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有话要说:点击屏幕中间,拉起控制栏,就会保存当前阅读位置。离开前记得先点下屏幕中间噢!

第八章 虚张声势,李世民单骑震退百万突厥兵

大唐天子

李渊默默注视着躬身站立在自己面前的这个儿子,心中百感交集。此时的李世民一身储君服饰,面容安详神色泰然地站立在殿中,浑不似四日夜间那副满脸杀戾须眉皆裂的嘴脸。李渊心中明白,李世民此刻的神色并非出于谦恭孝顺的本心,而是来自于已经掌控一切的自信。他暗自叹了口气,苦笑着听李世民款款陈词。

“儿臣自知父皇心中忧虑,天下可马上取之,却不可马上治之。前隋炀帝大业之前南征北讨,立下了赫赫战功,即位之后穷奢极欲黩武擅兵,最终社稷崩坏身死国灭,殷鉴不远,父皇所虑,也正是儿臣心中所想。同样的话,魏徵也曾经和儿臣说过,儿臣以为他说的也确有道理!是以今日见驾,儿臣带了他来,为的便是让他在一旁作个见证!”李世民情态恳切地道。

李渊漫不经心地问道:“哦,见证?你要他见证什么?”

李世民长长吸了一口气,坦然道:“世民所为之事,后世史笔如铁,自有公论。我欲让父皇知晓的,欲让魏徵见证的,却是同一件事情!”

李渊微微一笑:“想说什么话便说吧,现在事情都到这个地步了,不必多费唇舌!”

李世民抬头凝视了父亲良久,叹息着道:“世民或许不是一个好儿子,不是一个好弟弟,不是一个好兄长,但世民定会是一个济世安民的好皇帝!我大唐决不会如秦隋两代般二世而终!世民能统率大军平定四海,亦能偃武修文大治天下。”

李渊点了点头:“你倒是豪气干云啊!这件事情,朕想了许久了。朕以往不允你做储君,是因为有比你更好的人选。也是朕一直以来犹豫不决,这才酿就了玄武门的祸患。事情已然如此,此刻朕若是再不允你正位,便是与江山社稷置气了。近来经历了这许多的事情,朕颇有感触……”

他两眼迷茫地顿了片刻,继续道:“……朕老啦,很多事情深感力不从心了!现下突厥大军南来,天下灾变在即,朕自认没有那个精神去治理这内忧外患了。这副挑子目下也只有你来挑了!”

他沉了沉,又道:“不过,朕这里有几句话要说在前头,听不听便在你了!”

李世民躬身道:“儿臣恭聆圣训!”

李渊道:“皇帝位子在旁人眼睛里或许高不可攀,可只有爬上来坐在这个位子上的人才明白飙风凛冽之寒,并非当了皇帝便可为所欲为,天下人皆可肆意,为君者却须时时刻刻提防警醒,时时刻刻遵循礼法,因为皇帝是天下人的榜样,其一言一行均要传诸后世为历代子孙所效仿的。从这上面说,皇帝有些时候连个寻常百姓都不如。做了皇帝,便要有坐一辈子牢狱的准备,这一层,莫怪老父亲没有预先提点你啊!”

李世民愣了愣,张嘴正欲答话,李渊摆了摆手,继续说道:“这些话,你现在或许还体味不出滋味,不碍的,慢慢来吧!”

他看了看李世民,道:“你去中书省传朕口敕,由尚书省礼部择一吉期,朕向天下臣民宣示退位敕,仿汉高祖父例称太上皇帝,退居宏义宫坐享垂拱之乐,你也择个好日子,在太极殿正式垂朝称制。”

李世民当即跪倒叩头道:“父皇健在一日,儿臣万不敢在太极殿称制,太极宫乃父皇久居之地,不可轻移,儿臣但于东宫梳理军政则可!”

李渊疲惫地一笑:“这恐怕不合适吧,新皇即位,不在宫城正殿称制,于礼不合,外面也会有人说三道四。本来出了这么大的事情,我们一家人已然是全天下的笑柄了,大位授受上如此草率,岂不更是荒唐?”

李世民道:“圣人行礼法,是用来教化人心的,天下安危百姓福祉,却不是区区一个‘礼’字所能限的。只要国泰民安,天下臣民便会衷心拥戴朝廷,有谁会因皇帝在偏宫理政而耻笑皇家?若是天下板荡黎民困苦,人君即便尽复周礼又能济何事?”

李渊想了想,点着头道:“若你执意如此,朕也不再坚持,但愿你能做一个好皇帝,但愿你……”

他迟疑了片刻,终于还是说了出来:“……能做一个好父亲。”

大唐武德九年八月八日,李渊下敕退位,称太上皇帝,仍居太极宫。八月九日,太子李世民在东宫显德殿举行大礼,登基继皇帝位,改元贞观,以次年为贞观元年。同日,大唐皇帝下敕大赦天下,免去关内及蒲、芮、虞、秦、陕、鼎六州赋税租调两年,天下其他州郡给复一年。翌日,上敕房玄龄任中书令检校尚书左丞,原太子左庶子长孙无忌出任吏部尚书,同日,尚书省民部尚书裴矩以犯圣讳为由请改民部为户部,上敕照准。八月十二日,大唐皇帝李世民在东宫显德殿召集朝会,下敕册封原太子妃长孙氏为皇后,立嫡长子恒山王承乾为太子。

多灾多难的武德九年还没有过去,然而武德时代却已悄然落下了帷幕,天下自此进入了贞观时代——大唐天子李世民的时代!

唐太宗政变24小时》_第八章_虚张声势,李世民单骑震退百万突厥兵_大唐天子_转载于网络 - 文学作品阅读

首页

唐太宗政变24小时第八章_虚张声势,李世民单骑震退百万突厥兵_大唐天子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