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昨日军统(323)

王方南说:“戴笠是一个非常机警的人。他感到这次奉命刺杀汪精卫,任务十分艰巨,必须谨慎从事,周密部署,不能有半点差错,而且非亲自出马不可。但他觉得如果自己前去河内部署指挥,逗留时间长了,容易引起外界的注意,一旦被人发觉,事情反易败露,有负使命。所以,他决定不去河内,而把指挥中心设在香港。这是因为:首先,香港是一个自由港,人员可以随时进出,不受签证等项手续的限制。其次,香港距离河内不远,乘坐海轮一个昼夜即可到达。而且香港交通四通八达,水路有船与上海、天津、广州、澳门以及海外各地通航。空运有班机直飞重庆,人员调遣,极为方便。再次,军统局在香港原已设有一个区,人员和其他方面的配备均较齐全,可以随时调用。由于香港具有上述这些有利条件,戴笠便于1939年1月中旬,从重庆秘密飞到香港,随行的有他的亲信秘书毛万里(系毛人民的胞弟,浙江江山人,与戴笠是同乡)。”

按:前面说过,1938年3月,陈恭澍“襄理”北平区执行刺杀王克敏的任务时,毛万里还在当北平区的书记,北平区区长则是王天木。

就在陈恭澍离开天津赴香港的几乎同时,军统上海站遭受了一次空前的危机,戴笠遂将北方的王天木、毛万里二人同时调到南方,以王天木为上海区区长、毛万里为上海区总督察。

北平区,则交给了原本很不起眼的马汉三。从此,马汉三就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敌后生活,最困难的时候,马汉三几乎是以一人之力独自支撑平津和察绥四个省级单位。

抗战胜利以后,在北平,马汉三一度骄衿无比、气焰熏天,因为他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他有这个资本。

毛万里是陈恭澍的好朋友,但在陈的回忆中,并未提及在香港见过毛万里。这不奇怪,因为秘密工作的原则就是保密,没有必要见的人,戴笠是不会让你见的。而且,在整个“河内刺汪”的行动中,陈恭澍不知道的事情还多着呢!

王方南说:“戴笠到港后,立即与军统局香港区区长王新衡研究刺汪办法,积极进行部署。他的行动十分秘密。戴笠在香港原置有洋房一幢,但他却不长住在此,而另在香港、九龙分别租有公寓轮流居住。香港区在高街6号设有一个联络站,我当时居住在此。戴笠将秘书毛万里也安排在此办公和住宿。戴笠还经常在此会见工作人员,多在夜间进行。香港区还设有电台两座,戴笠指定报务人员日夜值班,专门与河内、重庆保持通讯联系,所有往来文电,均须由他亲自处理。这样,戴笠在香港的指挥中心就宣告组成了。以后,戴笠就住在香港亲自指挥部署刺汪行动,直到4月河内刺汪事件发生后才返回重庆。”

陈恭澍就是在这个阶段,被戴笠调到香港的,并随即转往河内。

此时,方炳西已经为戴笠他们安排好了住处。

陈恭澍说:“炳西兄比我们早到河内十多天,他已经遵照戴先生的指示,做好了相当的布置。他在河内市区一处较为僻静的地方,租赁到一幢房子,所有的手续,也都由炳西兄办妥。这幢房子,格局不大,两层上下的一楼一底。楼上有两间卧室,中间夹一个厕所,不像现在所谓的套房;楼下是客厅连饭厅,院子里另有厨房和工人房。这里,是我们下榻之处,也就是‘河内工作’的指挥部。”

除了房子,方炳西还搞了一辆汽车,陈恭澍说:“这部车只有两个门,人多了上下不大自如,用以代步,减却许多麻烦。车子虽系二手货,可是机件良好,两个多月来,从未修理过。它最大的优点是起步灵活,一发动立刻就走。我们到达河内机场时,炳西兄就是驾着这部福特小轿车来的。他能说一口流利的法文,这比会说安南话更吃得开,所以一切通关手续,非常方便。”

原来,方炳西就是戴笠给‘河内工作’指挥部派来的总务人员,此后的两个多月,所有的后勤事务,对外联络、电讯往来,全部由方炳西承担。换句话说,方在河内扮演的角色,其重要性不在陈恭澍之下。

陈恭澍一直在北方工作,这还是他第一次见到方炳西。陈说:“炳西先生生得方面大耳,敦敦实实,一看就是厚道相;举止应对,彬彬有礼,待人接物,诚诚恳恳,如与笔者相较,那就更持重得多了。他在比利时留学,攻读政治外交,回国不久,即为戴先生所罗致。派到河内来,被指定专司事务性的工作,的确是大材小用了。”

实际上,方炳西所扮演的角色,绝不仅仅是“专司事务性的工作”。

到达河内的当天,戴笠就走了,第二天中午才回来,匆匆吃过饭,又拉着方炳西外出,直到晚上才回来,叫上陈恭澍、王鲁翘二人,一起外出吃“小馆子”。

从戴笠的一些做法来看,他似乎是有意识地把方的工作与陈的职责隔离开来,各干各的。甚至可以说,方炳西了解的情况,比陈恭澍还多,因为对外、对上的联系,均由方炳西操办,陈恭澍干什么,方炳西都知道,方在干些什么,陈却不知道。

后来,在刺汪的整个过程中,发生了许多蹊跷的事情,令陈恭澍这个河内工作组“组长”莫名其妙,其缘故,极可能都出自方炳西的这一条线。

方炳西,是河内刺汪的第一个神秘人物。

很可惜,方炳西没有留下任何材料,否则,他的回忆,当比陈的说法更为可观。

这一点,陈恭澍也有所察觉。许多年以后,他回忆说:“他(指方炳西)办事认真,一丝不苟,应该列为君子型的人物。写到这里,回忆前尘,顿有所悟,方炳西先生他莫非是负有秘密任务的‘督察’?如若多想想,是越想越像了。果尔如此,他倒是适得其份的理想人选。因为他持正不阿,有什么说什么,是什么就是什么,绝不是个制造是非、颠倒黑白的人。”

当天晚上这顿饭,陈恭澍吃得“气闷”无比。他说:“晚上,戴先生招呼方炳西、王鲁翘和我四个人一同出去吃广东小馆子,菜肴平常,自然比不上香港,最便宜的是法国酒,无论是红白葡萄酒,或高级白兰地,都比国内低廉好几倍,只要有量,敞开的喝好了,花不了多少钱。这一晚,我们都浅斟即止,一来没有喝酒的兴致,主要的是被索然的气氛给局住了。”

吃了饭,戴笠的神秘举动还在继续,他和方炳西叫了一辆人力车走了,让陈与王鲁翘回去等他。

陈恭澍和王鲁翘也叫了一辆人力车,想逛逛河内的街景,结果还迷路了:“鲁翘和我兜了两圈,迷了路,又和蹬三轮车的言语不通,东指西划,越弄越胡涂,又兼天色已暗,更分不出东西南北来了。如果像这样做侦察工作,那可真是一桩大笑话。我们好容易才找到了中国总领事馆,问明了该走的方向,这才回到了我们的住处。”

陈恭澍说得不错,后来的事实证明,派他来河内刺汪,还确实就是个“大笑话”。

看『潜伏』谈“军统”——顺便说说剧中的一些瑕疵》小说在线阅读_第33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虽万千人俱往矣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看『潜伏』谈“军统”——顺便说说剧中的一些瑕疵第33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