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昨日军统(413)

在袁露的情报工作中,最出色的,就要说是协助赵世瑞破获“藏本失踪案”了。

袁露回忆说:“我进日本领事馆时间不长,发生了一件事。1934年的6月7号,日本领事馆向中国外交部传出副领事藏本昨晚失踪的消息,并要求中国方面在尽快的时间内找到藏本副领事。”

袁露说:“6月6号晚11时,我正好在馆内值班,副领事藏本从总领事办公室出来,找到我,对我说,他现在要出去有事,让我找司机小刘(名字记不清了)把小轿车开出来送他出去。我找到司机,让他把车开到领事馆大门口,并拉开轿车门,让藏本上了车。我看到车直往北极阁方向驶去。我赶紧把藏本的去向写在一张纸上,告诉了组织。”

如前所述,根据袁露的情报,经过一番周折,赵世瑞寻获了藏本,并最终获知了所谓“藏本失踪”的真相。袁露说:

“事后才知道,是日本军部指示藏本到南京紫金山自杀,企图制造他被中国人暗杀的假象。但是这个藏本到了紫金山之后,想起自己的妻子儿女,想起自己家乡,不想死。他在那儿饿了两三天,实在是撑不住了,从紫金山山上一个洞里面钻出来,拿自己的金戒指去换吃的,结果被当地人发现了。因为得到我的情报,首都丨警丨察厅已在紫金山方向搜寻藏本,村民发现他后告诉了首都丨警丨察厅的丨警丨察,大批警员上山去搜捕,在一个山洞里把他找到了。”

袁露说:“首都丨警丨察厅就把藏本交给了国民政府外交部,外交部通知日本领事馆去领人。当时的总领事须磨弥吉郎去了以后,跟当时外交部部长汪精卫是这样解释的:‘他(藏本)脑子有毛病,跑掉了,是神经不清楚。’过了几天,藏本就被遣送回国了,走的时候带了一大批文物,我帮他装箱的。我为搜索藏本提供了这么一点依据,否则中日的事端有可能早就发生了。”

以上,就是袁露所讲的“藏本失踪案”。

在这里,我们还要讲述另外一个版本的“藏本失踪案”,讲这个故事的人,叫做徐志道。

——不错,就是在李宗仁代总统时代、曾经做过“保密局局长”的那个徐志道。不过,此时的徐志道,还不是戴笠的手下,而是一位宪兵。

徐志道,1902年生,江苏南通人,军校四期毕业。

徐志道从军校出来以后,一直做警卫工作,1932年1月,谷正伦建立宪兵司令部,徐志道任特务营长。

徐志道回忆说:“关于日本驻南京领事馆的馆员(亦称书记)藏本(全名藏本英明)失踪事件,那是民国廿一年四月,国联调查团离京赴平之后发生的一件轰动全国的大事,我奉命搜寻,经过了四日夜的奔波,终于在孝陵卫附近之紫霞洞左上方,距约一里左右的小庙中寻获。事隔四十几近五十年,仿佛犹在目前。”

注意,徐志道所说的藏本英明“失踪”事件,是在“民国廿一年四月”,即1932年4月,与我们历史书中通常记载的1934年6月,居然差了两年还多!

因此,许多年以后,徐志道特意根据他的亲身经历,写成了一篇回忆录,其中强调说明:“年来我拜读了几位作家写的历史性小说与传记,都有藏本失踪事件的描述,而所记的藏本失踪日期,则均为民国二十三年六月八日,详究内容,显皆牵强附会,以讹传讹,造成一般误传,缘是,引起了我查证的兴趣,重加记述,聊供史家参考。”

根据徐志道的说法,“藏本失踪”的大背景,是发生在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他说:

“民国二十年九月十八日,日军制造中村失踪事件(即喧腾中外的‘九一八’事件),藉词采取军事行动,侵占我国东北地区,我国向国际联盟(以下简称国联)提出控诉。国联组织调查团,推举英人李顿爵士为团长,率领团员四人(美、法、德、义各一人),秘书长哈斯(时任国联组长)与中日代表(中国代表为顾维钧博士)各一人,来华进行调查。于民国廿一年二月廿九日(在‘一二八’日本侵华沪战开始后)行抵日本,三月十四日到达上海,与日军将领接触,并在英国驻沪领事馆举行停战会议,直至廿七日始抵南京。”

