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重贴——淞沪抗战与“忠义救国军”的形成(十一)

四行仓库,上中学的时候,学到这一段的时候不解其意,还在想到底应该是读“形”还是读“航”。

“四行”指四家银行,即大陆银行、金城银行、盐业银行和中南银行。区别于“中中交农”等四大官办银行,“四行”都是商业银行,这里重点说一下金城银行。

金城银行的创始人是周作民。

周作民,原名周维新,1884年生,江苏淮安人。

1898年,周作民入无锡谈氏所办的东文学堂读书,老师是罗振玉。罗是国学大师,他教出来的学生,当然错不了。1901年,谈觐孙病故,罗振玉应两广总督岑春煊之邀赴广东讲学,周亦于次年赴粤。

1906年,周考中广州官费名额留学日本,入京都第三高等学校(即京都帝国大学前身)学习。周作民以客籍而占了广东的官费名额出国留学,当然是得了罗振玉的助力,因此事,据说罗当时颇为人指摘。

1908年,广东官费终止,周作民只得辍学回国,到南京政法学堂当了一个翻译。在此期间,周潜心研究财政经济,为自己的事业打下一生的基础。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以后,周作民进入财政部担任库藏司科长,后随临时政府迁往北京,续任库藏司科长。1913年,熊希龄以国务总理长财政,即任周为库藏司司长。

1915年,熊希龄下台,周学熙续任财长,“大周”对“小周”“不感冒”,周作民无奈辞职。

还在周作民当财政部司长的时候,因财政事务与银行业务息息相关,因此周与交通银行的上上下下都很熟,于是离开财政部的周作民于1915年5月进入交通银行,任总行稽核课主任,并兼任国库课主任,就此踏入银行界。

据原金城银行北京分行办事处主任籍孝存等人后来回忆:“当时交通银行总行,在总理、协理下,设有五课,所谓‘五总’是也。五课主任除周外,其余为文书课主任陈福颐,会计课兼钞券课主任谢霖,当时总行的一切事务,即由这三位主任具体主持。”因此,在交通银行内,周大权在握。但此时的周作民,不过是交行的一个高级雇员而已。

周作民后来的起家,纯粹凭的是两条,第一是脑子好使;第二是会“来事儿”。当然机遇什么的肯定有——凡成大事者,必有种种难得的际遇相伴,否则人人都能成事了!

籍孝存说:“那时北洋政府的政策法令,不能下达各省,财政税收皆由各省自行支配,形成军阀割据局面,即国家银行欲在各省没立分支机构,亦非得事先疏通商洽,在对各省财政不加干涉及对各省具有利益的条件下,才得允许设立。交通银行为了扩展业务,拟在长江下游的安徽芜湖开设分行,发展皖南茶叶贷款与押汇业务,但慑于安徽省督军倪嗣冲的蛮横跋扈,前曾派员赴皖洽商,已被拒绝,为了达到设行的目的,非遴选干员前往周旋洽商不可。”

按:倪嗣冲,生于1868年,安徽阜阳县人。

倪系皖系军阀,北洋时期曾统治安徽达十年之久。

这件难办的事情,交通银行总理梁士诒交给了周作民,并给他两万元,用于上下“打点”。

周来到安徽,不急着见倪嗣冲,却先设法结交了倪的亲信王郅隆和倪的女婿王普,再由“二王”为他引见倪嗣冲。

籍孝存说:“周见倪时,申述交通银行有计划贷款发展皖南茶叶,将来可使皖省税收增加,这一谈话,倪闻听甚为动容,当晚设宴招待。宴罢由周陪倪作麻雀戏,第一晚,周即输了五千余元,遂开中国银行支票拨付。倪见周举止豪迈,同时在晤谈中又见周对金融、财政、实业诸端陈述甚详,倪则默加赞许。”

次日,倪嗣冲私下对王郅隆说:“周作民甚有才干,将来在中国金融界中,有其地位”。

籍孝存说,当时周作民在安徽待了十多天,日日与倪嗣冲等酬酢,但对于交通银行拟在芜湖设立分行一事,却只字不提。最后在临行前夕,周向倪辞行时,才谈及交通银行因办理茶叶贷款并做押汇业务的需要,“拟在芜湖设立分行,就近办理其事,请倪多加支持。”

