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闲话“军统”(183)

离开山西,下一站就是北平。

戴老板派下来的人,那就是钦差大臣,谁敢怠慢。据乔家才回忆,刘培初他们到达的时间,比预计早了一天,因此他们连夜准备了汇报所需要各种材料表册,交给视察团。

第二天,乔家才、周世光在中山公园请刘培初坐地,喝茶,同时汇报工作。

这次谈话,乔家才、刘培初在晚年的回忆录中都曾经提及。

刘培初的记载非常简单:“我们到后,先检查内勤工作。”

相比之下,乔家才的记载可详尽多了。

三人都是初次见面,谈了没有几句,刘培初忽然向乔家才问起一件与工作无关的事情。据乔回忆,刘培初问的,是北平区书记毛万里的私生活,跟一位女士有关。

乔家才听他提起这件事,顿时警觉起来。

这是因为,毛万里跟刘培初之间,原本就有“茬儿”。当时,毛还在给戴笠当机要秘书,有一次用公家的电台办自己的私事,结果为刘培初得知,举报给戴笠。戴笠大怒,将毛万里关了一个月“禁闭”,秘书也干不成了,“贬”到北平来当书记。

另外,就在刘培初此次视察之前两个月,乔家才还接到戴笠的一封电报,电报中,莫名其妙地责备乔家才,不应该与毛万里“闹不团结”,看得乔家才一头雾水,不知道是谁传了闲话。

基于这两点,乔家才不能再说任何于毛万里不利的事情,于是,他对刘培初说:“不知道,我没有看见过。”

刘培初听了很不满意,转而又问周世光。周世光也是不久前才从“南昌行营调查科”转过来的,不知道这里边有这么多事,另外可能性格也比较直爽,于是就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起来,讲了很多,刘培初听了,十分高兴。他对乔家才说:“我看你这个站长连话都不会讲,简直不如周世光同志。”

这话,基本上相当于指着鼻子骂大街了——大凡初次见面,一万个人里都不会找到一个像刘培初这么说话的。像乔家才一样,刘培初也是一个性格非常“艮”的人,说话丝毫不带拐弯的,从不考虑别人的感受。

听了刘培初的话,乔家才怒不可遏,于是他软中带硬地说:“的确,我不如世光同志。刘先生,你不是代表戴先生来视察工作么?就请你下张条子,把我和世光的工作对调一下,我很高兴世光来接替我的工作,我去担任站书记。”

这一下把刘培初给噎得,半天没说出话来。刘虽然是“钦差大臣”,可权力还没大到办理人事调动的程度。

刘培初没话了,乔家才还有话,那也是一个讲话不饶人的主儿:

“我身为站长,说话要负责任。不能道听途说,向一位视察团长报告没有亲眼所见的事情。今天,你刘先生有三点绝对错误:第一,你以视察团长身份向北平站长这样说话,迹近侮辱,有失你的身份。士可杀不可辱,你知道么?第二,毛万里是被你告倒,才调北平工作的,如果你回去向戴先生报告他的私生活,戴先生心里一定认定你的气量小,不识大体,会减低对你的信任。第三,戴先生给我来过电报,在他心目中已有成见,认为我和毛万里在闹意见。如果你根据我说的话向戴先生报告,岂不是证实了我真的和毛万里闹意见么?所以,我绝不能向你说毛万里半句坏话,你懂么?”

乔家才这辈子,吃亏就吃亏在他这个脾气上,忒直。

这一大套话说出来,乔家才是解了气了,可是他马上想到,这一场论战,“无疑地得罪了一位很有权势的钦差大人,那还了得?”

但是,乔家才的倔脾气一上来,九头牛也拉不回来,他想:“我不服气这位视察团长,绝不向他低头,我准备卷铺盖,办理移交,等着!”

这一天的“汇报”,不欢而散。

但是此后发生的一件事,却使得乔家才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对刘培初的看法。

按原定计划,汇报完了内勤工作,第二天,乔家才还要陪着刘培初,访问所有的“外勤同志”,打架归打架,工作不能不干。

头一天,俩人本来商量好,都骑自行车去。结果刚要出发,忽然天降大雨,这下可难办了。站里倒是有汽车,可觉得那样的话目标太大,担心暴露;改乘人力车吧,时间来不及;取消访问吧,失信于下级,更不行。

于是二人商定,骑车出访,一切计划不变,刘培初的视察团下榻在北京饭店,于是,俩人一早从王府井往北,到北新桥、东四、东单,再到西单。中午简单吃了点饭,接着往北,西四、新街口,然后是后门桥、鼓楼,最后回到乔家才在定阜街的寓所,举行欢迎视察团的聚餐会。

这一天的确够辛苦,乔家才深有感触地说:

“滂沱大雨中,在北平城里绕个大圈子,费了一整天时间,确实不是一件平凡的举动,任何一个中央派出的人员,都不会做这样的傻事,培初兄却做了。天气没有阻止我们原定的计划,我们按照原定的时间访问了每一位同志。他们看到我们象一对落汤鸡,按时到达,的确深受感动。如此一位中央大员,给予每一位同志印象太深刻了,对于每一个同志的精神鼓励,其效力之大,真是无法估计。我对他这种精神和作风衷心钦佩,他能排除了官僚作风,确实不是一个平常人物。”

送走了视察团,乔家才心里,多少还有些不踏实。毕竟,他与刘培初只是一面之交。冒雨视查,不过反映了刘的工作作风,是公德;是否挟嫌报复,反映的才是一个人的品质,是私德,是内心深处的东西,这才是最本质的,而看穿一个人的本质,需要时间。

等啊等啊,乔家才始终没有等来预计中的“报复”,直到一年多以后的“七七事变”,乔家才始终在北平,站长做得稳如泰山。

乔后来回忆说:“显然,视察团回去,对我这个倔强的站长,没有做坏的报告,可能连毛万里的私生活也没有报告,这就不一个平常人所能做到的。”

又说:“假定那次遇到另外一个同志,我准会吃暗亏的,因为我对培初兄的态度,要比他对我的态度要坏得多。”

不打不成交,两个人经过此番交手,彼此惺惺相惜,日后居然成为莫逆之交。再往后,二人先后回到重庆军统局本部,且相继担任督察长一职,并称为军统的“两条硬汉”,也是一段佳话。

看『潜伏』谈“军统”——顺便说说剧中的一些瑕疵》小说在线阅读_第15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虽万千人俱往矣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看『潜伏』谈“军统”——顺便说说剧中的一些瑕疵第15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