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闲话“军统”(270)

烧了教科书,祝宗梁他们依然不解恨,于是,他们的目光定在了日伪奴化教育的代言人——伪河北省教育厅长陶尚铭身上。

说起陶尚铭,又得往回翻一大段历史。

大家应该还记得,在所谓“华北特殊化”时期,陶尚铭曾任河北省滦榆区行政督察专员,与他同时被任命的就是蓟密区行政督察专员、后来做了汉奸的殷汝耕。

陶尚铭,1889年生,浙江绍兴陶堰镇人。

陶堰镇故称陶家堰,是浙江一个很有名的地方,陶成章、陶行知和邵力子都是从这里走出来的。陶家亦是当地望族,陶尚铭的父亲陶大均即是其中的佼佼者。

陶大均生于1858年,1882年,24岁的陶大均被“公派”送到日本学习日语,1892年学成,入中国驻日公使馆做翻译,因此,陶大均是中国最早的那批日语翻译之一。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李鸿章到日本谈判战后事宜,并最终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陶大均就是翻译之一。此后,李鸿章的儿子李经方奉命赴台湾办理割让台湾的手续,陶大均亦是其随员之一。

此后,陶大均进入李鸿章幕府,1901年,作为李的随员,陶大均又参加了《辛丑条约》的谈判。

1907年,俄罗斯将占领的满洲“还给”清政府,于是清政府设置了东三省,任命徐世昌为东三省总督。作为当时少见的日本通,陶大均被徐世昌任命为东三省交涉使,成为主管东三省外交的最高官员,不久,清政府又以陶大均为外交部左丞,仍兼东三省交涉使。

此后,清政府中了日本的反间计,对陶产生怀疑,迁为江西按察使,陶尚铭就是在这个时候回国的。

陶尚铭出生的时候,陶大均还在日本东文学堂学日语,因此,陶尚铭是在日本出生的,又在日本上学,可想而知,陶尚铭的日语有多好。

1910年,陶尚铭从早稻田大学毕业,回国到南昌投奔父亲,恰好这一年,陶大均病殁于江西按察使任上,陶尚铭只好回到奉天,投奔了父亲生前的好友,时任奉天度支使的张锡銮,张将其安排在南满铁路任职。

按:张锡銮,1843年生,祖籍浙江杭州,生于四川,在太平天国起事时投入湘军悍将鲍超部,1875年随热河都统崇实进入奉天,从此成就一生的事功。

1908年,任奉天营务处总办的张锡銮,奉命收编土匪,其中最著名的一位,就是人称“快马张”的张作霖,张锡銮并认张作霖为义子。

1912年,张锡銮被任命为奉天省督军,遂延老友之子陶尚铭入幕府。斗转星移,1917年,张作霖成为奉天省督军,就此,陶尚铭辅佐张作霖、张学良父子达十几年之久。

按:陶尚铭家与同是绍兴人的周恩来家沾点亲戚关系(陶尚铭的祖母与周恩来的祖母是堂姐妹),因此,生于1889年的陶尚铭是周恩来的表兄,陶尚铭的弟弟、生于1903年的陶尚钊则是周的表弟。

1917年,陶尚钊考入南开中学,成为周恩来的“学弟”,陶比周低五届。

1920年,因参加学运,周恩来、马骏、郭隆真、陶尚钊等均被拘禁,陶尚铭很着急,多方托人,最终保释了当时还未成年的陶尚钊。陶出狱之后,又联络同学,最终迫使当局释放了表兄周恩来和其他同学。

经此一闹,陶尚铭担心这个弟弟还不知会惹出什么祸来,于是决定送他去法国读书,陶尚钊听说以后表示同意,但同时说周恩来也想去,但没有钱,要求哥哥把周恩来的旅费一并承担起来,陶尚铭欣然同意。

1920年12月,周恩来、陶尚钊一行抵达法国巴黎。次年,经张申府、刘清扬介绍,周恩来加入巴黎共产主义小组,从此一步步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位领袖人物。

至于陶尚钊,可惜天不永年,1922年,陶在宿舍中用酒精炉做饭,不慎倾倒引发火灾遇难,年仅19岁。对此,周恩来极为痛惜,当即电告陶尚铭,陶指示,遗体就地火化并入葬,所遗钱物均赠与周恩来等留法同学。周办理后事之后,还曾将墓葬照片寄给陶尚铭。

1928年6月4日,退出北京的张作霖在皇姑屯遇刺,延至6月21日发丧,当时负责接待外宾的就有陶尚铭。此后,张学良接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陶又成为张学良的日文秘书。

1928年年底,东北易帜,为表示决心,此前,张学良曾短时间地拘禁了负责办理对日交涉的陶尚铭。

1933年初,日军开始向关内进攻,到当年5月,冀东各县均已沦陷,日军进至顺义牛栏山一线,眼看再打就进了北平了。无奈,5月31日,由国民政府参谋本部总务厅长熊斌以军委会北平分会总参议的名义,与日方签署合约,规定:“中国军队撤至延庆、昌平、高丽营、顺义、通州、香河、宝坻、林亭镇、宁河、芦台以西以南地区,不得有挑战扰乱之举动。”这就是《塘沽协定》。

至此,已经沦陷的冀东各县就成为了“非武装区”,由“中国警察机关维持治安”,但不能驻有武装部队。根据双方商定,6月29日,行政院驻平政务整理委员会成立了“华北战区接收委员会”,以河北省政府主席于学忠为委员长,魏鉴、薛之珩、雷寿荣、李择一、殷同、陶尚铭、刘石荪、钱宗泽为委员,负责“接受”被日军占领的冀东各县。

1933年9月30日,根据《河北省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细则》,临榆、抚宁、卢龙、昌黎等8个县划归滦榆区。10月14日,陶尚铭被任命为滦榆区行政督察专员。蓟密区行政督察专员则为殷汝耕。

说起来,这两个专员的任命,可谓给足了日本人的面子,殷汝耕是民国四大“日本通”之一,本人又娶的是日本太太,连自己的姓都改了跟太太姓“井上”。陶尚铭更不必说了,父子两代跟日本人打交道,本人是日本生、日本长、在日本上大学,由这样两个有着深厚日本背景的人来跟日本人打交道,可说再合适不过了。

按:民国的时候,这类“日本通”好像特别地多,宋哲元的手下,就有这么两位,一个是我们以前说过的陈觉生,一个是后来曾出任伪天津特别市市长的潘毓桂。陈觉生的母亲是日本人,潘毓桂则娶了一个日本太太,据说俩人经常争论谁更像日本人,比到最后是潘毓桂赢了,因为他还多了个日本的干闺女山口淑子,中文名字李香兰的便是。

陈觉生后来当了北宁铁路局局长,北宁铁路局的足球队很厉害,就在抗战爆发前不久的1937年4月,北宁足球队访日,横扫东瀛,令日本人大失颜面。1937年12月10日,陈觉生暴病而亡,据说是被日寇药死的。

至于潘毓桂,则被他多活了不少年,于1961年死于上海提篮桥监狱。

看『潜伏』谈“军统”——顺便说说剧中的一些瑕疵》小说在线阅读_第24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虽万千人俱往矣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看『潜伏』谈“军统”——顺便说说剧中的一些瑕疵第24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