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昨日军统(325)

余乐醒,原名余增生,湖南醴陵人,跟另一个军统高干张毅夫是同乡。

余增生参加革命的资格很老,他是最早赴法国勤工俭学的那拨人之一。据李维汉回忆:“我们于一九一九年十月三十一日乘法国邮船“宝勒加”号自沪启航。同批赴法的有一百六十二人,内有湖南青年四十二人,张昆弟、李富春、李林、贺果、余增生、任理、张增益等在内。”

在法国,余增生学化学与机械,并积极参加早期的革命活动。1922年6月,赵世炎、周恩来、李维汉等在法国巴黎成立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后“旅欧少共”改为“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简称“旅欧团”,由中国国内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领导。

1924年7月,“旅欧团”召开第五次代表大会,选举余增生等人组成“旅欧团”执行委员会书记局(即旅欧支部)。根据党的规定,旅欧支部负责人即转为中共党员。

此后,余增生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政治保卫,回国后任黄埔军校政治教官,期间,与湖南湘雅医学院毕业生、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军医沈景辉结婚。

北伐以后,余增生被派往第十一军第25师73团当参谋长,当时团长是黄浩声,团指导员就是同为旅法同学的陈毅。对此,陈毅曾回忆说:

“1927年南昌起义后,8月10日左右,周总理要我到七十三团当团指导员。那时候不叫党代表,也不叫政治委员,还是按国丅民党军队的编制,叫团指导员。临走时,周总理对我讲:‘这个团是我们党最早建立的一支武装,在北伐战争中有铁军之称。现在有2000多人,你要好好地去工作,不要嫌官小。’我说:‘什么小哩,你叫我当连指导员我都干,只要搞武装我就干。’当时七十三团的团长是黄浩声,叶挺的老部下,共产党员。参谋长是余增生,我们是一起留法勤工俭学时的朋友。”

从1927年到1932年的这四、五年时间,余增生的情况不详。据沈醉回忆:“一九三二年秋,余乐醒任区长时化名为金鸣三,南京特务处化名则为杨柳青。余系湖南醴陵人,为留法勤工俭学学生,以后曾去苏联学过政治保卫工作,戴笠对他寄以很大希望。”

在同一篇回忆中,沈醉说:“翁光辉任区长不久,因他拟将一项重要中共情报不通过戴笠直接送与蒋介石,被戴发觉扣留,撤去区长职务,改由杭州和南京特训班教官余乐醒为区长。”

戴笠控制“浙警”并成立杭训班,都是1932年的事,可见,至迟在这个时候,余增生已经进入特务处,并改名为余乐醒。

大家知道,沈醉即余乐醒的太太沈景辉之弟,也是在这个时候,沈醉从家乡湖南长沙出来,到上海投奔他的“革命”姐夫。沈醉后来回忆说:

“1932年秋,他(即沈醉)在长沙文艺中学上初中,因跟高年级同学一起闹学潮,被开除出校门,社会的压力、父亲的咒骂,并未泯灭他对革命的向往。他不愿像父亲那样过寄生生活,毅然决定弃家出走,去上海投奔姐姐姐夫,想像他们一样为国家、民族做出一番事业来。”

1932年,18岁的沈醉进入特务处,在他的姐夫、特务处上海区区长余乐醒手下,当了一名交通员。

此后,吴乃宪继任上海区区长,余乐醒则调任军事委员会技术研究室主任,因余是学工科的,有“专业背景”。同时依旧从事他的老本行——培训,并成为特务处的“训练专家”。

“八一三”开战以后,戴笠令余乐醒为青训班副主任。不久,沪战失利,戴笠在湖南临澧筹办特训班,以余乐醒为副主任。

1938年3月,临澧特训班开班,其时,沈醉已经成为军统的骨干,也在这个班当教官。他说:“班主任是由戴笠兼任。副主任一职,在开始和结束时是由余乐醒担任,其中有一个短时期由总队长陶一珊担任。约在五六月间,陶被任命为总队长。到临澧不久,戴对余乐醒很不放心,曾电令将副主任一职由陶替代,而叫余专任教务处长。这项变动曾引起大部分教职员和许多学生的不满,不到一个月,戴又电令陶免代副主任,仍由余专任副主任,并以总教官谢力公兼任教务处长,好让余安心工作。

