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昨日军统(537)

4月1日,大会如期召开。乔家才说:“上午是纪念大会,委员长亲临主持。中午参加大会的全体同志聚餐,每桌八人,将近两百桌,挤满广场,真够热闹。每桌四菜一汤,菜单是两天前戴先生亲自拟定的。戴先生认为聚餐没有酒,不够味道,所以每桌都有酒。”

参加“四一大会”的,有一位还是第一次到重庆局本部来,他就是杭州站站长毛森,

前面说过,抗战开始以后,毛森在江山老家组织起“军事委员会别动军别动第二大队”,驻浙江遂安整训,准备参加武装斗争,结果被人夺去兵权,当上了一个所谓教导第二团“政治部副主任”,没甚正事可干,只是有时奉戴之命查一些莫名其妙的“案子”。

某次,戴笠叫他调查“别动军第一大队政训员”楼兆蠡。

说起楼兆蠡,毛森并不陌生,“楼氏三兄弟”——楼兆蠡、楼兆元、楼兆揭,都是军统分子,其中楼兆元还是毛森在“浙警”和杭训班时的“双料”同学。毛森回忆说:

“适有第一大队政训员楼兆蠡,本身只一校级文人,自称什么主任,滥派很多番号、‘将’官,号召游勇散兵。他被编余后,负气率属出走。戴认其叛变投敌,电嘱我追捕。我赶至金华,将其捕获;经我细诘之下,只觉此人好大喜功,妄想招纳三山五岳人马,组织抗日大部队,并非投日做汉奸;随行者多系眷属及少数旧部。”

毛森“调查”之后,即向戴建议“不宜深究”,戴表示允可。

毛森的顶头上司、政治部主任,就是军统那位自比周瑜的盛瑜。

盛瑜,1906年生,安徽和县人,军校六期毕业。

盛瑜是“苏浙行动委员会别动队”出身,在文强的回忆中,曾提到“朱学范支队(以工会会员为主)盛瑜大队”,由此看来,盛也是帮会中人。

毛森回忆说:“主任盛瑜,字子瑾,乃初相识。他很能干,高谈阔论,喜议论历代名将贤相,对三国周瑜、当代白崇禧,尤为倾佩。他常出外活动,部务多由我处理。”

在此期间,盛瑜给毛森介绍了一个叫胡朴人的,是个记者,毛森回忆说:“我令胡写了一篇文章,见其文理流畅,立论得体,字体清爽可爱,即交总干事左券发表为少校政训员。”

盛瑜还开设了一个“遂安训练班”,“全班约有四十人,系盛所罗致的热血青年,以备派赴前线效命。”要毛森去当教官,毛回忆说:“当时我心力交瘁,勉力策马过河上课。”

在授课中,毛森发现了一位女学员十分出色:“秀外慧中,立论卓异,文笔超群,使我留下深刻印象。”

这个人就是胡德珍,日后成了毛森的太太。

按:胡德珍,1919年生,浙江海盐人。

就在此时,毛森病了,自从考入“浙警”并进入特务处以后,毛森已经生第三次大病了。他回忆说:

“按着这次改编打击,精神体力崩溃,终又病倒。据军医诊断:可能疟疾。他们把我用运货车送至浙赣路,迷迷糊糊,不知什么站上车;到了湖南,改乘粤汉路,只有王长安一人陪我。经岳州站时,看见盛瑜夫妇向我打招呼,才知盛也离开遂安了。他的夫人,即是岳州后方医院医生。”

按:王长安是毛森在福州工作时的手下,亦可说是他的“义仆”,日后为掩护毛牺牲。

毛森被送到汉口,入“意大利人办的梅神父医院”,他回忆说:“经检查结果,非特严重疟疾,因食物不洁,肚里有寄生虫及其他毛病。即住该院疗医。王长安即睡床前地上陪我。”

经过治疗,身体逐渐恢复,毛森有时到武汉逛逛街景。他回忆说:“在汉口有一事,深感受辱:即入法租界时,不准穿军衣。每至入口时,要我脱下军服,我常负气回头;现在回想起来,仍有余愤。”

