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昨日军统(532)

戴笠陪陈华参观了一下,便问:“怎么样?怎么样?你看我现在的住处怎么样?”

陈华说:“考究多了,倒是挺像大公馆,而且还有点附庸风雅的味道。”

戴笠听了,“扬声大笑,再伸手指指点点”地说:“这些,这些,都是我亲自精心设计,叫他们来妥善布置的。”

陈华回忆说:“但是当他和我同在精致华丽的小餐厅里坐定,佣人端上菜来,却又看得我双眉紧皱,大摇其头。尽管三年前有人在香港出版《国特头子——戴笠》,把他描写的挥金如土,衣食住行豪奢得俨如帝王。但是我和他缔交十余年,从他发迹起家直到他死,亲眼目击,亲身经历,他的节俭,却是十余年如一日。即使在重庆,他权倾朝野,可以予取予求。我头一天吃到他的庆功宴与接风酒,依旧是四菜一汤,而且色香味全无,烹调功夫糟得一塌糊涂,简直使我难以下咽!”

陈华加重语气说:“我做人的原则,一向是有一句说一句。戴笠是有性格上的缺点,那就是他好色,几乎可以这么形容他,说他是不分丑妍,无孔不入。但是他也有他的优点,那就是他自奉极俭,从不搞钱。即使他用起钱来左手进、右手出,那绝大部份都是为公,花在他自己身上的确是少之又少。倘若要称赞他一声涓滴归公、两袖清风,在我看来那是一点也不过份的。”

陈还说:“也正因为这一层缘故,当我和他在一起的时候,像:‘小气鬼’、‘铁公鸡’、‘一毛不拔’、‘还是我自掏腰包,免得你又肉痛’之类讥诮讽刺谩骂之词,在我是不绝于口,在他更是逆来顺受,反倒陪个笑脸,丝毫不以为忤。”

回忆到这里,也可能是实在气愤,陈华岔开一笔,用讽刺的口吻说:

“戴笠的一位小朋友,十八岁就跟他,由戴笠一手提拔,在军统局神气活现了十八年,当过四、五年的总务处长。他以沈醉为名,在香港写了一部:《国特头子——戴笠》。而据我所晓得的,应该算得上是丑诋戴笠最厉害的一本书了。”

——《国特头子戴笠》出版于1985年,与《我所知道的戴笠》内容差不多。因此,陈华所举的例子,在《我所知道的戴笠》中都可以找到。

比如,沈醉回忆说:“有次招待美帝海军第七舰队司令柯克上将,陪客近三百人,所用的鳗鱼(白鳝)将近一百尾。这种鱼在重庆很缺少,连那位最爱吃鳗鱼的国舅宋子文也感惊讶,何能一次弄到那么多。”

沈醉自问自答说:“宋子文怎么会想到那次请客,竟动员几十个特务,到处搜罗名菜,弄得重庆一些大餐馆和鱼贩渔民都为之忙了好几天,才算勉强满足了戴笠的心意。”

对此,陈华针锋相对地说:“抗战八年期间,我应戴笠恳邀,一共到过三次战时陪都重庆,和他小作盘桓,或有要事处理。这三次,我都由于他的过于刻苦,对我就难免招待不周,简直是让我吃足了苦头。”

陈华说:“头一趟住在他公开招待宾客的曾家岩寓所,他为了酬答我仗义勇为,冒险亲赴上海,说服军统局的方面大将王天木、林之江等拨乱反正、叛而复归。在寄发到香港‘劝驾’、‘促驾’的函电之中,一再声明要对我加以盛大热烈的招待。”

以下,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陈华开始逐条对沈的回忆进行批驳:

“然而第一顿接风宴开上来,那里有沈醉所写的那样:‘全部银质餐具’、‘大量鲜花和红绿米粒摆成各式各样的台花’、‘所用鳗鱼(白鳝)将近一百尾’、‘连最爱吃鳗鱼的国舅宋子文也感惊讶’,‘动员几十个特务,到处搜罗名菜,弄得重庆一些大餐馆和渔贩渔民都为之忙了好几天,才算勉强满足了戴笠的心意’——‘戴笠很讲究排场’!果真如此,那就是戴笠过厚于彼而太薄于我了。因为当晚他的特别加菜,仍旧是一成不变的两荤两素,一碗洗锅汤,害我饿了一夜的肚皮。”

