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昨日军统(540)

不过,毛森要娶胡德珍,其中尚有三重滞碍:

“第一,我痴长十一岁,可能被认不相匹配;第二,我曾结过婚,且有儿女,可能非其择偶对象;第三,据其自己透露,已有对象。”

毛森不是那种磨磨唧唧的性格,想到了就办,于是“厚脸试探”,表示了“求婚”的意思,并老实对她说:“我曾结过婚,已有儿女,但现已离婚。”

按:毛森与原配夫人郑彩耀共有三个孩子,即长子毛建、次子毛革、长女毛绥,后毛与郑感情破裂“协议”离婚,郑带着三个孩子回到浙江江山毛森的老家。

毛革后改名毛汉光,在回忆中,他说:“我在十二岁之前的时候,学习环境及功课是很糟糕的。幼年的时候,生长在江山(浙江省江山县),那个地方是靠近江西省、福建省一个很贫瘠的村落,没有办法念书。”

据毛汉光说,他的母亲是于1940年自杀的。毛森在回忆中则说郑彩耀于1943年病逝。

令毛森大喜过望的是,胡德珍“考虑后即面予允诺”。毛回忆说:

“我自然很高兴,即向胡老夫人禀报;她亦满口答应,并即改口叫我姑爷。她素性慈善信佛,我没有见过这样诚笃信佛之人,即僧尼也非所及,视蚊蚋也同生命,不肯对其伤害。胡事母至孝,她湘湖师范毕业之后,即在附小任教,迎母同住奉养。抗战爆发,她从戎报国,参加遂安训练班,将母寄居诸暨同学家里;她调杭站之后,接母来杭同住,双方都免牵挂。那时敌伪调查户口极严,家庭人口如仅青壮男女,易引注意,有老母同住,可免鹰犬怀疑。

1939年1月18日,毛森与胡德珍“草草结婚”,毛说:“(我们)自不敢张扬请客,只通知朱文友等少数人。”当年,毛森31岁,胡德珍20岁。

对这桩婚事,毛森很满意,他说:“胡家本系海盐书香世家,因人丁不旺,父祖皆壮年早逝,长兄胡渠清,聪颖有为,二十多岁即为蚕桑职业学校校长,倡导新法养蚕,成效卓著,未满而立之年,即遽病殁。现仅兄妹二人,均置身龙潭虎穴,老母为我掩护,如在狂飙危舟之中,稍有不慎,即有灭门之虑;我深感履冰临薄,责任重大。幸天之佑,胡氏兄妹,历经艰危,均康绥福厚,子孙昌隆,老夫人期颐西归。故旧亲友,都认其礼佛积德之果,我们亦自庆得其余荫。”

刚到杭州时,毛森住“皮市巷”,房东老太太常过来攀谈,因担心谈话中露出破绽而不胜其烦,于是托当地富商朱文友另外租了一所房子,毛、胡就是在这里结婚的。

朱文友亦是军统“运用人员”,毛森遂与他商量,准备开一家“公司”,作为身份掩护。毛森回忆说:

“朱是义乌人,虽曾毕业法政大学,一向在杭垣经商,现因战乱,停止营业。在凤山门外有大宅院,算得上殷实商人,忠实可靠。我们决定在清河坊开张火腿店兼米店。朱的家乡,本产火腿,驾轻就熟。我用赵如金化名,挂名老板,极少在店口露面,恐被熟人发现也。朱任经理,全权负责店务。清河坊为杭州最热闹市区,生意还不错。”

就在事业、家庭、“生意”都红红火火的时候,乐极生悲,毛森被捕了。

事情坏在毛森的手下、一个叫赵懿义的人身上

赵懿义是浙江东阳人,年纪甚轻,当时才20岁,原来是巍山大队应渭水的手下,后选入临澧特训班,毕业分发之时,赵自称“其父在杭州凤山门外上仓桥开设打铁店,愿往杭州工作”。

毛森回忆说:“上级没有考核其个性、能力,以其有良好掩护,即派他来杭工作。我与其交谈几次,觉其入世未深,没有搜集情报能力,还有顽童习性;乃嘱好好立足生存,慢慢展开工作,并介绍与王长安联络。”

