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重贴——淞沪抗战与“忠义救国军”的形成(十)

10月26日,最后的时刻终于到来。

当天早晨,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顾祝同(该战区司令长官初为冯玉祥,后由蒋介石自兼司令长官)决定,以88师孙元良部固守闸北,“分散据守村落据点,并相机展开游击”,掩护其他部队逐次撤离淞沪战场。

对此。孙元良认为,“徒作无谓牺牲,难收实际效果,但如上级已作决定,自当奋力以赴,克尽革命军人天职。”并派参谋长张柏亭向顾祝同当面陈述他的意见。

见到张柏亭,顾祝同向他详细解释了其部署的“战略意义”:“大场情况变化后,闸北阵地侧背完全暴露,必须调整态势。但国际联盟十一月初要在日内瓦开会,会中接受我国控诉,将讨论如何制止日军侵略行为,所以,委员长有意要贵师留在闸北作战,把一连一排一班分散,守备市区坚固建筑物及郊区大小村落,寸土必争,要敌人付出血的代价;并相机游击,尽量争取时间,唤起友邦同情。”

说白了,只要“国军”在上海还有一兵一卒,上海就还在中国手中,国际联盟在“日内瓦开会”,对于中国来讲才会产生效果。否则,会还没开,上海已经丢掉了,那么,讨论不讨论“制止日军侵略行为”,也就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了。

对此,张柏亭表示:“统帅的决定,当然绝对服从”,但同时陈述了他们的意见:“闸北除市街外,市郊一片平坦,毫无隐蔽,地形上不具备游击战的条件;至少分守据点,事实上也有困难,因为本师已经先后补充了六次,目前老兵只有十分之二三,这情形正如一杯茶,初沏时味道很浓,经过六次冲开水,冲一次淡一次,越冲越淡。新兵未经过战阵,有些新兵甚至连枪都未放过,目前全靠干部和几成老兵,在阵地上支撑,对新兵切战且训,渐渐在时间中锻炼其战技。在各级干部层层节制的掌握,以及老战士带头之下,尚可保持战斗体系,一旦分散配置,则维系力顿告消失,期望发挥各自为战的效果,恐怕难之又难。”

听了章的话,顾祝同“沉默了一会儿”,点点头说:“那么,你们准备怎样来实践委员长的意旨呢?”

张柏亭说:“部下的想法,委员长训示的是战略目的,是要强调日本军阀的侵略行为,上海是一个国际都市,中外视听所集,要在国联开会时,把淞沪战场的现实景况,带到会场去。既然如此,似乎不必要硬性的规定兵力,也不必要拘泥何种方式,尽可授权担当部队,斟酌战场实际状况,来做适切的措置。”

张柏亭的话说得很透彻,表明他已经完全明瞭“统帅部”的战略意图。于是顾祝同说:“你具体的说说看,究宜采取何种方式?留置多少兵力?”

张说:依部下看,留置闸北守备最后阵地的部队,兵力多是牺牲,兵力少也是牺牲;同时,守多数据点是守,择要守一二个据点也是守,意义完全相同。最好授权部队,以达成此项目的为主,自行适当处理。”

接着,张明确表示:“部下认为选拔一支精锐部队,至多一团左右兵力,来固守一二个据点,也就够了。”

听了张的话,顾很干脆地说:“时间已经不多了,你赶快回去告诉孙师长,就照这样办,今晚要部署完毕,一切我会报告委员长。”

等张柏亭回到88师设在苏州河畔四行仓库的师部时,不等开口,孙元良就告诉他:“顾长官已有电话指示,以一团兵力留守闸北最后阵地。决定就以四行仓库为固守据点,但经斟酌实际情形,一团兵力未免失之过多,在给养、卫生、休憩诸方面,反而会感觉不便;因此孙将军以达成上级意图为目的,权宜变更为一个加强营,以第五二四团第一营为基干,配属必要特种部队,由中校团附谢晋元,少校团附上官志标,少校营长杨瑞符率领,担当此艰巨任务。”

谢晋元,字中民,1905年生,广东蕉岭县人。军校四期政治科毕业。

北伐开始的时候,军校四期尚在校,并随军参加了北伐,因此,谢晋元是在北伐途次毕业的,并分发到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任排长,后调到第十九路军蔡廷锴部。1937年“八一三”抗战爆发时,谢晋元任第88师(师长孙元良)262旅参谋主任,中校军衔。

