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昨日军统(410)

1937年4月,即抗战爆发前不久,钱新民接任南京区区长,仍兼任特警室主任。曾在南京区任助理书记的李雨生回忆说:

“二十六年四月,钱新民先生接替汪德龙先生任南京区区长。在编制上,并增设副区长一人,调河南站站长尚振声(方)担任。是时,南京区以情报及肃奸为工作重点,除搜获日寇侵华阴谋多项证据,以供中央决策机关以及国际组织了解外,并积极展开肃奸工作。其间,日谍利用汉奸渗入我政府机构有所图谋,曾为南京区布置之工作路线相继破获多起,最重要者有黄秋岳(时任汪内阁行政院秘书,福建籍,名诗人,有《花随人圣庵摭忆》等著作行世)父子间谍一案,颇多牵连,经清除,后日寇企图始未能得逞。”

按:黄秋岳即黄濬,该案系由南京宪兵司令部特高组破获,与特务处无关。

陈恭澍说:“笔者与钱新民相识,时在民国二十二、三年间,记得是在南京开会及会后的聚餐席上。我们从未共过事,也谈不上有私交,只耳闻他是一个工于心计的人而已。尚振声同志在友济间风评均佳,惜未识荆。”

尚振声,大家应该还记得,在前述殷汝耕案中,尚曾参与策反张庆余。

李雨生介绍说:“尚振声同志,单名方,河南省罗山县人,出身名门,其伯父曾任河南省教育厅长并教于大学。尚方同学少有大志,弱冠入黄埔军校第六期,毕业后不久,复接受干部训练,供职军事委员会,于二十四年任军统局河南站副站长,后升为站长,二十六年抗战前夕,调为南京区副区长。尚同志眉清目秀,温文儒雅,待人谦和,视同仁为兄弟,深受工作同志爱戴。

按:经笔者多方查询,未得到尚振声毕业于军校六期的记录。

抗战爆发以后,戴笠将南京区改为京沪区,仍以钱新民、尚振声为正、副区长,并令他们率全体人员转入地下,做长期潜伏的打算。

关于京沪区与上海区的关系问题,徐远举解释说:“那时军统对上海工作采取多层布置办法。京沪区侧重对南京及南京到上海沿铁路各城市的工作,专做情报,不做行动工作。该区直接由军统局领导,与沪一区、沪二区等不发生横的联系。”

南京区秘密电台报务员潘光祥回忆说:“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之前,戴笠选定了他认为最可靠最忠诚的部下钱新民,留下来担任军统局南京区区长,以便在南京沦陷之后潜伏下来开展敌后工作。钱新民是黄埔四期毕业生,他曾在首都丨警丨察厅担任过重要职务。”

除了钱新民、尚振声,同时留下的,还有管容德,李雨生回忆说:“二十六年‘七七’日军发动战争,南京区为周全策划,实行双线部署;将区本部移驻江北六合县境瓜埠山区,并成立南京行动总队,由管容德(化名徐曦)为总队长,负有保卫区本部及对敌采取行动之基本任务。同年十二月初,上级复决定由副区长尚振声率一部分工作同志留守南京。”

潘光祥说:“由于在南京认识钱新民的人较多,无法公开露面,因此他在南京未伦陷之前,就带老婆黄氏和岳母等,以下乡逃难为名,来到江北六合乡下住下来。当时跟他到六合的有交通毛兰田夫妇、译电员杨国栋、会计杨某某、汽车司机杨宝森等人;另外,还有航空情报第八分会会长温酿、报务员刘正凡(女)。当时留守在城里的人,由副区长尚振声负责,还有秘书谭兆宁、行动队长张志强、情报组长李云声、会计安广如、译电员杜雪帆、航空第二十六分会会长张云飞、军统电台报务员周光球(女)、周英杰(女),还有许多外勤人员。”

南京沦陷之后,京沪区做的第一项工作,就是搜集“南京大屠杀”的资料和证据。李雨生说:

“二十六年十二月十二日,南京沦陷。南京区留守同志,则避入山西路一带‘难民区’均亲眼目睹日寇入城后之烧杀**、残害我三十万军民之大暴行;此一震惊寰宇之暴行,亦即我中华儿女永世难忘之‘南京大屠杀’。我南京区留守同志仍不畏艰险,仍四处搜集堪为左证之资料,汇报上级据以公布于全世界。其后,日本虽欲掩饰其当年罪行,企图窜改事实以欺骗世人,然而铁证如山,虽历千古犹闻血腥,无论如何是消灭不掉的。徒见齐心劳日拙,欲盖弥彰而已。”

在避入‘难民区’的地工人员当中,就包括张毓中的好友、也是他在“浙警”正科第二期和杭训班的同学倪永潮。

许多年以后,倪永潮回忆说:“我毕业于黄埔军校高等教育班第六期,从事警务工作多年,历充南京政府高级警官。1937年我任职于首都丨警丨察厅,在南京保卫战中,负有维持社会秩序及地方治安重任,还受有市区巷战的作战任务,以至南京沦陷前未能撤离。十二月十三日早晨,日寇侵占南京,我沦为难民,为时两个多月。在这险恶的环境中,曾屡遭生命之虞,均以机智得免,真是虎口余生。在这两个多月的难民生涯中,我亲眼目睹世上罕见的日寇南京大屠杀惨状。”

倪永潮说:“当时‘南京保卫战’,由于作战方案估计不足,判断错误,南北通路均为自己截断,部队无法及时应变撤离,大批被敌包围,沦为浮勇而遭集体屠杀。日寇进城后,对我同胞**掳掠,严刑拷打,放火屠杀等等无恶不作,真是惨绝人寰。”

以下,倪永潮从劫掠、**、放火、酷刑、屠杀等五个方面回忆了当时的惨状。他举例说:

“南京是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日寇认为反日情绪特别高,对南京政府的党、政、军人员则更抱有戒心,如在难民收容所为其发现,一律作‘抗日未成分子’处决。上述党、政、军人员被捕的,全被交特务机关和宪兵队,受酷刑逼供,如火烫、灌水、针刺或放军犬抓咬人体等,没有一个不被折磨死的。”

“突击搜捕的方法是:事先布置各收容所的汉奸,当日军军官到收容所时,突然发出‘立正’口令,凡军人或受过军训的党、政人员,突然听到此口令往往未及思考,习惯地立正不动。因这样被捕的为数不少。以上被捕的人,经审讯终了,装上卡车运到郊外,关进民房,用煤油焚烧灭迹。”

“更有甚者,将被捕的‘抗日未成分子’,剥去上衣,把他的手脚钉在十字架上,作刽子手刺枪的人头靶:刽子手持着上好刺刀的步枪.距十字架约十五六公尺处站立.叫到‘杀’的口令后,即持枪向前冲刺.高喊‘杀!杀!杀!’在冲到十字架面前,仅做了刺枪动作,此时又听‘停’的口令,而跑回原地站立,接着再做第二次。此时,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同胞,因受惊吓而脸色苍白,已处于昏迷状态。刽子手第三次持枪冲刺,才刺向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同胞的胸部、腹部,乱戳、乱刺。声声惨叫,闻者心碎,血肉淋漓,目不忍睹。而全身沾满鲜血的日本刽子手,则发出阵阵狞笑、狂叫乱蹦。”

另外,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实录,还有钮先铭的《还俗记》。

看『潜伏』谈“军统”——顺便说说剧中的一些瑕疵》小说在线阅读_第43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虽万千人俱往矣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看『潜伏』谈“军统”——顺便说说剧中的一些瑕疵第43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