赵懿义的“顽童习性”最终坏了大事,毛森说:

“讵其不知利害关系,乱吹牛皮,自表是重庆派来的抗日分子。大家当他是小鬼,初尚不信,嗣见他穿起新衣,用钱也阔;传入小汉奸耳目里,不管他是否真的抗日分子,为了邀功,把他抓起来打了一顿,他即全盘供出。并带领敌探,在与王长安约定的时间、地点,将王逮捕。”

王长安是杭州站的“总交通”,他一旦开口则满盘皆输,所有人的联系方式都在他的脑子里——搞“地工”,最容易出事的是两类人:一是电讯人员、二是交通员:首先这些人的活动有迹可循,极易暴露;其次,一旦被捕,因他们在“组织”中地位卑微,“主义”等等对他们的约束力较弱,往往挨上一顿皮鞭、两个耳光即崩溃。

所幸的是,王长安极为坚强,被捕以后,他知道绝无苟免之道,于是索性将一切都揽在自己身上,说:

“我就是首领。已有一百多人枪潜伏杭州城内,随时准备杀敌除奸。现我被捕,早已决定成仁殉国,你们休想我吐露半点!我死之后,我部下自然会随时扑杀你们,为我报仇。”

在狱中,王长安终日痛骂,完全是“但求速死”的路子,日伪无奈,只好将王处决。毛森回忆说:

“老王为求痛快,要求杀头。于(1939年)阴历六月十八日,由伪军押解至里西湖,日军自任创子手,行刑时,为公开处决重庆抗日分子,伪军还吹号,示意杀一儆百。老王慷慨激昂,痛骂日本帝国主义,大喊中国同胞起来,与日本鬼子拚命!观众垂泪,号兵吹不成声;老王还唱救国军歌,不断高喊口号:打到日本帝国主义!日本鬼子滚出中国去!××××万岁!××××万岁!……刽子手心慌意乱,斩了好几刀,乱劈肩上头上,才把头砍下。”

行刑之时,毛森秘派直属行动员、杭州市伪丨警丨察局侦缉队侦探凌佩绅随往刑场,记下埋尸地点。他回忆说:

“抗战胜利后,我曾偕凌同往寻找老王埋骨之处,打算重建新冢,以捡忠骨;希与秋瑾香冢一样,留供后人凭吊。但荒草萋萋,一片乱葬岗,无论如何踏勘,总查不出埋忠骨地点;当时我没有勒石为记,成为历史之遗憾!”

回忆起王长安的忠勇,毛极为痛惜,他回忆说:

“王长安,又名王庆云,他的经历我知甚少,只听其自说,他是福建福清人,南洋华侨,有时谈起与土人间一些趣事;曾参加红帮,个性耿直仗义,激昂时槌胸暴眼;年已五十多岁,大家叫他老王。自福州参加我的工作,只是跑跑腿;来到杭州后,才重用他为总交通。我对他没有什么厚恩,他竟以一人之血肉,保住全站之安全。余心痛泪涌,无法压制。以后每念及此,仍常悲从中来,凄然神伤。此种共患难之感受,非一般人所能想象,更非庙堂衮衮诸公所能体会。”

在杭州站中,与赵懿义有过接触的,仅毛森与王长安二人,因赵不知毛的住处,只能提供其体貌、形象等,于是“敌方乃押其在交通要道隐密守候;并派大批爪牙,在各街道路口巡查,撒下天罗地网”。

毛森回忆说:“我为躲避敌探,虽然提高警觉,但对重要工作,不得不亲自奔走指挥;自老王之后,如去一臂,联络更加繁重,自兼总交通。”

这天,毛森叫了一辆“黄包车”,当车夫问去何处时,毛“随口”说:“清吟巷。”

——“清吟巷”正是毛的住处。

看『潜伏』谈“军统”——顺便说说剧中的一些瑕疵》小说在线阅读_第56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虽万千人俱往矣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看『潜伏』谈“军统”——顺便说说剧中的一些瑕疵第56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