262旅是88师的先头部队,也是最早开赴上海的部队之一,淞沪抗战的第一枪就是由他们打响的。

还在淞沪抗战刚刚打响不久的时候,谢晋元就曾策划过一次出其不意的“突击出云舰”的行动。

抗战开始以后,其海军的强大火力对我军构成了巨大威胁,据张柏亭回忆:“敌军以虹口区为根据地,背靠黄浦江,其阵地以汇山码头为起点,沿吴淞路,北四川路,以迄江湾路虹口公园对过的日军陆战司令部,形同一条长蛇,以海军司令部为首,而以汇山码头为尾;我军在作战部署上,亦以打击其指挥中枢的海军司令部为优先目标。”

张柏亭说:“作战开始后,黄浦江内敌舰云集,多达二十余艘,以密集舰炮射击,协同其地面兵力战斗。我彭孟缉上校指挥的炮兵第十团,虽亦在彭浦一带,但火力不足与敌舰炮抗衡。”

按:驻上海的日本海军,系其第三舰队,司令长谷川青,该舰队旗舰即“出云”号。1937年7月初,该舰队正在台湾海峡进行军事演习,“七七事变”爆发后,第三舰队即返回原驻防的上海、青岛等地。

据时任国民党空军第五大队第二十四中队分队长的王倬回忆:“八一三事变发生后,我们几乎每夜派飞机轰炸停泊在黄浦江的出云号旗舰。它是日军在沪最大的一艘舰艇,空防力量强大,二我们战斗机所载丨炸丨弹威力不足,始终没有把它炸沉。”

谢晋元与王兆槐是同期同学,而且还是拜把子兄弟,他们俩想出了一个突袭“出云”的计划。于是,谢晋元来找88师参谋长张柏亭商议。

张柏亭回忆说:“世人咸知谢晋元将军为一员勇将,殊不知谢将军智谋深远,更是一位具有高度修养的参谋人才,沪战初期他原任二六二旅参谋主任,和笔者保持业务上紧密联系。”

张说:“八月下旬某晚,我不能入睡,正倚窗遥望战场夜景。敌我曳光弹交互射击,有如流星;正好我空军临空夜袭,敌阵地高射机枪开始射击,火花喷放胜似庆典焰火,十分壮观。”

这时,谢晋元来找他,说:“有点事来商讨,……浦江内敌舰云集,舰炮射击构成我们莫大困扰,必须有个应付方法。”

张柏亭问:“中民兄有好主意吗?”

谢说:“今天和王兆槐兄研究,停靠在汇山码头的出云舰为地方旗舰,为其指挥中心,敌酋长谷川青就驻在上面,擒贼先擒王,打蛇先打首,我们先把出云舰摧毁,定能获致重大效果。”

张柏亭听了谢晋元的计划,“深以为然”,“于是谈到摧毁出云舰的技术问题,谢同志有其具体的构思,并谓如果决定进行,王兆槐同志可以为我们协力。兆槐兄时为淞沪警备司令部稽查处长,我也深知其果断干练。于是立将谢同志的建议转报军长,认为可行,并即指派谢晋元同志策划进行。”

很可惜,这项计划的执行,功亏一篑。张柏亭回忆说:“数日后,谢同志在王兆槐兄的协同下,经过周密计划,完成了一切准备,当时,黄浦江尚未封锁,民船可以通行,准备了一艘快速的小火轮,携带特种爆炸物,由南市十六铺附近出发,预期驶近出云舰三四百公尺处施放。可惜实施时,执行人员有欠沉着,未达预定距离过早发射,以致未能击中目标,仅炸毁汇山码头一部分设备,我三名技术人员则遭敌火射击,不及逃离现场,作了殉国的无名英雄。

张柏亭说:“当时汇山码头发生大火,报章腾载,大快人心。谢同志的计划虽未能达成,但已震撼敌军,获致精神效果。其后敌酋不敢再在该舰驻节,而黄浦江内敌舰,也远向杨树浦以东江面移动,舰炮射击一时陷于沉寂。”

此后不久,因88师262旅524团中校团附黄永淮作战负伤入院,由谢晋元调任。

当夜,88师开始撤离闸北地区,谢晋元率部进入最后的据点——四行仓库。

在这里,“八百壮士”将永载史册!

看『潜伏』谈“军统”——顺便说说剧中的一些瑕疵》小说在线阅读_第31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虽万千人俱往矣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看『潜伏』谈“军统”——顺便说说剧中的一些瑕疵第31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