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闲话“军统”(203)

张学良没有同老蒋一起回南京。

这是因为,蒋介石考虑到张学良如果同行,到了南京会极为尴尬,因此他让宋子文陪着张学良,仍然乘张的“波音”专机随后出发。据黄仁霖回忆:“因为蒋先生的思虑周到,所以就安排了宋子文博士去陪伴张学良,乘坐第二架飞机,在南京城外的军用机场降落,以便有完善的安全保护。”

这个为张学良提供“完善的安全保护”的人,就是曾任特务处西北区区长的张毅夫,据他后来回忆:“张学良一下飞机,就由我与宋部长接到北极阁宋部长公馆去,软禁起来,不让他接见任何人。”

据宋子文的卫士段汉斌回忆,当时到机场接张学良的汽车是蒋介石派的专车。张带了4个警卫,到上车时,只准两名警卫上车。“军警特务的汽车一前一后,把张学良的车子夹在中间,将张学良送到东门外孔祥熙的别墅(此处回忆有误),我们的车子紧跟在军警特务的车后。看到这个情景,我们便知道,张学良将军今后没有好日子过了。”

段还说:“张学良的汽车一到孔祥熙别墅,六、七个持手枪的特务立即上前把张学良的两个警卫员隔开,并将张学良拥至室内,把宋子文关在门外不准进去。”

宋子文是何等身份的人,见此情景勃然大怒,厉声质问:“是谁叫你们这样做的?”

特务们自然不愿招惹他,只好实话实说:“宋部长,你不要发我们的火,这是委员长命令我们这样做的。”

当时宋子文气得脸色“发紫”,当即去面蒋。

到了中央军校蒋介石官邸,居然被挡驾,不让宋子文进门,说:“委座有令,他因一路疲劳,身体不好,今天不见任何人,你有事,请改日再来。”

这一套对别人可以,对宋子文是不行的,段汉斌说:“宋子文见军警不让他进去,便不跟他们说了,怒气冲冲地直往里面跑。那些军警碍于这位国舅的面子和成风,无可奈何,个个呆若木鸡。”

刚回来就翻脸,宋子文是真没想到老蒋弄这么一手。把张学良关起来不要紧,无形当中陷宋子文于不义,别人看张跟着宋回了南京,跟着就被软禁在宋的家里,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宋子文坑了张学良,这算怎么回事?

况且,张学良担着干系“义释”老蒋,宋氏兄妹确实对他是心怀感激的。

但感情代替不了现实,“到了晚上七点半,宋子文从蒋宅出来,仍然余怒未消,脸上涨得通红。从宋子文的面部表情判断,我们料定宋子文为张学良说情遭到了蒋介石的拒绝。宋子文回到南京北极阁公馆后,晚饭也不吃。当天晚上八点,我们跟着他乘京沪特别快车回到了上海。”

12月26日下午,就在蒋介石与陈布雷研究《对张杨之训词》的时候,张学良也在写东西。

当天,张学良向蒋介石递交了一份“检查”:

“介公委座钧鉴:学良生性鲁莽粗野而造成此次违犯纪律不敬事件之大罪,兹腼颜随节来京,是以至诚愿领受钧座之责罚,处以应得之罪,振纪纲,警将来,凡有利于吾国者,学良万死不辞,今钧座不必念及私情,有所顾虑也。学良不文,不能尽意,区区愚忱,俯乞鉴察,专敬叩钧安。学良谨肃,二十六日”

这份材料,显然是在蒋的命令、至少是暗示的情况下写的,甚至有人捉刀,最后由张学良签个名字了事。

张学良虽然会讲英语,但他的国文底子,反而不太深厚。多少年以后,他的《西安事变忏悔录》被捅出来,其元配夫人于凤至的第一个念头,就是以张学良的语文功底,写不出来这样高水准的文章来,赵四没念过什么书,也帮不了他。

不过,于凤至多少有些小看了张学良,在张被幽禁之后,“潜心”读书,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张的水平与年轻时相比,已不可等量齐观。

