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昨日军统(548)

这一时期,随着前方的失败,不断有人逃回重庆,其中就包括“天津三宝”中的两位,即张子奇和李汉元(王若僖则被日伪逮捕)。

原天津电话局局长张子奇因在天津无法立足,辗转来到重庆,乔家才与张是山西同乡,听说后即去看他,发现张已落魄到了极点,乔回忆说:

“张子奇先生在天津同敌人那样拼命,回到重庆,政府应当对他有个适当的安排,才合乎情理。事实上,他住在南岸半山上的一所庙里,并没有人照顾。我去南岸看他,谈到他的近况,灰心到万分,我觉得这是一件很不公道的事。回到罗家湾,给戴先生写了一个报告。第二天,戴先生送来一封给张先生的信,要我代表他去慰问,信里附一张一千元的支票。”

对此,张子奇十分感激:“张先生觉得他是交通部的人,交通部不管他,行政院孔院长也不管他,他不是军统局的人,戴先生同他也没有工作上的关系,反而顾虑到他的生活,送钱给他,不胜感慨万千。”

此后,张子奇即成为戴笠的“运用人员”,抗战胜利前夕,曾奉戴笠之命赴华北招抚汉奸。

同时,原天津英租界工部局警务处处长李汉元亦逃到重庆,经张子奇介绍认识了戴笠,戴认其人为“奇才”,当即派李到仰光工作,至此“天津三宝”中的两宝均“皈依”军统。

其实,生活窘迫的,并不仅仅是张子奇,因物资匮乏,大家的日子过得都很艰难,就说军统局的大食堂吧,都快开不下去了。

因军统的情况特殊,每天办公的时间比一般单位都长,且戴笠要凸显他的“团体”与众不同,要求过“集体生活”,所有的单身汉,一律住集体宿舍,有家的则每周只准回家一次。因此从特务处时期就有个特殊待遇——公家管饭,在食堂吃饭不要钱,如果加夜班还有一顿夜宵,这在当时是很了不起的“福利”了。乔家才说:

“国民政府所有的机关首长,能够随时关心部属的生活好坏,除了戴先生,恐怕找不到第二人了。他认定一个人工作有效率,必须确保身体健康;要身体健康,必须营养充足;营养充足,全看伙食办好办不好。”

因此,军统的伙食是著名的讲究,令人羡慕。乔家才回忆说:“我们的办公时间,一向比较一般机关长些,所以很注意营养。抗战以前,在南京鼓楼四条巷办公,伙食最好,中饭晚饭,都有几样比较丰富可口的菜。”

到了重庆,局本部增加到一千多人,免费的伙食,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即便是军统,也招架不住了,乔家才说:

“迁都重庆,办公的人数增多,而经费比以前困难,伙食不如从前,虽然每桌四菜一汤,两荤两素,质量份量都差得很远。为了改善伙食,曾经有过多次努力,但是很少进步。”

终于有人开始发牢骚、说怪话了——某次,电讯处的“周督察”报告说,某人称:“我们的老婆孩子只能吃稀饭,还要我们工作,工作个屁。”

按:所谓“周督察”,乔家才在回忆中曾经解释过,他说:

“督察室只有四个人,以四个人去督察重庆市的二十多个内外勤单位,四五千工作同志,实在不容易做得好。为补救督察室人手之不足,戴先生想出一个‘周督察’的办法。‘周督察’系由各单位负责同志就本单位工作同志中,每周选派一人,负责该单位本周的督察任务。每周开始,督察室召集本周各周督察,开一次周督察会议,报告周督察的任务,以及应行注意事项。‘周督察’是秘密的,这种秘密的周督察制度,对于一般同志,确实起一点神秘的作用。因为每一个同志,都觉得自己身边有一位周督察,瞪着两只眼睛,在注意他,就不能不小心谨慎,努力工作。”