查《中华民国史事日志》,上述时间点均正确无误,尤其1932年是闰年,2月多一天,足见徐志道在回忆的时候,也是下了一番功夫的,估计也查阅了相关资料,否则很难记述得那么准确。

当时负责国联“调查团”警卫工作的,就是徐志道,他回忆说:“其时我任宪兵司令部特务营长,先已奉命准备派遣宪兵仪队迎送,负责调查团安全,我分析日方必认为调查‘九一八’事件,对彼不利,日谍极可能勾结地方氓痞,伺机制造意外事故,为扰乱调查团之借口,故除命令第二连长周竞人编组仪队迎送外,复于各连中挑选干练宪兵,化装工、农、学生,分布于预定之调查与经过路线与驻息地点周围,严密戒备防范。”

徐志道说:“是日调查团在我政府所派人员陪同下,由下关车站乘车直驶黄埔路励志社驻宿,以外国使节礼仪接待,连日与政府有关部门首长酬应交换意见,并于廿九日晋见国府林主席,了解‘九一八’事件真相,旋复游览市郊名胜,迄四月四日,偕我政府官员往游武汉,七日转回南京,即搭乘我方预为准备之津浦铁路专车,前往北平,转赴东北进行调查。”

查《中华民国史事日志》,国联“调查团”到达北平的时间,是1932年4月9日。根据徐的回忆,藏本的所谓“失踪”,就发生在次日。他说:

“不料日方在无隙对调查团采取于我不利行动之情况下,却处心积虑,于调查团离京后之第四日(推算为四月十日,亦即在‘一二八’沪战发生后,战事暂时停顿之际),仿效中村失踪模式,制造了藏本失踪事件(当时盛传,藏本失踪,是日总领事受了陆军大臣压力所造成)。”

此后的记载,《中华民国史事日志》上就没有了,完全是徐志道的回忆。他说:

“我国外交部于四月十一日上午,按到日领馆通牒,大意谓其领事馆馆员藏本英明昨(即指十日)晚外出,迄未回馆,当已失踪,并强调被我地方不良帮派劫持,以失踪地点在我国之首都,要求我方负责交人,否则一切后果,概由我方承担,词意强硬,显示威胁。”

徐志道还分析说:“究其目的,不惟图在调查团尚未到达东北进行调查之前,制造掩饰侵华借口,且亦隐有藉词自沪进兵占据南京的阴谋。”

徐志道说:“外交部鉴于中村失踪事件之往事,认为事态严重,立即呈报行政院,另函首都丨警丨察厅(当时有无分函其他机关,未有所悉)妥为处理,警厅自必命令辖区丨警丨察,全力搜寻藏本下落,不在话下。”

大家应该还记得,我们前面已经多次提起,就在1932年的三月间,形成了一个极其秘密的团体——力行社。

不错,力行社成立于1932年3月8日,地点就在南京的励志社总社。据力行社骨干干国勋回忆,头天,蒋介石还召集了预备会,对大家进行了“知难行易与力行哲学”的培训,并令大家回去分头撰写心得。

干国勋说:“(次日),即由蒋先生领导往礼堂当着总理遗像,连他在内手牵着手,他并说:‘这个组织就叫三民主义力行社。’这个名称,正是对症下药,适当极了。随即各人拿出预先准备好了誓词,肃立面向总理遗像举右手宣誓,誓词笔者虽然记忆不大清楚,似乎是:‘余誓以精诚,力行三民主义,恢复革命精神,复兴中华民族,牺牲个人一切利益,服从命令,严守秘密,完成革命建国任务,如违誓言,愿受最严厉制裁,谨誓。’”

此后,力行社下的各个“职能部门”相继建立起来,到4月1日,力行社特务处成立,以戴笠为处长。

看『潜伏』谈“军统”——顺便说说剧中的一些瑕疵》小说在线阅读_第43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虽万千人俱往矣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看『潜伏』谈“军统”——顺便说说剧中的一些瑕疵第43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