某次,毛森还意外地遇上了应渭水,应是教导第二团第一大队长,前述之楼兆蠡即他的搭档政治指导员。

与毛森一样,应渭水也是给排挤出来的。毛森说:“(应渭水)来汉口候派工作;常结伴同游,曾在黄鹤楼前合拍照相,现仍珍存。应本绿林好汉,绰号大老鹰。后派上海杀敌,建功甚伟;最后为敌所杀,成为无名英雄。”

这时,盛瑜也来到汉口,并去看望毛森,告诉他:“遂安训练班学生也来了汉口,续训几周,将派出工作。”

毛森听了,即去看望他的学生们,又见到胡朴人和胡德珍二人,毛森才知道,他俩居然是亲兄妹。

此时,军统局已经在武汉成立,戴笠为副局长,郑介民为主任秘书。戴请毛森吃饭,盛瑜作陪,戴在席间大发感慨,据毛回忆,当时戴是这么说的:

“革命,革命!把我变成革命的官僚了。从前别人(毛注:指对头)打不倒我,我即打倒别人。以后吃尽王亲国戚的苦头(毛注:他所指的,我当然明白);现在我在仇敌面前,也只好装颜作笑,与他握手问候了。你们仍是革命的宝贝,希望始终保持革命精神,不要像我,变成革命的官僚。”

在回忆中,毛森说:“我听了他的话,一直保持革命精神,不向任何人低头,自然也不断的吃苦头。”

不久,郑介民又来了,谈毛森的工作安排,让他“参加中俄合作机构工作”,毛森说:“我对俄人印象不好,不愿参加。”

按:郑所说的“中俄合作机构”,即指刚刚于1938年7月15日成立的中苏技术研究所,以军事委员会办公厅主任、军统局挂名局长贺耀祖为兼任所长,国民政府军令部第二厅第三处处长、军统局主任秘书郑介民及苏方的瓦西列夫为副所长,并向各主要城市秘密派遣人员,开展对日情报工作。

接着,军统局人事科长李肖白又来找毛“谈话”,让他接任青岛站站长。毛森仍然不想去,于是推脱说:“我对青岛人地生疏,毫无社会关系。”

李听了,即介绍一位“女同志”来做毛的助手,毛说她“穿草绿色军装、马裤,样子相当活跃”。于是毛考察其对青岛的熟悉程度,结果她说:“刚训练班出来,没有做过实际工作,青岛有一、二亲友。”毛见状即以“以立足生存困难,无法展开工作”而再次拒绝了军统的人事安排。

按:当时军统局刚刚成立,百端待举,戴笠没有时间过问这些琐屑,同时其威权也还不像后来那样说一不二。否则,以毛这种推三阻四,挑肥拣瘦,没准早给抓起来了。

毛森回忆说:“当时适有杭州站长廖公劭,因身分暴露,坚求调回后方。戴征询我意,我即表示愿往。”

与此同时,盛瑜的任命也发表了,居然是安徽省“立煌县”县长。

“立煌县”这个地名,现在是找不到的。

——安徽省六安县的金家寨左近,原系鄂豫皖红军的核心地带。在第四次“围剿”中,蒋介石自任豫鄂皖三省“剿匪”总司令部总司令,分左、中、右三路进攻鄂豫皖红军,并明令谁先攻克金家寨,即以此地建立县治,并用攻克者的名字命名此县。

最终,中路军第六纵队指挥官卫立煌于1932年9月20日攻克金家寨。

1932年10月,蒋介石兑现诺言,以安徽六安、霍邱、霍山三县和河南固始、商城两县及湖北麻城县等地的部分地区“添设新县”,县治设金家寨,并命名为“立煌县”。

看『潜伏』谈“军统”——顺便说说剧中的一些瑕疵》小说在线阅读_第56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虽万千人俱往矣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看『潜伏』谈“军统”——顺便说说剧中的一些瑕疵第56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