对于这种言论,总台的“周督察”认为不可等闲视之,因“总台的同志近来情绪很低”,怀疑是不是受了此人言论的影响,“在实行怠工”。

对此,乔家才却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

“在漫长的抗战期间,待遇调整,永远赶不上物价上涨,所以生活一天比一天艰苦,也是事实。有些过不惯苦生活,或者对于抗战认识不够深切,发发牢骚,并不算什么希奇。周厉王禁谤,召公说:‘防民之口,甚于防水。’我们生活在二十世纪,能不让人家发发牢骚吗?不过这个问题相当严重,不能疏忽。”

同时,乔家才又觉得这个事情绝对不能让戴笠知道,否则,大家都没有“好果子”吃:

“如果戴先生知道,因为一个同志发牢骚,影响到怠工的情况,那个同志一定要受处分。处分能不能彻底解决问题?有时候会引起反感,反而更坏些。”

思前想后,乔家才决定把这件事“压”下来,瞒过戴笠,争取自己解决。他回忆说:

“我到了乡下,把这件事告诉电台台长李秀夫兄,他也觉得这个问题严重,怕戴先生知道了生气。我告诉他,不论总台有没有怠工倾向,都不能报告戴先生,我们应该负起责任,使问题消灭于无形。我要求同总台的同志们谈一次话,李台长把值班以外的同志集合在一起,介绍我讲话。”

乔家才首先向大家通报了“发牢骚事件”,然后开始长篇大论:

“现在讲个故事给各位听,从前有个骑毛驴的人,看见前面有个坐轿的,心想,同样是人,为什么人家坐轿,自己骑驴呢?心里好不舒服。同头一看,后面有个推车的,忽然觉悟。这就叫做:‘他人坐轿我骑驴,回头又见推车汉,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乔又说:“不必远比,就以你们魏处长(大铭)的生活来说吧,不但你们比不上,我也差得远呢。但是我很满意,因为我比抬滑杆的强过千万倍。你们觉得老婆孩子吃稀饭,心里难过,连工作都懒得干。要知道,生活虽苦,每天可叙天伦之乐,多么快活。我的老婆孩子丢在沦陷区域,老婆还被敌人捉去,家都被抄了。如果我能像你们,老婆孩子在一起,吃稀饭我部高兴。所以我同你们比较起来,你们比我强的多。”

乔说:“抗战是每一个黄帝子孙的神圣责任,国家军费支出浩繁,而大部份国土沦陷,收入有限,国家能给我们稀饭吃,已经是不差了。我们必须吃苦,必须努力,以赢得最后胜利,子子孙孙才不会当亡国奴。

最后,乔说:“耳机戴在你们的头上,多做一个字,还是少做一个字,全凭你们自己的良心和责任感。你们要知道,敌后工作的同志,环境多么危险,当他们收发报的时候,随时都有被敌人捉去的可能。所以你们同敌后的同志通报,如不聚精会神,以最高的速度通报,减少通报的时间,就对不起敌后的工作同志。”

乔回忆说:“我同总台的同志们谈话过后,一个星期,再去调查,同志们的情绪好了许多,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发牢骚的同志,虽然没有受任何处分,可是他良心上,比受处分还难过。我们没有动用纪律,彻底解决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不过话说回来,“大道理”终究喂不饱肚子,改善伙食才是硬道理,于是乔家才又给戴笠写了一个报告。他回忆说:

“我想到伙食好坏,直接影响到同志们的健康,我既无法让伙食弄好,那就只有让戴先生去解决。于是我下了一番调查功夫,把各内勤单位患肺病的同志,一一记下来,因为害肺病的相当多,可见大家的健康有问题,唯一解决的办法,就是使大家获得足量的营养,也就是非改良伙食不可。我把害肺病的同志列了一张表,加进督察报告。”

看『潜伏』谈“军统”——顺便说说剧中的一些瑕疵》小说在线阅读_第57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虽万千人俱往矣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看『潜伏』谈“军统”——顺便说说剧中的一些瑕疵第57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