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贴——淞沪抗战与“忠义救国军”的形成(一)
1937年8月9日,日军驻上海的海军陆战队军曹大山勇夫驾摩托车冲向虹桥机场,被我守军击毙,这就是“虹口机场”事件。和一个多月前北平郊外的日军“失踪”事件引发“七七事变”一样,“虹口机场”事件成为淞沪抗战的导火索。
8月11日,蒋介石命令京沪区警备司令张治中将驻常熟、江阴、苏州,无锡等地的第36、87、88三个师及重炮兵两个团推进到上海周边。
同日,蒋介石密令前海军部长陈绍宽负责在江阴长江江心凿毁旧军舰若干艘,载石沉没江底,筑成封锁线,一方面阻遏日舰西上威胁首都南京及沿江各城市的安全,同时断绝上游五艘敌舰的归路,一鼓聚歼。不料上游敌舰竟于当夜全部逃遁,蒋介石怒不可遏,严令查明严惩。
按:经查,此项绝密计划系由行政院秘书黄浚所泄。
黄浚,生于1890年,福建侯官人。
黄浚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回国后历任北洋政府陆军部、财政部、交通部参事等职。1932年任国民政府行政院秘书。
黄是大学问家,所著《花随入圣庵摭忆》为陈寅恪所激赏。
据黄浚的同事陈克文说:“黄平日喜弄笔墨,喜打听消息,尤喜以消息灵通自诩,即此一端,识者早知其将取祸矣。
1937年8月26日,黄浚及其子、国民政府外交部职员黄晟,因“通谋敌国”在南京被枪决。同时被处死的,还有其党羽16人,受黄浚的牵连,其中6个是他的福建同乡。
当天,行政院曾专门召集会议,通报黄浚一案内情。陈克文在日记中痛斥黄说:“闻其自白书中有言‘于己有利,于国无损’,义利之不辨如此,死有余辜也。”
8月13日,日军在闸北及虹口公园北的八字桥附近进行“火力搜索”,与我88师孙元良部发生前哨接触。次日,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八一三”淞沪抗战就此打响。
淞沪战起的当天,戴笠即赶往上海。8月15日,戴笠到华格臬路216号,去拜会了他的老朋友——杜月笙。
杜月笙,原名杜月生,1888年生,上海县高桥镇人。
杜月笙是上海浦东人。《杜月笙传》说:“高桥镇,旧名天灯下,又称天灯头,位于上海县城东北三十六里处,地属高昌乡,第二十二保。由于一条黄浦江,将上海县横剖为二:江东的地区叫浦东,江西的地区曰浦西,因此,杜家素称浦东人。”
据杜月笙的女儿杜美如回忆:“我父亲出生在浦东高桥,家里很穷,他14岁的时候,父亲就过世了。6岁的时候母亲为他生了个妹妹,产后就死了,家里穷得连棺材都买不起。他们用席子把她卷起来,拿烂泥土把她埋一埋,后来这里长了一棵树。之后他成了孤儿。”
自然,在这样一种家境下,杜月笙没有可能接受教育。后来他成名以后,深感自己没有文化,让别人看不起,于是处处学着读书人的样子,每逢见客,必穿上长衫,同时努力地学习认字。渐渐地,居然能大体看懂报纸上的新闻了,也能在文件上签上自己的大名“杜镛”了,不过要讲写字,杜也只会写这两个字,别的字是不会写的。
