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昨日军统(584)

在徐远举等人看来,日后,张炎元脱颖而出,成为“国防部情报局”局长,与他在西南运输处这一段经历,也多少有些关系。徐等曾说:

“至于在毛人凤死后,张做了保密局局长,最重要的保荐人是郑介民,而宋子文兄弟也可能从中说过话。总的说来,张之爬上特务头子的地位,如不通过郑介民和宋子文家族的关系,是不可能的。”

按:在戴笠手下的高级干部中,日后做到“情治单位”主官的,只有郑介民、唐纵、毛人凤、张炎元四人,因此在交代材料中,徐远举等人是将张与戴、郑、毛、唐等“四巨头”相提并论的。当然,后来“混”好了的,还有叶翔之和沈之岳,但在军统时代,他们还是等而下之的人物,在徐远举等人,还真没往眼睛里“夹”。

由于是在写交代材料,徐等对张的评价多有贬损之意,如:

“张从‘十人团’搞起,他总是按部就班,甘居人下,小心翼翼,对上讨得其主子的欢心,对同事和部下和和气气,令人可亲可敬,但又并不与他人拉宗派关系。他认为在戴笠掌握之下的军统组织,只能以戴作中心,如果还有其他的想法与打算,只会自己倒霉。这番话,不是特别接近他而信得过的人,他是不会流露的。可见他的小心谨慎。”

“张的官瘾虽很重,但并没有特别的野心和奢望,适可而止,决不强求。是一个没有魄力,得过且过,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人。他在特务系统中,对内对外,没有一套交际手段,没有特别好的人事关系,在利害关系上,不足以号召人吸引人。”

即便如此,在上述材料中,仍不难看出张炎元的三个特点:第一,惟戴笠之命是从;第二,对名位比较淡泊;第三,不掺乎宗派斗争。

此外,即便是在交代材料中,徐远举等人也不得不肯定张炎元的另一大长处,即不贪财:

“从经济上来说,他是最不会理财和支配家务的,常常弄得无隔夜之粮,到了有所收入时,多分赠其亲友。在西南运输局和水陆交通检查处的时期,人家都看成金饭碗,贪污发了大财,他却在戴笠的威慑之下,不敢越雷池一步。当日本投降后,他曾感叹地说:‘凡搞特检处的、水陆交通检查处的都发了财,独我还是靠特别费维持家用(特别费是军统头子们额外赐其部下的补助费)。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除了秉性和操守方面的长处,作为“十人团”之一,张炎元的工作能力绝对不能忽视。

——对于特务工作的精髓,戴笠有他的一套“矛盾论”,即“制造矛盾、运用矛盾、控制矛盾”,据说这还是余乐醒教给他的,用徐远举等人的话说,这是戴“处事对人不二法门”。

从前述在西南运输处的一系列作为来看,张炎元已经把这套“矛盾论”发挥得淋漓尽致,顺手牵羊,反手牵牛,借力打力,杀鸡儆猴,拉一派打一派,把宋子良的手下一个个收拾得动弹不得,最终反客为主,绝非是个人就能做到的。

此外,借着西南运输处,张炎元还为戴办了一件重要事情——将军统的势力打入了云南。

云南是龙云的地盘,一向看得很严,加之天高皇帝远,即便是戴笠,也有力不从心之感。徐远举等人说:

“1933年邓文仪派裴存藩到云南,先以复兴社名义秘密活动,兼负南昌行营调查课云南站之责。1934年戴笠接收南昌行营调查课,因裴存藩与龙云关系密切,在工作上不可靠,于1935年派李毓桢在南京携带一部电台,经香港至昆明活动”

工作不久,为龙云查获,李毓桢只身逃跑,临时委托黄毅夫代替其工作。以后由黄毅夫担任云南站长。到抗日战争时期,西南运输处进入云南,军统在云南工作才逐渐开展和加强。”

徐等回忆说:“1938年军统为加强云南工作,以空军军官学校政训处为掩护,派徐鹤林任站长,接着军委会西南运输处进入云南,担任滇缅公路的军事运输,军统分子随之大量进入云南活动,控制西南运输处、警卫稽查组,设立云南缉私处及交通检查所。”

有了这样的工作成绩,戴笠想不重用张炎元都不行,因此到了运输统制局时期,戴依然让张代他负全责。

甫一上任,戴笠即对交通管制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令他极不满意,在戴给张炎元的一份长函中,他进行了极为详细的指示,如:

“查各站检查员,用在内勤者,达三人以上,致车辆经过各站,仅令宪兵打红旗,由司机自行登记,盖章了事,各检查员不分班检查,所谓交通检查站,竟成为登记站矣。”

“……松坎检查站长,言多而不实,能力又差,应立予撤换。各检查站办公处所,必须与检查站毗连,亦必须添置栅门,以便夜间封锁。”

“据报各地有任意扣留货物情事,为防作弊,请即派督察,分往各路,明访暗查。并严令各分处长认真考察。”

根据戴笠的指示,张炎元对各重点地区交通管制工作提出了整顿意见,以云南边境重镇畹町为例,发现的主要问题有:

“(一)畹町秩序欠佳,管制检查机构,尚未统一,各自为政,增加车辆进口困难。(二)无大型停车场,因之停车检查与换领牌照,乃使车辆拥挤。(三)路面宽度不够,车辆来往过多,经常拥挤不通,雨季尤甚。(四)亚细亚加油站,相距过近,因停车加油,使道路阻塞。”

因此提出具体改进方法:“(一)责成西南运输处,建一联合办公房屋,将管制所、检查站、牌照所、丨警丨察所、卫生所等机构,全部容纳。地点以在畹町桥边为适宜。(二)责成滇缅公路局在畹町桥以东马路两旁,辟停车场两所,以能停车两百部为度。车场秩序,以路局及管制所负责维持,由检查所派兵警卫。车场内,辟行李检查所及货物检查所,以便利检查。(三)责成路局将畹町以东三公里内之路面,加宽三分之一,以能容三部大卡车并排行驶为度,并铺柏油路面。(四)亚细亚站由路局另行指定地点。(五)现有之管制所、检查站、丨警丨察所等房屋,俟新屋建好迁出后,一律拆除。(六)商店、食堂、旅馆应指定地区,集中建造,并规定格式,力求划一。”

乔家才说:“以上六点改进畹町建议,在运输会报中通过,并立即付之实施,交通情形得以改善。”

此后,借着强化交通管制及检查的需要,戴笠不失时机地又搞起了一支武装部队。经请示蒋介石同意,他在运输统制局内成立了交通警备司令部,归监察处节制,以陈绍平为司令。

陈绍平,1902年生,湖北黄陂人,军校二期毕业。

陈曾在军校四期入伍生队当过区队长,北伐后赴日本留学,回国以后在武汉工作。

1933年1月,陈绍平曾当选为国民党汉口市党部“执委”,同时当选的,还有曾与周伟龙比赛“戒烟”的刘凤轩(本名刘翔)以及后成为中统高干的单成仪。

此后陈加入特务处,曾在武汉区工作。抗战开始以后,陈曾任重庆行营调查副科长,给王孔安当副手。

运输统制局交通警备司令部成立以后,陈绍平被戴笠保荐为司令。

看『潜伏』谈“军统”——顺便说说剧中的一些瑕疵》小说在线阅读_第61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虽万千人俱往矣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看『潜伏』谈“军统”——顺便说说剧中的一些瑕疵第61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