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闲话“军统”(251)

张超是戴笠的一员爱将,也是特务处的元老,很早就被派到福建工作。

福建,是特务处乃至军统局的重镇,形形色色的特务机构特别多。

特务处在福建的派出机构,是从浦城开始的。

翻开地图可以看到,浦城虽然在福建,却紧邻着戴笠的老家浙江江山,因此,福建可以说是特务处的“后院”。特务处成立不久,就在浦城建立了特务处浦城直属组,派军校四期生、出生于浦城九牧乡的郑寰雄为组长。

1933年,福建事变发生,戴笠又建立了厦门直属组,组长就是前面多次提到的福建泉州人连谋。

按:据陈恭澍回忆,1931年底,“一二八事变”刚刚发生时,戴笠曾让他帮着往老蒋设在徐州的总司令部送过一封信,此时,正是陈刚刚从“中央军校特别研究班”结业,还没有进“洪公祠”的时候。送信回来,戴笠问陈恭澍:“有没有相知的福建省同学?”

陈恭澍回忆说,当时他“思索了一下,想到四期同学也是好朋友的连谋又名连良顺。我回说有这么一个人,无论是才具、仪表,都可以列入第一流,但不知找福建人做什么?戴雨农不作正面答复,只希望火速介绍一见。我介绍他们见了面。戴雨农派连谋到福州建立工作站去了,这事当时我并不知情,良顺兄行前也没有向我告别。”

因此,连谋的加入特务处,其实比他的“荐主”陈恭澍还要早。另外,戴笠早在1931年底就已经开始在福建预埋“棋子”,这一份预见性,也颇为不凡。

按:福建事变的平息,戴笠的特务处出力颇多,其表现之“精彩”,殊不亚于两广事变。可惜没有当事人留下更多翔实的资料。

福建事变平息以后,戴笠令厦门直属组移到省会福州,并升格为闽北站,郑寰雄仍为站长。同时将厦门直属组升格为闽南站,以连谋为站长。

为配合秘密机构的工作,此后不久,特务处又掌握了福建的几个公开机构。其中两个在福州,一个是福建省会丨警丨察局特务组,派军校四期生、福建人卓飞为组长。

按:福建省会丨警丨察局长是李进德,李是福建省政府主席陈仪的亲信,陈主闽之后,派李为丨警丨察局长,李是复兴社分子,但并不听命于特务处。与其类似的,还有驻福州的宪兵四团团长吉章简,此时也还不是特务处的人。

福州的另一个公开机构,是福建省保安处谍报股,戴笠派来做股长的,是军校六期生、陈恭澍在洪公祠特训班的同学、福建人邱尧勋。

闽南站那边,戴笠亲自到福建找陈仪活动,推荐了原南京丨警丨察厅厅长王固磐担任厦门市丨警丨察局长,并由连谋担任了厦门市丨警丨察局长侦缉队长。以后,又由沈觐康接替了王固磐。

按:沈觐康是福州人,其曾祖是咸、同年间的名臣沈葆桢。沈家与林则徐的林家,还有另一位晚清名臣陈宝琛的陈家,并称为福州的三大家族。这三家与福州的另一个望族萨家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姻亲关系,比如沈葆桢就是林则徐的女婿,沈觐康又娶了陈家的小姐陈露西为妻。沈觐康本人是留德回来的,专攻警政,曾在“浙警”当教官。

福建省会丨警丨察局特务组和福建省保安处谍报股,是特务处在福建最初掌握的两个公开机关,闽北站的所有活动,都是在这个两个机构的掩护下开展的。

1934年,戴笠将郑寰雄、邱尧勋同时他调,派卓飞以福建省会丨警丨察局特务组组长兼任闽北站站长和福建省保安处谍报股股长。

卓飞一身兼任三职,大权在握,狂得不得了,因卓与保安处一科员卓高煊有隙,遂指使特务组的行动员将卓高煊痛打一顿,卓高煊是复兴社骨干,此事造成了特务处与复兴社的矛盾。同时,因卓飞与驻福州的宪兵四团团长吉章简也闹得很僵,于是1935年,戴笠令“军统三毛”之一的毛森,接替了卓飞福建省会丨警丨察局特务组组长的职务。

