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闲话“军统”(240)

密捕韩复渠

1

韩复渠,1890年生,河北霸县人。

韩复渠和他之前另一个盘踞山东的军阀张宗昌,都曾留下很多笑话,比如张宗昌的“大炮开兮轰他娘”、“大明湖里有荷花,荷花上面有蛤蟆。”比如韩复渠的“大家都靠右走,左边留给谁?”、“开会的人都来了吧,没来的请举手。”等等。

这当中,有些可能是真的,有些则显然是拿人“开涮”。说到底,当年的这些军阀,不过从小扛枪,书读的少而已,毕竟不是白痴,怎么会说出这种蠢话。况且,韩复渠还不是粗人,而是西北军中少见的“细人”。

据韩复渠的儿子回忆,韩的父亲韩世泽是前清秀才,以教书为生。韩复渠“自幼聪明好学,受到祖父偏爱,特送到本村小学读书。毕业后因贫穷再无能力去外地读中学,就随祖父在私塾中读书达七八年之久。其间熟读十三经,能诗,善属文,尤以书法见长。婚后,父亲到县衙任‘帖写’,相当于现在的文书。职务虽卑,但也需相当的文化程度,决非文盲老粗可以问津。”

1910年,韩复渠投入冯玉祥手下,正是由于韩读过些古书,受到冯的赏识,让他做了“司书生”,掌理一些文案。此后连长、营长,一路上升。到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的时候,韩复渠已晋升为旅长。

我们来看一下西北军部分军官当时所担任的职务:

第一师师长鹿钟麟;第一旅旅长韩复渠;警备第一旅旅长刘汝明。

第二师师长刘郁芬;第三旅旅长孙良诚;

第十一师师长宋哲元;第二十一旅旅长佟麟阁;

第六师师长李鸣锺;中央第四混成旅旅长石友三;卫队旅旅长冯治安;炮兵旅旅长孙连仲;

很显然,在这份旅级以上干部名单中,我们还看不到张自忠、郑大章等等后来耳熟能详的名字。

我们再看看1926年冯玉祥通电辞职、赴苏联考察的时候:张自忠任第五师第十五旅旅长、韩复渠为第八军军长;宋哲元则成为统领他们的“西路军”总司令。

至此,用了15年的时间,韩复渠成为冯玉祥手下的“十三太保”之一,后又与刘汝明、石友三、孙良诚、孙连仲等被并称为“新五虎将”。

按:前面讲过,宋哲元与萧振灜谋划投蒋后的干部配置时,宋特别提醒萧,过一段时间再让刘汝明“入伙”,其原因就在于刘汝明的资历比冯治安、张自忠、赵登禹等人高出太多,他来了摆不平。

很有意思的是,冯玉祥的西北军从全盛时期,到最后垮台,经历的几个重大事件,都有韩复渠的份儿。

1929年,蒋桂战争之前,李宗仁、白崇禧曾与冯玉祥联系,希望联合反蒋。冯玉祥表示同意,并派韩复渠为总指挥。等蒋桂双方打起来了,冯却不明确地指示韩应该怎么做,准备“见机行事”,看谁不行了就打谁。韩的按兵不动,间接导致李、白延误了战机,最后大败亏输。此战过后,蒋介石和桂系都对冯玉祥不满意,冯落个两头不讨好。

不仅如此,韩复渠在驻湖北“观望”期间,还忙里偷闲地去看了趟武汉,与蒋介石夫妇一起吃了顿饭,据说蒋还给了韩一笔军费。

1929年5月15日,在刘郁芬、宋哲元、孙良诚、韩复渠等的“拥戴”下,冯玉祥通电就任“护党救国西北军”总司令,要求蒋介石去职,否则,就要“率五十万大军与之周旋”。

仅过了一个星期,5月22日,韩复渠、石友三、马鸿逵在洛阳通电“服从中央”,被蒋“覆电嘉奖”,韩复渠被蒋任命为第三路军总指挥。

随即,冯玉祥被国民政府“褫去本兼各职,协缉拿办。”——蒋冯战争还没打,冯玉祥就败了。

实际上韩、冯之间早有过节。1928年底,韩复渠任河南省政府主席,冯玉祥乘机把他兼任的20师师长给免了,夺了他的兵权。有人在韩面前说,“过去拿你当儿子,现在连师长都不让你当了。”韩十分生气。

西北军素以封建色彩浓厚而著称,大小事一律决于冯玉祥一人,责罚部下跟骂自己儿子似地。据说有一次他给吉鸿昌打电话,不知什么事不高兴了,于是在电话里就说:“跪下!”吉鸿昌拿着电话就跪下了。跪了还不行,冯还问:“跪下了没有?”吉鸿昌说:“报告总司令,跪下了。”

某次,冯召集军事会议,韩提出异议,冯斥责说:“小孩子,谁让你多嘴!”韩复渠据理力争,冯大怒:“是你指挥还是我指挥?到院子里给我跪下!”

韩以“省府主席”之尊,居然要当众跪下,虽然在冯积威之下,不敢不跪。但从此衔恨于心,终于在冯最需要他的时候,从背后狠狠地捅了一刀子。

按:当年杨永泰曾给蒋献策说,冯的部队都驻在苦寒之地,部下多有不满,只要善用收买之策,即可瓦解西北军,事后再看,杨的眼光果然不一般。

1930年9月5日,国府任命韩复渠为山东省政府主席。在此前的9月1日,冯玉祥、阎锡山等刚刚在北平召开了“扩大会议”,选举推阎锡山、唐绍仪、汪兆铭、冯玉祥、李宗仁、张学良、谢持等七人为国民政府委员,推阎锡山为国民政府主席。

此后,9月18日,张学良入关,中原大战结束。山西人阎锡山去了东北大连“隐居”,安徽人冯玉祥则“释权归田”,去了山西汾阳。

到1932年,在昔日部下韩复渠的邀请下,已成“光杆司令”的冯玉祥去了山东,到泰山读书去了——冯玉祥与山东有缘,最终他也葬在山东。

与陈济棠类似,韩复渠也是一个整军高手,初入山东时,韩的所谓“第三路军”号称有3个师1个旅,其实不过两万多人,充其量一个乙种军的编制而已。

进入山东,有了自己的地盘,韩复渠一下把部队扩充到6万多人,编成5个师1个旅。中原大战之后,老蒋曾以缩编军队为由,规定第三路军的编制仍为原有的3个师1个旅,限额为4万人,韩不听那一套,以种种巧妙手段,不但不减部队,反而扩充到10万之众,仍维持5个师1个旅的编制。

特别是他多出来的那一个“手枪旅”,4000多人,号称韩复渠的卫队,武器精良,战斗力几乎相当于一个师。“手枪旅”的旅长,就是后来在解放战争时期率先攻克南京“总统府”的吴化文。

到后来要抓韩复渠时,大家最为忌惮的,就是他这个“手枪旅”。

看『潜伏』谈“军统”——顺便说说剧中的一些瑕疵》小说在线阅读_第21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虽万千人俱往矣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看『潜伏』谈“军统”——顺便说说剧中的一些瑕疵第21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