才不会有什么要紧事呢!我看他一定是高高在上久了,人家把他马屁拍得太足,想把我请去骂他几句,过过从前的瘾。”

大家一阵哄笑,这时,一件新鲜事发生了,陈华回忆说:

“一位年轻漂亮,平时锋头十足的某大银行总经理夫人,抽冷子把我拉到一边,一脸渴望,情词恳切,跟我说起悄悄话来。”

当时这位“总经理夫人”说:“阿姐!你这趟到重庆。可不可以带我一道去?”

陈华是何等样人,一看便知其中有“蹊跷”,于是一语道破天机:

“你是要我带你到重庆,还是带你去看戴先生?”

“看戴先生。”

“你跟他熟不熟?”

据陈回忆,问到这里,当时对方“忸怩了一下,终究还是承认了”:“有一阵。我们算是很熟很熟的!”

陈华在回忆录中说:“我明白了,这又是一位曾经轻轻易易跟戴笠上过床,其后又被他唾手得来,始乱终弃的可怜虫。不一定是恋恋于旧情,多一半可能对他又有所求。带点儿同情,也有些儿想出出戴笠的‘洋相’,我很爽快的答应了她。”

为了表示对陈的感谢,这位“总经理夫人”向她吐露了有关戴笠的一桩“惊天秘密”。

看『潜伏』谈“军统”——顺便说说剧中的一些瑕疵》小说在线阅读_第62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虽万千人俱往矣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看『潜伏』谈“军统”——顺便说说剧中的一些瑕疵第62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