至于闽北站站长和福建省保安处谍报股股长两个职务,则由原本就在福建工作的张超接替。

张超是福建长泰县人,肄业于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六期,与特务处的岳烛远、龚仙舫、董益三等等都是同学。张1933年加入特务处,旋即被派回家乡福建潜伏。

戴笠派张超接替卓飞,原本是想缓和特务处与当地的矛盾,没想到张超的种种行事,比卓飞更加过分,而且其矛头,直指福建省政府主席陈仪。

陈仪,1883年生,浙江绍兴人。

陈仪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五期步科,1911年归国参加了辛亥革命,1926年投入北伐军。1933年11月,“福建事变”结束之后,蒋介石任命陈仪为福建省政府主席兼绥靖公署主任。

陈仪是政学系的中坚人物,同时也是“老革命”了,自视甚高,对特务处颇为不齿,从不假以辞色。加上张超不知收敛,看他做的几件事,给人的感觉,简直是故意地在与陈仪较劲。

令张、陈交恶的第一件事,是“二刘事件”。

“二刘”指的是创办福州电气公司的刘家兄弟中的刘崇伦和其侄子刘爱其。

福州电气公司是上世纪初期福建著名的民族工业企业,主业为电灯和电话业务,其全盛时期,刘家兄弟曾有“电光刘”的美称。

1937年10月19日,即抗战开始不久,张超即绑架了刘崇伦和其侄子刘爱其,并将二人杀死。其原因,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张超家偷电,被福州电气公司发现,准备处以停电的处罚,张觉得刘家是利用陈仪的权势欺负人,于是杀掉二人以泄私愤。另一种说法是张超发现刘氏叔侄二人有汉奸嫌疑,故将其二人“制裁”。

不管是什么原因,张超以其福建省保安处谍报股股长的公开身份,并没有司法权,更无权杀人,纯属草菅人命,明摆着不把省政府当回事,自然令陈仪恼火。

这两起暗杀一出,张超在福州人的心目中成了杀人魔王的代名词。据张超的外甥、军统“临训班”林菁说,当时在福州,大家一看到张超的专用车“11号车”,“人人胆寒”。

据曾任闽北站内勤的沈逑回忆:“当时的省主席在案发后大发雷霆,但抓不到谍报股杀人的证据。……因之省政府和保安处对谍报股的活动极为不满,矛盾日深。”

“二刘事件”之后,又发生了“邝汉事件”。

邝汉,1906年生,广东台山人。曾任福建龙溪县政府秘书,1936年9月被任命为金门县县长。

金门县设于1914年,辖大嶝、小嶝及金门岛,县治设在金门岛。

金门,一头是日军占领的台湾,一头是福建,如果日军要在厦门登陆,必先攻取金门,其地理位置有多重要,不问可知。

然而,这么重要的战略据点,岛上居然没有一支正规的作战部队驻守,只有一些没有经过训练保安队。因此,“七七事变”之后,邝汉曾向福建省政府发电报告:“如敌来,必要时撤退大嶝。”

10月24日,日军开始进攻金门。福建省政府电邝汉:“守土有责,应与城共存亡。……如情势加紧,当固守待援,不得仓皇退却,致于重究……”

对于这个严厉的警告,邝汉没有当回事。10月26日凌晨,日军炮击金门,邝汉带上县保安队60余人及家属逃往大嶝,跟着又逃到漳州。

邝汉的弃职,引起舆论大哗,陈仪当即将邝羁押起来准备论罪。此时,据说有人曾提醒陈仪,说邝汉曾任保安处谍报股科员,有军统背景,建议陈不要自行处置,交军统处理即可。哪知不说还好,这一说好似火上浇油,早就看着军统这些人有气的陈仪勃然大怒,严令立即枪决。邝汉遂于1937年12月17日以“弃职潜逃”罪被枪毙。

看『潜伏』谈“军统”——顺便说说剧中的一些瑕疵》小说在线阅读_第22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虽万千人俱往矣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看『潜伏』谈“军统”——顺便说说剧中的一些瑕疵第22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