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闲话“军统”(311)

这个时期,最“难受”的,莫过于先期“出逃”的周佛海,苦等汪精卫不至,自己又不敢回重庆,单独与日本“媾和”,他又不够这个档次,进退失据,度日如年。周的“苦心焦思”,曾对今井武夫说过,当时周设想了各种各样的可能:

“事情是否已经暴露?万事休矣!!惊骇之至。但要紧的是汪未飞到昆明来。汪从重庆出奔的情况究竟怎么样?简直令人坐卧不安,焦虑万分。”

“我如果返回重庆,那就不可能逃出来。虽然不回重庆是对的,但是我一个人到香港去又不顶用。更重要的是使汪先生的出奔越发困难了。”

“总之,我可以以视察宣传工作尚未结束为理由对付蒋介石,在那里等待几天,真处于进退维谷的窘境,不知如何是好,度过了异常痛苦的一个星期。”

“担心我们的计划大概被蒋介石晓得了。否则,五日我从重庆出来,第二天蒋介石就回去,会有这样的巧合吗?”

思来想去,周佛海向今井武夫撂下“狠话”:“反正不回重庆了。即使汪先生不来,我也决心到河内去。”

幸好,汪精卫没有让周佛海等待太长的时间。

12月9日,即蒋回来的第二天,他就召集汪精卫、孔祥熙、张群和王宠惠开会,“商今后大计”。

按:此时,蒋已经将自己兼任的行政院长让给了孔祥熙,张群为副院长,老资格的法学家王宠惠则接替了张群外交部长的职务。

陈布雷回忆说:“蒋公以八日抵渝,九日在黄山约孔、汪、王(外长)叶、张等谈今后抗战要计。孔等屡以国际形势为言,蒋公止之日:“勿问国际形势如何,我国必须作自力更生、独立奋斗之准备。”

陈布雷说,汪精卫当时只是说:“敌国之困难在结束战事,我国之困难在如何支持战事。”没有说太深的话。

通过这次谈话,汪精卫确认,蒋介石突然回到重庆,不过巧合而已,“和平运动”并没有“露馅”。

12月10日,日本方面接到高宗武转来的汪精卫来电:“1、蒋介石来重庆,是由于其他公事,工作并未暴露。2、汪的处境与计划完全没有变化,希安心。3、大约延期七天,预定可以转入既定的行动。”

高宗武还向日本方面提出要求:“希望用作战上的办法把蒋赶出重庆,但用轰炸的办法是不行的。”另外,高宗武还表示:“感谢多方照料。由于中国方面的原因屡次推迟,很是抱歉。”

大概从这个时候起,汪精卫就开始做“出走”的准备了。

这一阶段的情况,汪精卫的卫士许少泉曾经有详细的回忆。

许少泉是江西省萍乡人,会武术。1931年,许被调到南京,在训练总监部当卫士排长。当时适逢蒋汪合流,汪精卫任行政院长,这是他自1926年与蒋“斗法”落败之后,第一次在政府中负实际的责任,可以配备警卫人员了。

当时为汪选人的,就是国民政府训练总监朱培德。许少泉回忆说:“朱培德亲自向陈璧君介绍了情况,又把卫士排的人一个一个叫去目测,由陈璧君问我们的家庭情况,然后当场表演几下武术。她看中谁,就要给,朱培德不会说个不字。当时我不到20岁,个子高,身体又棒,几下武功也过得去,被陈璧君挑选上了。这次被挑选上的还有王长志(山东人)、孙学韩(山东人)、戴云生(湖南湘潭人)。我去后挂中尉排长军衔,月薪50元,比在训练总监部多了近20元。”

按:1931年挣50元,确实不少了。其时,王蒲臣还在浙江武义当县教育局长,每月工资也不过50元而已。后来王进特务处,当秘书,工资一下翻到100元,算是高薪了。

许少泉说:“1938年7月,日军逼近武汉,汪精卫到了重庆,住在上清寺美专。这一段时间里,他表现得非常沉默苦闷,好象有说不出的苦衷。在重庆美专期间,他除了接见德国大使,还在美专、南温泉国民党中央政治学校大礼堂作过两次演讲外,就再没在公众场合出头露面。在家中,他经常召见陈公博(国民党中央常委、四川省党部主任委员)、周佛海(国民党中央常委、宣传部代部长)、梅思平、曾仲鸣(国民党中央委员、汪的秘书)、陶希圣、高宗武等人,磋商叛国的事情。”

1938年12月10日,汪精卫叫来许少泉。“他把门关上,很神秘地问我”:“少泉,我对你怎么样?”

许当即回答说:“汪先生和夫人对我们都很好。”

汪说:“那好。现在我交给你一个任务,这个任务很重要。”接着,汪又补充说:“这事不能跟任何人讲,只能完成,不能出任何问题。”

许听了,“毫不迟疑”地说:“请汪先生放心,我保证完成任务。”

汪精卫交给许的任务,是押送八辆汽车从重庆去昆明,“12月12日一早出发,6天之内务必到达昆明。”汪精卫说:“此事不得延误,你去准备吧,千万要保密!”

许少泉回忆说:“从汪精卫房间出来,我心里很纳闷,这个任务怎么这么机密,又这么急?好在我们都是单身汉,说走就走,没有什么牵挂。”

许挑选了12个人,只告诉他们准备待命,没有说是去执行什么任务。“12日一早,我带领12名卫士和一名副官,分乘一辆卡车(装有汽油),一辆中卡,两辆保险车和几辆小汽车,从重庆启程。”

12月18日晚,许少泉一行按时抵达昆明,并将汪精卫的一封亲笔信交给了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

龙云,1884年生,云南省昭通人。

龙云是彝族人,祖父是土司。与那个时代的许多军阀一样,龙云也是自小不甚喜读书,却好勇斗狠,早早投军,1914年,龙云自云南陆军讲武堂第四期骑兵科毕业,入唐继尧部,为唐所激赏。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龙任云南省主席兼国民革命军第十三路军总指挥,自此成为“云南王”把个云南搞得如同铁桶一般,相邻的贵州,也基本差不多。

蒋介石岂能容他!

正好在1934年底,长征的红军进入贵州,贵州省政府主席、25军军长王家烈并不想过分地与红军为难,只求红军穿省而过,大家都清净。不料尾追的“中央军”薛岳部正好接着这个机会进入贵州,这下可“干”喽!1935年4月,王家烈被迫辞去贵州省政府主席职务,不久后,25军军长也被拿掉,专任军事参议院参议,贵州就此“归顺”中央。

在进入贵州的同时,红军一部进入云南,龙云大惊之下,请求“中央”支援,蒋顺水推舟,任命龙云为第二路军总司令,蒋系势力就此进入云南。

与此同时,特务处也在云南安插下了“眼线”。

看『潜伏』谈“军统”——顺便说说剧中的一些瑕疵》小说在线阅读_第29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虽万千人俱往矣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看『潜伏』谈“军统”——顺便说说剧中的一些瑕疵第29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