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重贴——狙击王克敏(五)

“这政府说不到有什么主张,能为沦陷区人民尽一分力,使人民少受一分苦即很好了。”曹汝霖的话说到这里,笔者倒觉得,在当时的情况下,如果曹的确是这么的,对王克敏而言,倒不失为一句十分“剀切”的劝诫——既然不得不做坏事,那就尽可能也做点好事,既是为人、也是为己。

回过头来看,八年抗战,大小汉奸不计其数,但几乎每一个汉奸都曾经在不同情况下,不同程度上做过“好事”。特别是那些“顶级”汉奸,每个人在法庭上都能拿出厚厚一叠申诉书,证明自己为沦陷区的老百姓免于“涂炭”做过多大的贡献,而且一查还是真的,有人可以证明。

这不奇怪,谁不知道给自己留条后路呢,而且越是大汉奸,他做好事的“余地”就越大,因为他有权力嘛。

听了曹汝霖的话,王克敏“慨然”道:“我的脾气,您亦知道的,我王某亦不是肯听日人指挥的人。这局戏不知如何唱法,过一天,算一天,不久拆班亦未可知。但由日本军人胡天胡地的搅下去,百姓不知要吃多少苦,有一个政府在旁看着,总比他们胡搅好一点。我哪敢说为百姓解除痛苦,我亦像您说的尽一分力罢,只好做到哪是哪里。”

曹汝霖说:“对了,这个临时政府只要能为人民尽一分力,即算已有交代,不必说有什么主张。为人民尽一分责任,即是为国家保存一分元气,这是为自己的良心,不是为日本人服务,更不是为图富贵。我们到底是好朋友,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盼望你这样干,亦可对得住良心,对得住国家。”

王克敏很高兴地说:“今天说得很痛快,真是与君一夕话,胜读十年书。您在养病,不应过分兴奋,我先告辞,过日再谈。”

事后,曹汝霖评价说:“(王克敏)喜赌博,好挥霍,致景况日窘。此次出来,亦为贫而仕,未必为附日。可见安贫守己,亦不是容易的事。”

1937年12月14日,以汉奸王克敏为首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北平成立。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这个名字起得极为可气,因为它与1912年元旦,孙中山先生在南京宣布成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名字完全一样!

后世史家为了避免叙事上的混淆,往往加一个定语,称中山先生成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为“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对王克敏成立的所谓“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则称其为“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许多人可能不太理解,伪府的成立,怎么会定在12月14日这么个日子,当不当、正不正的,再等几天,到1938年元旦的时候不好么?再急也不差这半个月啊。

实际上,按王克敏的原意,确实是打算着把新“政府”放在1938年1月1日“开张”的。但是,一个意外的情况打乱了他的“部署”——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

日本方面认为,趁着中国首都的陷落,新“政府”紧接着第二天登场,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更好地表现出“连续性”,同时对蒋介石的国民政府也是一种“打击”,于是临时改变计划,令王克敏于第二天将新“政府”挂牌。

据曹汝霖回忆,1937年12月13日,喜多诚一还在天津利顺德饭店摆了一桌饭,请的客人,除曹汝霖外,还有靳云鹏、陆宗舆、齐燮元、朱深、王揖唐、龚心湛等等。

这其中,靳云鹏、陆宗舆,大家很熟悉;齐燮元、朱深、王揖唐,大家就更熟悉;只有龚心湛稍微生疏一些,其实他也曾短时间代理过北洋的总理。

喜多请客,自然是有目的的,他要请赴宴的各位大佬,都要出席第二天在北平举行的“新政权”的“开业典礼”。喜多说:“日军此次行动,出于不得已,以后成立政府,希望速成和平,两国恢复亲善,一致反共。”

喜多接着说:“诸君为华北负有重望之人,务请多加指教,共同协力。”

据曹汝霖回忆,当场明确表示不肯去北平的,有他本人、陆宗舆,还有龚心湛等三人。靳云鹏则说:“你们把我家乡山东搞到如此之糟,叫我有何面目跟你们协力?”

齐燮元、朱深、王揖唐,则没有辜负喜多的“厚望”。

1937年12月14日,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中南海居仁堂成立,由于没有找到合适人选,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不设“国家元首”,以“行政委员会”负实际的责任,由王克敏任“行政委员会”第一任委员长。

头天晚上与喜多吃饭的几个人当中,军人出身的齐燮元当了“治安部”总长,要实权的王揖唐捞了个“赈济部”总长,老资格的司法行政专家朱深则依然干他的本行,当了“司法部”总长。

由于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头头脑脑们均为北洋余孽,遂决定恢复已于1928年废止的“五色旗”为“国旗”,以北洋时代的“卿云歌”为“国歌”,同时决定改北平为北京,并作为“首都”。其实,此时的“临时政府”辖区,不过平、津两市以及北平附近的几个县而已。

日后,殷汝耕的“冀东”伪府被并入,又加上相继沦陷的省区,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全盛”时期,辖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四省,及北平、天津、青岛等三个“特别市”。

因应伪府的成立,日寇军方也做了相应调整,华北方面军总司令部着手迁往北平铁狮子胡同,司令部所辖特务部,改为联络部,仍以喜多诚一为部长,常驻北平,对伪府起指导作用。

12月14日,伪府“开业典礼”之后,由王克敏率全部文武官员到天津“谒见”寺内寿一,这是“新政权”开张的最后一个步骤,意思是对寺内的“襄助”表示感谢。至此,伪府的成立就算“礼成”了。

据曹汝霖回忆,“谒见”之后,王揖唐和伪府“教育部”总长汤尔和就来家里看他,当时曹讽刺他们说:“觐见完毕了?”

对此,王揖唐假装没听出来,说:“因北京总司令部尚未修理好,寺内总司令在津,不过是仪礼式的访问罢了。”

汤尔和则很生气,“怒容满面”地说:“我们这次本是入地狱,你爱惜羽毛,不肯合作,还说这些风凉话,岂有此理?”

曹汝霖则说:“我的羽毛早已给人拔光了,哪里还有羽毛可惜!”

曹汝霖这话是话里有话,“五四运动”发生时,汤正任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校长,并因而去职。所以曹说:“他(指汤尔和)听了心里明白,因他与五四运动亦有关系。”

此后,根据日方的要求,伪府给曹汝霖和吴佩孚各安了一个“顾问”的头衔,每月发给1000元,曹汝霖回忆说:“余想中国顾问,都是有名无实,不若日本最高顾问,真要办事,若再不干,怕要闹僵,遂应允。”

所以,抗战胜利以后清算汉奸,最初连曹汝霖一块抓了,不是没有原因的。

王克敏欣欣然地当上了汉奸,陈恭澍的“买卖”又来了。

看『潜伏』谈“军统”——顺便说说剧中的一些瑕疵》小说在线阅读_第25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虽万千人俱往矣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看『潜伏』谈“军统”——顺便说说剧中的一些瑕疵第25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