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重贴——淞沪抗战与“忠义救国军”的形成(三十)

1938年3月13日,戴笠奉军委会之命:“收容整编流散浦东及京温、沪杭沿线的国军,加强敌后游击工作。”这项任务,戴笠交给了三个人:阮清源、鲍步超和管容德。

阮清源,又名袁亚承,1899年生,江苏江阴人。

在军统内部,阮清源有“游记能手”之称。

阮清源的经历比较复杂,他虽然是军人出身,却又不是黄埔系出身。阮从十几岁就投入孙传芳部下,当了一个二等兵,后被选入孙办的金陵军官学校学习,曾参加过龙潭战役。二次北伐之后,阮改换门庭,投入国民革命军当排长,后退役,考入“浙警”速成科。毕业之后,阮清源被戴笠看中,选入杭训班学习,并加入特务处。

从阮的经历看,他既上过战场,又学过警察,也接受过特工训练,可谓多面手。另外,阮虽然没有受过太系统的教育,却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乔家才评价他说:“因为聪明,记忆力强,用功自习,可以背诵半部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他能背诵一百首以上的长诗。又熟读左传、战国策、吕氏春秋。”据说阮还颇有艺术细胞,“可以用一块石头和几株各种不同小树苗,制造成一盆雅致的盆景;叉可以把一块石头琢磨成美丽的图画,有的像山水画,有的又像奔马,神乎其技。”

从特训班出来以后,阮清源被派到上海区当情报组长,后曾任浙江省吴兴县公安局局长。此后,受戴笠委派,阮清源参加了康泽的“别动队”,派在第二大队,在甘肃陇南、陕西关中一带活动,参与了与红军的作战。乔家才说:“他在别动队三年,悉心研究,从实战中了解了游击战的奥妙。”

1936年冬天,奉戴笠之命,阮清源辞去别动队的职务,到西安工作,正好在12月11日到达西安,而且就住在西京招待所。

当夜,阮听到枪声,知道不妙,于是从后门溜出,躲到青年庄路、陕西省政府审计处他一个朋友处。这里紧邻西京招待所,因此阮清源目睹了宋文梅羁押“中央大员”的整个过程,并亲眼看到邵元冲在窗口被打死后摔落窗下。

乔家才说:“他在路边拾获一个徽章,便挂在身上,遇有盘问,便用手一指,自称是记者,居然被他蒙骗过去。真是险象横生,以一个外乡人,居然能够安全度过两个星期,全凭机智、镇静、应付得宜。”

淞沪战起,阮清源亦被调到上海,国军撤退以后,阮奉命潜伏下来。

其时,日寇已经开始酝酿在江南的沦陷区成立另一个伪政权,即“中华民国维新政府”,管辖江苏、浙江、安徽三省的敌占区和南京、上海两个“特别市”,正在物色人选,其中,伪江苏省的“省长”,日本人看中了陈则民。

陈则民,1880生,江苏苏州人。

陈毕业于日本法政大学,娶了一个日本太太,后回到上海当律师。淞沪战起,陈回到老家苏州“蛰居”。

11月19日,苏州沦陷。陈与日华中派遣军司令松井石根曾经是同学,因此陈感到机会来了。12月3日,伪苏州地方自治委员会(即“维持会”)成立,陈则民任“会长”,就此落水当了汉奸。

1937年底,陈则民来到上海,与日寇接洽出任“江苏省省长”事宜。

陈心中有鬼,明明在上海有家,却不敢回去,于是在沧州饭店开了一个房间。

国土刚刚沦陷,就有人迫不及待地跳出来当汉奸,阮清源极为愤怒,决定刺杀陈则民。于是,阮化名“方新”,住进了沧州饭店219房间,紧邻着陈的217房间,以便观察陈的生活起居规律,伺机动手。

