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闲话“军统”(261)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黎铁汉等人给宣鉄吾留下的印象不错,于是宣打算把这批干部据为己有。同时,应该说这也是解决“体制”不顺的一种措施。

经宣鉄吾与侍从室的德国顾问司脱乃斯商议,拿出了一份“收编”计划:第一,在体制上,把侦查、警卫两个班全部纳入侍从室的正式编制,等于是黎铁汉等30个人从此跟特务处没有关系了;第二,在待遇上,两个班的人员一律授以军衔,其中,侦查班的全体人员,不论军校还是警校毕业,也不论期别、年功,一律授以上尉军衔,称“侍卫官”;警卫班人员,由于承担的任务相对比较单一,则授予少尉军衔,称为“特务员”。

事先,宣鉄吾给戴笠发电告知此事,只要他同意,即可“呈报蒋委员长核办”。

对于黎铁汉他们来说,这份“收编”计划一旦实现,他们就可以“摇身一变”,以“国民革命军”军官的面目出现,当然好了。张毓中说:“这是我们梦寐以求的大事,自是十分高兴。”

正在这个当口上,侦察班书记曾澈做出了一件谁也不可理解的事情。他密报戴笠,称:“侦、警两班是钧座苦心训练的精华,如被他人吸收,将对团体影响甚大,请考虑婉拒之。”

戴笠听了觉得有道理,于是“电覆宣侍卫长予以婉拒”。

宣鉄吾本是好意,想让这些特务上上档次,结果给曾澈这样一来,这点“意思”全变成了“不好意思”。心想戴笠的手下,一个个的怎么都这样不识抬举,给脸不要脸,心中的恼怒可想而知。

偏巧此时,又发生了另外一件不愉快的事,戴笠保荐的两名侍卫官张业、莫钧“因看不惯侍卫室同仁的所作所为”,给老蒋写了一封信,结果这封信落到了宣鉄吾的手中。

两件事合在一块,宣鉄吾大怒,当即把戴笠找来大发脾气。当时的戴笠,还不像后来那样权势熏天,再加上宣鉄吾是老蒋的同乡,“天子门生”,又是军校学长,因此说话毫不客气:“我提拔你的人,你不肯;你推荐进来的人又专打小报告,原来你的人不是来护卫领袖,而是来打我们小报告的。”

戴笠百口莫辩,只好把张业、莫钧调走。

这样一折腾,把黎铁汉他们搞得极为被动,挺好一件事没办成不说,还得罪了宣鉄吾,从此宣再不给他们任何好脸子看,侍卫室的人员也开始对他们“冷嘲热讽,排斥为难”。

可想而知,黎铁汉们的一腔怨气,都冲着曾澈去了。张毓中后来回忆说:“曾澈兄是一位忠贞热情的优秀革命干部,相信他密报的动机纯粹出于对团体的爱护,但他这次的作为使我们极不谅解,认为他太无远见。”

张毓中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看他的回忆录,从未对任何同僚口出恶言,这次说的“我们极不谅解”已经是很重的话了,足见当时大家对曾澈意见极大。

其实,站在特务处的立场,曾澈的做法不能说不对,宣铁吾的所作所为,明显有拉拢的意思,人的立场是会变的,如果正了八经地成了宣铁吾的部下,戴笠的话,还能有多大的分量,很难说。

据沈醉回忆,他当淞沪警备司令部侦察大队少校行动组长的时候,杜月笙对他十分赏识,曾托人带话,要沈加入其“恒社”。以杜老板当年的声光,对沈而言,这是极大的面子了,换个人想进还进不去呢,不料被沈拒绝。戴笠听说之后非常高兴,连说:“很好,很好。我的人如果都成了杜先生的学生,那我还依靠谁呢。”

不管怎样,曾澈在侍从室是干不下去了,戴笠只好将其调走。

曾澈走了,黎铁汉们的处境并没有因此而改善,张毓中后来回忆说:“侦察班成员三分之二出身军校六期以上,全都受过特种训练,无论学识、资历、经验都不会低于原侍从室的警卫人员。我们当时年轻气盛,自命不凡,遭此不合理待遇深感不平,更怕此种情况,对于护卫领袖的重大职责,会造成疏忽和差错。于是向戴先生反映,希望有所改善,或干脆允许我们离开,甚至想以军校学生的身份给领袖写陈情书,向领袖面呈委屈。”

这次,一向铁腕治军的戴笠表现了少有的温和,他专门召集侦察班开会,说:“你们的委屈和处境我都非常清楚,也许你们曾经听说过,我在七、八年前所遭受的误会和屈辱,比你们现在要严重多了,但我始终抱定一切为领袖的决心,一再容忍,终蒙领袖垂爱。希望你们为了领袖、为了团体,要百般容忍,坚守岗位。……”

张毓中后来回忆说:“戴先生说话一向声音洪亮,顾盼自如。而这次谈话竟闷坐椅上,脸色阴沉,以低沉的声调,自说自话似的,说了以上这些语重心长的话,使我们深深了解到戴先生的心酸与无奈。戴先生说完话,默默离去。我们之中也无人开口,我们接受了戴先生的勉励和嘱咐,决心忍辱负重,坚忍下去。”

戴笠没有说错,到宣鉄吾离任,何沄接替侍卫长,于1935年5月,再次提出将侦、警两班纳入侍从室编制,并将侦察班改为特务组,警卫班改为警卫组。这次戴笠吸取教训,不但没有反对,反而“慰勉有加”。张毓中说:“从此,我们有正式的上尉官阶,有公开的特务组组员职称,我们的工作以担任外围警卫和搜集情报为主,和内围的侍卫官等密切配合,从事护卫领袖安全的使命,也是侦察班被肯定,峰回路转,转入佳境的黄金时期。”

可惜好景不长,1936年,侍从室改组,何沄离任,由钱大钧任侍从室第一处处长,兼侍卫长,第一处下边,增设一个“第三组”,由刚刚被日寇从北平赶出来的宪兵三团团长蒋孝先任组长,原本直接对侍卫长负责的特务组、警卫组均降一格,改为特务股和警卫股,归蒋孝先指挥。

张毓中说,“蒋组长所流露出的冷漠与轻视,比以前的宣侍卫长更加令人难堪。他视我们如一般宪警,甚至要我们担任岗哨工作,他对我们特务股的轻视,几乎到了无法想象的程度。”

从此,黎铁汉的特务股基本处于投闲置散的位置,老蒋出门也不带他们去了,黎铁汉这个股长,经常是连老蒋的去向都不清楚。到1936年底,老蒋赴西安而不带侦、警两股“随侍”,实已于此时种下“恶因”。

看『潜伏』谈“军统”——顺便说说剧中的一些瑕疵》小说在线阅读_第23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虽万千人俱往矣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看『潜伏』谈“军统”——顺便说说剧中的一些瑕疵第23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