在这里,笔者丝毫不怀疑陈华所说、戴笠请客的简陋,因戴在某些方面确实比较吝啬,或者说不是太在乎,这不只是陈华所说,许多人都说过。

同时,笔者也不认为沈醉在编造,因为戴笠最讲究“中国式”的排场,特别是在外人面前(还不要说是外国人),绝对不会掉价,让人瞧不起,因为他知道这意味着自己的实力,不能寒酸,否则耽误事。

一人两面甚至多面,这非常正常,而陈华与沈醉,都只谈一面。乔家才曾与沈醉打过“笔仗”,如《为戴笠辩诬》、《再为戴笠辩诬》等等,也是只谈戴笠的一面而有意无意地“忽略”掉其他方面——这么多年来,提起戴笠,有人把他形容成圣人,有人则觉得他是魔鬼,就是这个原因。

陈华还说:“也曾有不少朋友问过我,古往今来,人之不爱钱者几希。戴笠如此这般吝啬惜财,以他的位高权重,神通广大,他为什么不顺手牵羊,像沈醉所说的那样金银财宝捞它一个够呢?”

对此,陈华给出的答案是:“他有家等于没家,搞女人根本就不需要钞票,而且他早已知道自己不论做得好或做不好,其结局难免为国牺牲,他要捞那么多钱来干嘛?”

对此,笔者表示“有限度”认可,因为人到了一定程度,确实不太需要钱,或者说没钱也能办成事;不过,有权的人,疯狂地追逐钱的,好像也不少,这个不可一概而论,陈说的,依旧是一面之辞——某个人的生活方式,并不一定是他道德操守的全部反映。

次日,陈华坚决不在戴笠的公馆受这个罪了,她回忆说:

“第二天我坚持要上街吃早点心,他却要留在家里等蒋介石的电话。迫不得已,只好让随从副官带路,让我自己去。我的汽车在香港,总不能用飞机空运到重庆。按照先前我和他在一起,必定由他的车子亲迎亲送的惯例,我叫他的司机把他的车子开出来,载我到重庆闹区。自己请自己吃了个饱,再逛大街,买些土产,还洗了个头,顺便再吃个中饭。一直到下午三四点钟,我才满载而归的回到曾家岩。”

陈华没想到的是,回到公馆,戴笠居然大发雷霆:

“殊不料,一脚踏进客厅,就发现戴笠脸孔涨得通红,当场展开了我和他之间,空前未有的一次严重争执。他的火爆脾气,居然在我面前也压不下去了。”

戴笠很生气地质问:“你为什么要坐我那部车子出去?”

因戴笠从未这样与陈说话,因此陈也很生气,“板起脸孔来”,说:“难道你只有一部车子呀?我坐这一部,你不会坐另外一部吗?”

陈一发火,戴笠马上软了下来:“哎呀!你那里晓得?这部车子是我常坐的。重庆一共才有几部车子?我这部车子的号码几乎人人晓得,你又穿得这么摩登漂亮……”

陈华回忆说:“一直等到他说出了这一句话,方始恍然大悟,为什么我在重庆坐他的车,他会急得跳脚?原来八年抗战,‘牺牲已到最后关头’,连戴笠也不得不顾忌物议,爱惜羽毛了。使我有一点点肃然起敬,同时也难免觉得啼笑皆非。”

陈华这番话,有两重含义:

第一,你这个一向天不怕地不怕的戴笠,居然会担心因我坐你的车、过于“招摇”而带来麻烦,真是奇事一桩!

第二,既然你这么注意别人的观感,那么就老实点啊——你以为我不知道你做的“好事”么?

看『潜伏』谈“军统”——顺便说说剧中的一些瑕疵》小说在线阅读_第55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虽万千人俱往矣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看『潜伏』谈“军统”——顺便说说剧中的一些瑕疵第55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