由于事机不密,1938年1月21日,阮清源被公共租界当局房逮捕,罪名是三项:“私藏军械”、“杀人未遂”和“公共危险”。

阮清源被捕,最紧张的是上海区区长周伟龙,因阮一旦开口,整个上海区都将面临暴露的危险。

这天,公共租界巡捕房的一个探长悄悄对阮清源说,自己是杜先生(月笙)的人,问阮认不认识王兆槐,同时问他有什么需要“帮助”的。

阮清源要来纸笔,写下“粉身碎骨,决不牵连组织”几个字,托来人带出去,交给上海区助理书记刘方雄。

阮清源是抗战开始以来第一个被逮捕的地工人员,国府非常重视,令司法部门饬江苏高等法院转令上海特区法院,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为阮清源开托。

其时,上海特区法院设在租界里,尚处于中国的司法管辖之下。

从轻处理阮清源的案子,有几个有利之处。

其一,阮清源的化名“方新”,本系子虚乌有,根本查不出这是何许人也,也就更不可能怀疑他与什么组织有联系、或受谁的指使。

其二,既然不知道“方新”是何等样人,阮清源大可“装傻”,一推六二五。

阮是警校出来的,又当过公安局长,懂得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他知道,三项罪名中,“私藏军械”辩无可辩,“公共危险”则量刑较轻,关键是“杀人未遂”一项,必须洗脱。

于是他说:犯罪总要有犯罪的动机,我根本不认识什么陈则民,为什么要杀他?你们让他来跟我对质。

陈则民当然不敢来,他是律师,自己作为一个汉奸,跑到中国管辖的法院来“对质”会是个什么结果,他非常清楚,没准话还没说完,先挨一枪。

既然没有“苦主”,那就好办了。阮清源自己给自己当律师:“犯罪要研究犯罪的动机,杀人越货和为父报仇,同样是杀人,犯罪意念绝不相同。”

最终法庭判决,“杀人未遂”一项不成立,以“私藏军械”和“公共危险”两项罪名,判处阮清源两个月徒刑,这是最轻的刑事判决了。

阮清源在看守所里,已经蹲了两个多月,与刑期两相折抵,当庭释放。

出狱以后,戴笠即令阮清源与鲍步超、管容德一起到江浙一带收编当地的各种武装。

管容德原来也是共产党员,而且是省委一级的干部。

管容德,1903年生,浙江温岭人。

管容德是学美术的,1926年,曾翻译了一本叫做《艺术鉴赏的心理》的专著,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也是在这个时期,管容德在上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7年11月,管容德回到家乡温岭开展革命活动,公开身份是他的母校浙江省立第六中学的美术教师。1928年1月,管容德恢复了被破坏的中共温岭县委,并任县委书记。

1928年1月16日,中共浙江省委召开扩大会议,并改组了省委:李硕勋任组织部长、管容德为军委书记。3月,管容德出席了上海召开的中共浙江省委扩大会议,当时周恩来代表中央出席会议,还以“全国政治形势”为题做了报告。

会后,管容德即回到宁海,策划武装起义,当时,当地的基层党组织认为时机不成熟,表示反对,结果被管扣上“机会主义”的帽子。据当时与会的任少野回忆:

“一九二八年三月间,省委管容德自杭返区,传达上级政策,批评亭旁革命群众受少数资产阶级化同志之影响,未能及时发动大规模之战争,而堕入机会主义之状态。予叶信庄、包照华二同志以留党察看之处分。吾人既已献身革命,对党之纪律及上级指导自然绝对服从,然本身武力甚单,在无可如何之情况下,乃收留祝光早、王显时等‘股匪’为臂助,决定发动大规模之暴动,乃于古历四月初二夜攻入任家村,烧去地主任友端之住屋。”

这就是“亭旁起义”,因终于条件不成熟很快失败。

1928年9月,中共浙南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管容德当选为中共浙南特委书记。

1929年,管容德被捕,后加入特务处。派在杭训班当教官,教速记。

看『潜伏』谈“军统”——顺便说说剧中的一些瑕疵》小说在线阅读_第33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虽万千人俱往矣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看『潜伏』谈“军统”——顺便说说剧中的一些瑕疵第33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