13岁那年,杜月笙第一次走进了赌场,赌本是五角毫洋,从此,他就与赌博结下了不接之缘。《杜月笙传》说:“终其一生,杜月笙对他十三岁从事赌博的这一幕,可以说是无时或忘,骤然的被人注意,被人重视,被人谈论,被人拥护,使他得到从所未有的喜悦骄傲。那一场五毛钱的赌博,对他一生具有极大影响。他从这一件小事重新发现了自己,他不是累赘,众人嫌的厌物,死活无人过问的孤儿,他也是一个圆顶方趾,具有生存权利的人,同时,只要他有所表现,他就可以获得人家另眼相看。成功发迹以后的杜月笙,参透人情世故,看穿大千世界,他以无比丰富的社会经验,人事阅历,他不时用四句上海人的打话,告诫他的部属和门人:‘吃是明功,着是威风,嫖是落空,赌是对冲’。而他自己一生,不讲究吃着,唯独对于赌博,兴趣之高,终身不渝。即使他往后的起家与发达,也和睹博具有密切的关系。”
终于有一天,杜月笙突发奇想,要卖掉他名下的祖屋,到上海去闯天下。这还了得:“平时早就把杜月笙看不顺眼,如今听说他胆敢起意出卖祖宅,老娘舅朱阳声闻讯赫然大怒,他亲自去把杜月笙捉来,捉进祖宅堂屋,不由分说,将他痛打了一顿,一边打时一边破口大骂,骂他是杜家不肖的子孙,天生成的败家精。同时他再向杜月笙提出警告,他再敢提一句卖祖屋的话,不但老娘舅还要将他狠狠的打,而且他的姑丈万春发说过了的:他那边也要请杜月笙‘吃生活!’”
至此,杜月笙在家乡是呆不下去了。1902年,14岁的杜月笙离开家乡,临行,他对送行的外婆发下“毒誓”:“高桥家乡人人看我不起,我将来回来,一定要一身光鲜,一家风光!我要起家业,开祠堂!不然,我发誓永远不踏这块血地!”
就这样,杜月笙到上海十六铺码头的鸿元盛水果店,当了一名学徒。也正是这段经历,使他得到了一个“水果阿三”的绰号,据说他能把一个梨削下来的皮拼成一个完整的梨型。
十六铺码头有个青帮弟子陈世昌,想在这里混,离开陈的“照拂”是不可能的,于是,杜拜陈世昌为“老头子”,就此踏入青帮。陈在青帮中属“通”字辈,按“大通悟学”的排行,杜月笙属于“悟”字辈,单以辈分而论,杜月笙比陈恭澍还低一辈。
但一个人辈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帮”中的地位。此后,杜月笙“傍”上了当时早已在上海滩站住脚跟的法租界“华探头”的黄金荣,并凭着自己的聪明智慧,从黄金荣身边的诸多“佣差”中脱颖而出,并最终与黄金荣、张啸林比肩,成为上海滩的“三大亨”之一。
其时,蒋介石在上海搞投机生意,与杜月笙有诸多往来。1927年,杜月笙因积极协助蒋介石“清党”,被授予国民革命军少将军衔,杜月笙还特地穿上制服,照了一张军装像。
也是在此时,经杨虎介绍,杜月笙结识了比他小几乎十岁的戴笠,三人结为拜把子兄弟。其时,杜月笙恐怕还不会想到,这位毫不起眼的北伐军总司令部上尉参谋,五年之后,居然会成为复兴社特务处的掌门人。
据《杜月笙传》记载:“这一军事委员会的核心组织,重要组织(指特务处),和杜月笙第一次交往,就闹得很不愉快,一日执行科长邱开基专诚到华格臬路拜会杜月笙,有要事商谈,当时邱科长穿一袭蓝布长衫,上门来时一不递名片,二不说来由,他为保持机密百事讳莫如深,杜公馆的司阍却无法侦知他是甚等样人,一语不合,拉长了脸,硬将这位执行科长给轰了出去,邱开基难免愤懑不平,口出怨言。事后不久遂为杜月笙所侦知,他三尸暴跳,极为懊恼,除了重责有眼不识泰山的司阍,苦于莫测高深,无从解释,为此,他曾一再扬言干脆把烟赌两挡都收了,免得动辄得咎,脑筋伤透,纵使做煞也是吃力不讨好,四面八方,应付难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