1938年秋天,戴笠首次到临训班“视察”,余乐醒觉得这是件大事,预先做了十分充足的准备,功夫用得到了家,孰料费力不讨好。沈醉回忆说:

“副主任余乐醒得到戴要来的消息,为了讨好他,也想让学生们知道一点主任的威风,便在他要来到的当天上午,派出两个中队的学生去担任警戒,在一座小小的临澧县里,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当戴的汽车驶到县城附近时,余乐醒早率领全体教职员和部分学生在道旁恭候多时,在一声立正号音发出后,接着是几处同时传出了立正号音,使整个县城都进入了紧张的气氛中。站在交通要口的武装学生,也立刻执行了断绝交通的任务。”

沈醉说:“戴笠本来是听了一大堆不满意余乐醒的小报告而来的,早就有气,一看到全城戒严来欢迎他,更是火上加油,在路上便发作起来。他厉声责问余乐醒,这样警戒森严是为什么?他说,他又不是过去的军阀,如果让蒋介石知道了他这么摆威风,那还得了。他一路发脾气一直发到班里,使得没有见过他的人都害怕异常,感到主任的威风的确不小。”

戴笠的性格,属于那种“跳跃型思维”,素以喜怒无常而著称,高兴起来什么都行,一不高兴准有人要倒霉,任何人也跟不上他的思路。况且,此次临澧之行,戴本就是抱着“找碴儿”的目的来的,余乐醒正好“触霉头”。

还有一重,戴笠其人,确实不太讲究个人的排场,这一点,许多人都提到过,因戴是搞秘密工作的,讲究行踪隐秘。余乐醒大张旗鼓地搞“欢迎”仪式,正好马屁拍在马蹄上。

次日,戴笠接着大发脾气,沈醉说:“第二天上午,戴笠第一次主持班务会议时,从开始到收场都是在骂人,从副主任到事务员都给他骂到了。”

临训班学员刘源深回忆说:“余先生在训练班,以身作则,私生活十分严肃,人前背后,绝对不抽烟。可是有一次我在他自己的办公室里曾亲眼看见他抽烟,当时诧为奇事。同学们平日很少见他笑,偶然发起骡子脾气来也不得了。他学问湛深,无论教学、管理都非常认真,所以学生崇拜他,队职官敬畏他。”

戴笠之所以对余大发肝火,问题就出现在“学生崇拜他,队职官敬畏他”。沈醉后来分析说:“当时他(指戴笠)最为不满的,是他一直没有时间去到班里向学生讲话,弄得学生心目中只有副主任而没有他。余乐醒对特务工作懂得很多,重要的课程如特工常识、化装、毒物、化学通讯等,都是由他主讲。此外,他经常向学生作精神讲话,生活上又与学生能打成一片,几个月功夫,学生对他非常喜爱。一些特务很眼红,便不断向戴笠去报告,说余的野心很大。”

此后不久,戴笠一度撤掉余乐醒的职务,以陶一珊接替,“结果不到一个月弄得人心惶惶,依然只好叫余来主持。”

按:军统的教官当中,有两个人特别得到学生的爱戴,一个就是余乐醒,另一个是“十人团”之一的徐亮。徐曾长期替戴笠主持“息训班”,由于关心爱护学生如慈母,大家都称他为“妈妈”。

看『潜伏』谈“军统”——顺便说说剧中的一些瑕疵》小说在线阅读_第34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虽万千人俱往矣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看『潜伏』谈“军统”——顺便说说剧中的一些瑕疵第34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