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军统”(180)
刘培初到任,还不到一个星期,纱厂就发生了一起“工潮”,工人们包围了工会委员会,国民党的工会委员们抱头鼠窜。
按:中国的工会,是随着产业工人的大量出现而产生的,因为中国的工业非常落后,所以,工会组织出现得也很晚,直到1925年,才在中国***的领导下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工会组织——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即中华全国总工会的前身。到1927年6月召开第四次全国劳动大会时,已经有代表420人,代表全国280万有组织的产业工人,这个***领导的工会组织,叫“赤色工会”。
到大革命失败以后,除了“赤色工会”,又出现了许多其他政治类型的“工会”,比如由工人自发组成的工会,纯粹为贯彻自己的经济主张而建立,如顾顺章工作的那个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有一个工会,就属于这一类;比如国民党的“御用工会”,工会委员由国民丨党丨委派,刘培初所在的工会就是这一类;还有由“工人贵族”控制的工会,等等。
对于上述所说的这些所谓“工会”,政治上统称为“黄色工会”。三十年代初期,***同志曾有一篇著名的《批判“退出黄色工会”的策略》,是我党当年开展工会斗争的纲领性文件之一。
这次,丝布四局的工人要推翻的,就是这样一个“黄色工会”。
刘培初看到出事了,他觉得,我初来乍到,跟工人们没有利益冲突,应该不会反感我。于是,刘穿了一身工装,到工人们当中,听他们说些什么。
一听才知道,原来这起工潮是厂主“唆使”的,他嫌工会的存在比较碍眼,于是找了几个“贵族工人”带头到工会去闹事,结果一家伙聚起了6000多人,把工会给砸了,厂主都给吓傻了,赶紧给当局打电话报警,要求镇压。
丨警丨察来了,一下抓起来50多个为首分子,准备带走。这时,刘培初走了出来,说:我是工会委员会常务委员,他们要打的就是我。我可以证明,这些工人都是无罪的,请释放他们。
丨警丨察看这个人吃了熊心豹子胆,居然敢出来“找打”,于是问他:“你能写个条子么,证明他们无罪。”
刘当即写了一张条子,保释了这些工人。
工人们一看这个人不错,我们本来要打的就是他们,他反而救我们,于是大家都听他说话。借此机会,刘培初要求大家选出50名代表,听他们有什么想法,然后代表工人们跟厂主谈,让厂主改进,“替工人做所能做的事情”。然后再对这些工人“施以短期训练”,教他们怎么做工人“领袖”,怎样在工人与厂主之间调和。下班以后,刘培初还到他们的家里去“家访”、谈天。
通过这些手段,刘培初与工人们越来越亲近,成了领袖人物,大家见了都叫他一声“刘委员”,用他自己的话说:“渐渐的,我已成为工人的一个偶像,无论什么纠纷,不可开交的事体,只要说刘委员到,一经解决,都是十分心服的,但我因此而忙得不可开交,半夜三更,也有人叩门找我去工厂的,不去事情就不能解决。”颇有成就感。
说起来,刘培初的军校真是没有白上,组织民众,做群众工作的这些手段和方法,不都是在军校当中。跟他那些“cp”同学学来的么?
1929年元宵节的早上,刘培初骑车外出,远远地看见一群伤兵用绳子捆着几个工人过来。
这些伤兵都是在攻打武汉时受伤的军人,集中在医院治疗。据刘培初回忆,当时这些伤兵经常闹事,成了武汉的一颗“毒瘤”,谁都管不了,有几次连丨警丨察都一块给揍了。
走到跟前,几个工人跪在地上,大呼:“刘委员救命!”
刘赶紧下车,对伤兵们说:“同志们,事情可不可以和解一下?”于是,刘带着他们找到一个大茶馆,了解事情的由来。原来,伤兵与工人一起赌钱,结果打起来了,伤兵说工人抢走了他军装上的符号和一个金戒指,还打坏了他的假腿。那几个工人则说他们根本没在赌博的现场,是伤兵们输急了,在街上随便抓的他们。
这时聚集的工人已经达到两千多人,刘培初搞清楚了事情的原委,就劝那几个伤兵:“赌钱打架,说出来都不好听,工人通身也没有几块钱,赔不起。我过路遇到此事,愿掏出腰包五块,我也能令工人全体列队向同志们赔礼、鸣炮,送各位回医院。”
伤兵们一听,你就这样调停啊:“奶奶的,把人带走!”
工人们苦苦哀求:“刘委员,能让他们带走么?”
不知谁发一声喊,大家一拥而上抢回了被抓的工人。这时,伤兵的帮手也来了,一下来了二百多,眼看事态有一触即发之势。
刘培初跳上一张桌子,开始向伤兵们演讲:“我也是你们攻克武汉的战友,对你们的不幸是同情的,但你们要撒野,恕我不敢领教。你们与工人打牌打架,与我无干,我要数千工人向你们放鞭炮赔礼没有什么不对,你要带工人到丨警丨察局、到法院、到军法处,都可以随同你去。你们要把他们带军医院,试问:那儿是不是法庭,工人当然可以不去。”
伤兵们哪儿听他这个,仍在叫骂,还有人威胁说我们有枪。
听到这里,刘培初不由得心头火起,于是断然下令,让工人们每三个人看管一个伤兵:“如果他们真敢拿刀拿枪,便把他们送军法处。再撒野,就把他们抛到江里去!”
刘又接着说:“你们如果真的要和工人过不去,信不信我可以把整个武汉的工人动员起来,管教你不敢走出军医院的大门一步!”
僵持了两个多小时,这场争执,以双方同时撤退、各回各家而结束。
刘培初的种种举动,早就引起了当局的关注。
——当时的湖北,是胡宗铎、陶钧的天下。
胡、陶二人,都是桂系军阀,1927年宁汉分裂,二人奉命进攻武汉,11月攻克武汉以后,二人分别被南京国民政府任命为武汉卫戍司令和副司令,从此武汉进入了历史上最黑暗的一段时间。在此期间,胡、陶二人近乎疯狂地屠杀***人和国民党左派,向警予、**“一大”代表李汉俊、曾介绍贺衷寒报考黄埔的国民党元老的国民党詹大悲等人,都死在他们手上。由于杀人太多,二人被称为“屠夫”,“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放过一人”,就是从陶钧口中说出来的。
就在处理完伤兵与工人争端的次日凌晨,刘培初被捕。
据刘回忆:当时大概是凌晨4点钟,有人敲门,刘开门一看觉得来者不善,于是问:“诸位有什么事?”
“我们是卫戍司令部的,请你跟我们去谈一谈!”
“你们有命令么?”
“有。”说着,对方拿出一张纸,上边写着:“***人×××、刘培初,着即拿办。”
刘培初啊刘培初,你真是冤到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