况且,“检查”中所称的“处以应得之罪,振纪纲,警将来”,怎么看都像是蒋介石说的话,与他几天之后在“高等军法会审”上所说的,完全是两路。

但不管怎么说,“检查”是以张学良的名义递上去的,既然你自己都觉得“生性鲁莽粗野而造成此次违犯纪律不敬事件之大罪,兹腼颜随节来京,是以至诚愿领受钧座之责罚”,这就好办了。

据陈康齐回忆,“(12月27日)中午左右,一些宪兵来到宋博士家,解除了少帅随行卫兵的武装。”

12月28日,蒋介石自己也写了一封“检查”,连同张学良的,两份“检查”一并呈国民党中央及国民政府:

老蒋说:“谨呈者,此次西安事变,皆由中正率导无方,督察不周之过,业经呈请钧会予免去本兼各职,并严加处分,以明责任,乞蒙钧察。查西北剿匪副司令张学良,代理总司令职务,而在所管辖区内,发生如此巨变,国法军纪,自难逭免,现该员已亲来都门,束身请罪,以中正为所直属上官,到京后即亲笔具书,自认违纪不敬之咎,愿领受应得之罪罚,中正伏以该员统军无状,尚知自认罪愆,足证我中央法纪之严明,故该员有尊重国法悔悟自投之表示,理合将该员来书录呈钧会鉴核,应如何斟酌情事,依法办理,并特予宽大,以励自新之处,伏候钧裁。”

对此,国民党中常会决议:“蒋同志驰驱国事,督教三军,昕夕勤劬,不遑宁息,最近两度入陕,即以总理大仁大勇之精神,教化部属,统一军心。此次西安事变,事出非常,更能于蒙难期间,持浩然之正气,昭示伟大之人格,使倡乱者衷诚感动,悔悟自白,蒋同志对此次事变,毫无引咎可言。所请辞职,庆予恳切慰留;自请处分一节,应毋庸议。”

12月30日,老蒋再请“辞职”,中常会“再度慰留”,并“给假一个月藉资调摄。”

对张学良,就没这么便宜了,经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决定,将张学良“交军事委员会依法处理”。

据晏道刚回忆:“我于二十八日上午乘第二批飞机到南京。到京后听到许多消息,如蒋介石因西安事变将向国民党中央呈请辞职,并自请处分。又说:张学良将向蒋介石谢罪,并自请处分。中央将开军事法庭审判,并预先判张学良以十年徒刑,由蒋介石请求赦免等语。蒋介石素来憎恨心重,他在西安吃了那么大的苦头,恨不得将张、杨一棍子打死,怎么会轻易放松呢?张学良既到了南京,死罪虽免,恐怕活罪难逃。十二月二十九日我到宋公馆去访问张学良,张对这次由西安回南京的人表示歉意,嘱我转达。我问候他的起居,他象是气愤填膺,颇有难言之隐,我恐怕说话不便,即兴辞而出。”

好心好意送蒋回来,反而要上军事法庭,张学良当然高兴不起来。

张学良的秘书王中立回忆:“(张学良)住在北极阁,局面不大。北极阁在南京城内鸡鸣山之巅,因地势较高,即在房内四望,也可见‘钟山如屏,大江如带,后湖如镜’,风景极佳;至夜,更可俯瞰市中心的灿烂灯火。但我们那次在南京,就无心及此。尤其事变如此结束,来到南京只有听命于人,还有什么可谈的呢!”

经常来看张学良的,宋子文是一个,他有时候还陪着张一起外出。另外,戴笠也常来。有一天孔祥熙来了,张学良半开玩笑地说:“我这次是听候处分的人了!”孔则说:“有处分,我陪绑去。”

看『潜伏』谈“军统”——顺便说说剧中的一些瑕疵》小说在线阅读_第17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虽万千人俱往矣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看『潜伏』谈“军统”——顺便说说剧中的一些瑕疵第17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