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昨日军统(442)

忽忽十年,1937年底,沪战失利,杜月笙决定避居香港,万墨林与他的“爷叔”不能分开也得分开了。杜月笙叫来他手下的三员大将:陆京士、朱学范和自己的秘书、民生纺织公司总经理徐釆丞。因陆、朱二人已入官场,身不由己,杜月笙经过一番嘱咐之后,令徐釆丞担任自己在上海的“全权代表”,包括万墨林在内,悉由他指挥。

11月25日,宋子文帮杜月笙买好了赴香港的机票,杜月笙出门之前,叫来了万墨林,问道:“墨林,这些天来,我陆陆续续关照你的事情,你都记牢了没有?”

万说:“记牢了,爷叔。”

杜说:“那么我就不必再说一遍了。还有许多我一时想不起来,不曾关照你的事件,我也不必多提,总而言之,我在上海的时候,一切事体应该怎么办,我不说,你也晓得,我离开了上海,不妨照旧办理便是。”

万墨林再次说:“晓得啦,爷叔。”

此刻,杜月笙就用得着万墨林了,他令徐采丞给万带话:“只要高宗武说声走,便不惜一切代价,务必把他和他的家眷,平安无事的先送到香港来。”

万墨林回忆说:“杜先生晓得此事非同小可,便专程飞往重庆,晋谒蒋委员长,得到委员长的指示以后,旋又匆匆返港部署一切,他亲自订定周密的计划,一份份的密电,再拍回上海来。”

万墨林说:“当时,我奉到杜先生的命令,护送两名重要人物,离沪赴港,我既不知道哪两位先生?也不晓得内情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事实上,此时决心要走的,还只有高宗武一人,接到蒋介石的信,看到蒋盛赞自己为“浙中健者”,高宗武心中踏实了,他决定跟汪精卫再谈一次,行就行,不行拉倒。他回忆说:“十二月中旬,我要求汪邀请陈公博、陶希圣和我去他家中谈话。我准备作最后一次的努力。晚饭后我们上楼密谈。”

当时高宗武说:“这个和平运动不能再走下去了。照我看汪先生有三个选择。”

第一:“你设法马上离开这里。到达安全地方之后,公布日本人的条件。这样可以加强中国抵抗日本的决心,同时可以澄清你离开重庆的初衷。你记得一九三五年在南京时我曾经试图取得所有日本想要的东西的清单,而他们害怕我们会向海外公开而拒绝我。现在日本人给了我们他们的条件。我们也完全了解日本人的欺骗伎俩。如果我们公布这些要求,我们最低限度可以再面对我们的国家。这是最具打击性的上策.”

高宗武认为:“如果汪采取这个方向,汪会被重庆原谅,可以回到后方自由地区,受到相当的尊重。”

然而,“汪没有反应”,高宗武只好接着说他的“第二”:

“你马上搬到你在法租界的房子。从那里发信给日本人,告诉他们在过去几个月里,我们发现日本的态度不但与我们相差太远,而且自相矛盾。我们可以告诉他们,我们承认错误,准备立刻停止所有活动。同时,我们要求影佐和犬养离我们远点,别再来烦我们。这是中策。”

第三,“你可在上海的‘歹土’住下去。你拒绝所有访客,拒绝与日本人沟通。这是无法根本解决问题的下策,最好不要采用。如果你坚持成立南京政权,你只能做个溥仪‘第二’这样值得吗?”

最后,高宗武说:“这是我最后的忠告。只要你不背叛中国,我将追随你到底,即使是流亡天涯海角。如果你背叛中国,那么我们分手。”

对于高宗武的忠告,汪依然没有明确的态度。高宗武回忆说:“不过,他自己去告诉影佐和犬养日本条文大苛刻。据汪说,两个日本人都流泪了,承认条文的确太过分,是‘由于日本政治家欠缺远见’,他们谴责自己,答应立刻向东京报告。他们离开汪时还在流泪。”

对此,高宗武讽刺说:“东京日本参谋本部里有美国课、中国课、印度课,等等。我相信还有个流泪课。这个课的课员们的专长是用眼泪当武器,有时会达成效果。影佐将军曾经当过中国课的课长。我想他一定兼任过流泪课的课长。”

此时,“谈判”已经接近尾声,陶希圣说:“十二月下旬,谈判将告完毕。汪夫妇派人往香港,力促陈公博来上海。公博到上海,已经是二十五六日,‘要纲’各件略有修正,大体就绪。汪召集会议,公博亦在座。汪首先说明‘要纲’谈判的经过,及大体的结果。”

在讲话中,汪曾说:“同志们意见不合。甚至发生冲突,这样下去,将有杀人流血之事。”

刚到上海的陈公博不明就里,会后他私下问陶希圣:“汪先生为什么说出杀人流血的话?你们冲突到这样么?”

对此,陶希圣不便多解释,只好说:“杀人流血的话有什么根据,我全不知。我们意见不同是有的,或者不至这样严重吧!”

陈公博听了,也感到不妙,于是说:“别的不说,我非赶快走开不可。”

陶希圣回忆说:“十二月二十八日,双方谈判已毕,约定三十一日签字。我当晚回环龙路住宅,在卧室中,卸下了随身佩带的手枪。冰如把手枪拿去,搁在枕边。”

当天的事,万冰如的回忆更加传神,她说:“十二月二十八的夜里,希圣从愚园路回来。他的脸色苍白,到卧房休息。”

当时陶对太太说:“密约谈判完了,预定三十一日签字。”

万冰如问:“陈公博的意见怎样?”

陶说:“陈公博明天回香港。”

万随即问:“陈公博走得了,你为什么不走,还要签字。”

陶说:“不签字就死在此地。七十六号的计划是杀了我开追悼会。我要是签了字比死还要坏。”

听到这里,万冰如下了最后的决心:“我把我的生命换你逃走。如走不出去,我们一同死在这里。”

此时,陶希圣的家已经被监视,他回忆说:“日本宪兵队与七十六号对我早已怀疑。我的行动早已在他们的严密监视之下,但是他们找不到任何形迹可以证明他们的猜疑。我在七十六号里有一些线索,随时将消息告知。环龙路住宅附近也有一些警戒,使其不至发主意外。”

万冰如说:“当夜秘密商定出走的办法。他马上卧病在床,不到愚园路去。我每日上街,替他办相片、黄皮书与船票。相片是泰来去照相馆,我托他照老一点,有了相片,一切手续我都办好。”

看『潜伏』谈“军统”——顺便说说剧中的一些瑕疵》小说在线阅读_第46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虽万千人俱往矣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看『潜伏』谈“军统”——顺便说说剧中的一些瑕疵第46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