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闲话“军统”(173)

关于日军策动“华北五省自治”的经过,不妨看看侵略者的自述,日本防卫厅战史室编的《华北治安战》,资料很丰富,可能很多朋友都看过,笔者在这里就直接引用了,其中有颇多的教训值得汲取。

“由于上述两协定(指《何梅协定》与《秦土协定》),华北间题告一段落,但这又成为下次飞跃的基础。

1935年8月,更换了中国驻屯军司令官,由多田骏少将到天津接任。当时奉天特务机关长是土肥原贤二少将,关东军参谋副长是板垣征四郎少将,此三人由奉天、新京、天津紧密合作,华北工作进一步飞跃发展。华北工作的意图是由中国方面有志之士成立自治政权,脱离南京束缚,将日满与华北引向亲善状态。因此,这一工作的对象,是察哈尔的宋哲元、济南的韩复渠、山西的阎锡山、河北的商震等华北将领。

首先开展了察哈尔的工作。8月5日在张家口缔结了《松井(源之助—张家口特务机关长)—张允荣协定》,确定口北六县由蒙人保安队担任治安维持工作。同年12月驻扎在察东特别自洽区的李守信军,根据关东军的指示进驻这一地区(察东事件),迫使宋哲元交出口北六县的行政权。

10月又在察东的香河县揪起了农民自治运动。殷汝耕(根据塘沽协定设立的蓟密停战区督察专员)于11月24日将停战区22县归其管辖。在通州设立冀东防共自治委员会(12月26日改称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宣布脱离中央(南京)实行自治。随着冀东政府的出现,从大连方面向冀东沿岸地区的商品输入频繁起来,因而刺激了国民政府,加深了日中之间的隔阂。

宋哲元在8月末,被任命为平津卫戍司令,第二十九军主力也移防至平津地区。针对这种情况,土肥原少将去天津,策动宋哲元建立新政权。到12月8日.南京政府也承认了河北、察哈尔的自治,确定了冀察政务委员会的名称,并且赋予该委员会以军事、外交、财政、人事、交通等方面广泛的权力。其管辖区为冀察二省及平津二市,任命宋哲元为委员长。该委员会于同月18日宣告成立。”

具体到“冀察政务委员会”成立的经过,资料很多,一不留神就成为抄袭,所以笔者再一次躲懒,仅提出几个重要的时间节点:

11月3日,在日本人的压力之下,北平市市长袁良辞职,以宋哲元暂代。

11月6日,行政院决定:任秦德纯为北平巿长,萧振瀛为察哈尔省主席,萧暂时不能到任,由张自忠代理。

11月7日,日本驻南京的总领事须磨弥吉郎,武官雨宫访外交部次长唐有壬,提出“华北自治”问题。

同一天,天津日驻屯军司令多田骏与土肥原贤二等召集会议,提出了“华北自治”的要点:以“华北共同防赤委员会”为自治政权的名称,辖河北、山东、山西、察哈尔、绥远五省和平津二市;委员长为宋哲元、顾问为土肥原贤二;开发湖北矿藏,使之与“日、满结为一体”;脱离“法币”,建立五省通用货币,与日元发生关联;保留南京的“宗主权”地位。

上述“要点”,实际上成为日后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的蓝本。

11月11日,土肥原贤二迫宋哲元于11月20日前就“华北自治”问题表示最后态度。

11月15日,蓟密区兼滦榆区行政专员殷汝耕向“中央”要求华北自治。

11月19日,蒋介石在国民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讲述外交方针:“内求自存,外求共存,和平未到绝望时期,决不放弃和平,牺牲未到最后关头,亦不轻言牺牲。抱定最后牺牲决心,而为和平最大努力。”

同日,秦德纯、萧振瀛招待北平教育界名流,“说明华北近况”,教育界人士请宋哲元“力撑危局,勿使国家领土主权受分裂损害”。

11月20日,日本大使有吉明会见蒋介石,要求“中央政府勿压制华北自治运动,中央军队不可北调,并指陈中国币制改革,未先与日协商,有碍中日合作。”蒋答以“凡违反国家主权,妨害行政统一之自治运动,均难容忍,如有事故必能镇压,无庸中央用兵。对于华北局面,已定有办法,军委会北平分会将撤销,另派大员与日方商讨调整关系,允考虑广田三原则,但华北发生事故,必至陷于无可商谈之结果。”

11月25日,伪“冀东防共自治委员会”在通县成立,池宗墨、王厦才、张庆余、张砚田、赵雷、李海天、李元声、殷体新等为“委员”,殷汝耕为“委员长”。

11月26日,行政院决议:(一)裁撤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二)特派何应钦为行政院驻平办事长官。(三)特派宋哲元为冀察绥靖主任。(四)拿办殷汝耕,裁撤河北滦榆、蓟密两区专员公署。

11月20日,行政院驻平办事长官何应钦北上赴平。为打消宋哲元的顾虑,何出发以后,蒋介石还专门给宋哲元发了一通电报:“何部长昨乘车北上,约明日可到平。临行之前,中正尤其对于各种机构之如何改组、与任务之如12月3日,何应钦到北平,偕陈仪、熊式辉与宋哲元、萧振瀛、秦德纯进行会谈。这次“会谈”,实际上成为29军对“中枢”的一次“交底”,在会谈中,萧振灜表明了“吾等始终主张何(应钦)来平主持之意”,然而,何应钦却从中听出了“弦外之音”。

职到平后,观察所及,认为‘驻平长官’一职,绝对不能就任。已面允‘’‘职,不就长官’之言告之;又就对外言,日方种种压迫永无

果不其然,12月5日,宋哲元赴西山“休息”,后又移住颐和园谐趣园,称“一切听命何应钦负责处理”。

12月7日,何应钦电请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中央“电覆照准”。

12月9日,北平学生大游行,提出六点要求:(一)反对所谓自治运动;(二)宣布此次交涉经过;(三)不得任意捕人;(四)保障地方安全;(五)停止一切内战(指“剿共”);(六)准许言论集会结社自由。这场抗议活动,是为“一二九”运动。

12月12日:国民政府令:(一)任命宋哲元为河北省政府主席;(二)任命张自忠为察哈尔省政府主席;(三)任命萧振瀛为天津巿长。

12月18日,宋哲元发出就职通电:“案奉国民政府令开特派宋哲元、万福麟,王揖唐、李廷玉、贾应耀、胡毓坤、高凌蔚、王克敏、肖振瀛,秦德纯、张自忠、程克、门致中、周作民、石敬亭、冷家骥为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并指定宋哲元为委员长,此令,并奉令颁下冀察政务委员会暂行组织大纲等奉此,哲元遵于本月十八日依照组织大纲,将冀察政务委员会组织成立,并偕在平各委员于是日同时就职,谨电奉闻,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宋哲元叩。”

至此,在29军于1930年12月24日成军整整五年之后,宋哲元坐拥冀察平津二省二市,成为了实至名归的“冀察王”,威风八面,回想起1930年住山西大酒店时的窘迫,恍如隔世。

看『潜伏』谈“军统”——顺便说说剧中的一些瑕疵》小说在线阅读_第14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虽万千人俱往矣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看『潜伏』谈“军统”——顺便说说剧中的一些瑕疵第14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