对此,“倪未加考虑即慨然允诺,但希望周能亲来皖省经办此事,并函复交行总理梁士诒。”

不久,芜湖分行设立,即以周作民为经理,仍兼总行职务。为了与倪系人物接近,周作民又申请总行在倪嗣冲的“驻所”蚌埠开设分行,“以资密切联系”。

籍孝存说:“两行设立后,不数月问,安徽全省的财政收入悉与交通银行往来,形成了代理皖省金库的机关,这些都是周作民与王郅隆、倪嗣冲拉拢的成果。”

周作民本不是池中物,早就有自立门户的打算,苦于一无资金、二无靠山,现在见倪、王对他都十分倚重,感到机会来了,于是他对王郅隆说:“工商业家举办各项企业,须有自己的金融机构,吸收社会上广大闲散资金,提供自己的工商企业周转使用,方能扩展运用自如。”

王郅隆,1888年生,天津人。

王是商人出身,因缘时会,结识了倪嗣冲,王看准了倪日后有大发展,于是帮他还了一笔债,遂彼此结交。果不其然,后来倪嗣冲当上了安徽督军,遂令王任“后路局总办”,为自己打理生意。

籍孝存说:“安武军后路局督办王郅隆,原是商人,热衷于做买卖,曾做过粮食、木材、盐务、军粮、军装等生意。他与皖系军阀紧密勾结,为之策划筹款谋利,深得倪嗣冲的信赖。倪忙于带兵做官,在财务上无暇自顾,因此在财务管理及企业经营上与王合作,由其全权处理,所以王握有由盘剥营私得来的大量资金。倪统率着安武军,更有由剥削农民、尅扣军饷、贪污暴敛掠来的大量财物。”

听了周作民的话,王郅隆颇有“一拍即合”之感,因他与倪嗣冲曾合办了一个钱庄,叫“裕庆公银号”,但苦于没有合适的人员主持,在财务上增值不多,早就想办一个银行。

这样,在王郅隆的怂恿下,倪嗣冲以其子倪道杰为代表,与王郅隆共同出面,拉来大批有闲钱的军阀、官僚,如陆军次长徐树铮、财政次长兼天津造币厂监督吴鼎昌,陆军部经理司司长陈国栋、山东省财政厅长曲卓新、长芦盐运使段永彬等等,凑足了开办银行的50万资本。其中倪嗣冲投资l7万元,王郅隆投资l0万元,仅他们俩就占了一多半,其他工商业者及一般散户投资仅6万余元。

1917年5月15日,金城银行在天津成立,所谓“金城银行”,即“金的城,银的行”之意,董事长王郅隆,总经理即周作民。因倪、王等人不过军头、土财主而已,不懂现代金融业务,周作民遂独揽大权。

此后的几年中,在周作民的主持下,金城银行不断增资扩股,一方面吸收倪嗣冲、王郅隆等人的投资,同时大量增加散户,以“稀释”倪、王等人的资本;另一方面,由金城银行不断购进自己的行股,即以违规运作的方式,自己买自己的股。

籍孝存说:“周之所以如此,是为了借机摆脱大股的约束,周已由初成立时之利用大股,走向抛弃大股;至于一般中小散户,力量分散,对周不能有所限制。周本人任总经理,又由银行本身购进行股,也就更能控制及运用董事会与股东会。”

到1932年,金城银行已增资至700万元,籍孝存说:“在700万元资本中,倪嗣冲投资85万元,王郅隆则因安福系失败遭到通缉,后死于日本,其投资减少为20万元,其他军阀官僚投资176万元,中小散户投资208万元,工商业者投资87万元,洋行买办投资33万元,金城银行本身购进行股则增至近90万元。这时散户大量增加,本身行股比重亦加大,周作民在金城银行的地位更为巩固。”

1929年,周作民进入金城银行董事会,1937年任董事长,仍兼总经理。就这样,用了20年的时间,身无分文的周作民,像变戏法一般地变出了一家自己的银行。

看『潜伏』谈“军统”——顺便说说剧中的一些瑕疵》小说在线阅读_第31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虽万千人俱往矣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看『潜伏』谈“军统”——顺便说说剧中的一些瑕疵第31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