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但是,他并没有立即转身开战,像上次那样,迎上去跟胡夏人对砍,用勇气和斗志来跟胡夏人决一胜负。

他什么都没有做,而是依然像刚才那样,拉着军队一路撤退,看起来没有任何异样。

他的兵马在城外上蹿下跳了好些天,状态远不如一直在城内养精蓄锐的胡夏兵。他需要继续退兵,给胡夏兵留出追击的空间,让他们在追击的路线上拉散阵形,然后他才好进攻。

他实在不该这么做的。

因为刚刚退出了五六里,突然间狂风暴雨自东南而来,巨大的风力卷动沙石,一时间罩得天昏地暗,迎着风眼睛都睁不开。

胡夏军,就在东南方向,他们处在上风口。

而北魏很不幸,如果这时候转身逆击的话,就是迎风作战,要占极大的劣势。

军中有人立刻进言,说天时不利,而且士兵饥渴交加,也不占人和,建议全军避战,以后再寻找时机跟胡夏人决战。这不算是个坏计策,北魏全部都是轻骑兵,真要跑的话,胡夏人是追不上的。

可是如果避战的话,下一次怎么保证赫连昌还会出城?

关键时刻,拓跋焘刻到骨头里的勇气泛了上来,他决定:停下来,在逆风中跟胡夏人决战!

当然,这次的劣势实在太严重,光靠勇气作战有点冒险,更何况崔浩也在军中,有他在,北魏军必然不会老老实实的作战。

崔浩建议,兵分两路,一路正面迎敌,另一路发挥轻骑兵机动性强的优势,悄悄的绕到胡夏人的背后,给他们也来个前后夹击。

当然,这个计策要发挥作用的话,最重要的前提,就是拓跋焘能在正面顶住胡夏人,不能在奇兵绕到偷袭位置之前溃散掉。

这是一个很艰巨的任务,兵力、天时、人和都不占优势,而且还分了兵,即使以拓跋焘之勇,也险些没有挡住:他手持武器,亲自冲杀到了第一线,手刃十余人,甚至连坐骑都被敌人进攻时的巨大冲击力挤倒,差一点被胡夏人生擒。

幸亏他的堂兄、北魏中有名的大力士拓跋齐用身体为他挡住了胡夏兵的进攻,拓跋焘才得以爬起来,跳上马再战。

而胡夏人面临的压力同样巨大,这也是一群敢于死战的勇士,高官跟拓跋焘一样,敢亲身提刀上阵肉搏。胡夏的尚书斛黎文,就在混战中对上了拓跋焘,不幸没有他猛,被拓跋焘一刀砍死。

这是决定中原之主的最后决战,整个中原大地,北魏跟胡夏是仅存的可堪一战的大国了,余下的北燕、北凉、西秦,都是弹丸小国,谁赢了,就可以拥有对这些小国的主导权,成为实际上的中原掌控者。

最胶着的时刻,北魏的奇兵赶到了。

这支轻骑兵,绕了一个圈之后,从胡夏大军的背后刺了上来。这一次,变成了他们占据上风口,胡夏人逆风作战了。

战局瞬间决出胜负。

胡夏人只能跟逆风的北魏杀得难分难解,当北魏兵占据顺风位的时候,胡夏立马全军大溃。

一万多胡夏人在这场惨烈的决战中身亡,其中不乏王公贵胄。崔浩的这一计极其狠辣,夏皇赫连昌兵败之后,因为被堵住了后路,进不了城,只能南奔上邽,这是为数不多的还在胡夏手里的城池了。

理论上,天下第一坚城统万,就已经算落在北魏的手里了,虽然现在城内还有寥寥几个胡夏守军,但已经成了惊弓之鸟,北魏军只要开过来,马上就能让统万城换姓。

这种时候,拓跋焘又弄了一出妖蛾子出来。

上一次豆代田钻进城内大闹了一场,武勇之名传遍全军,这种事情,我也能干。

拓跋焘居然换上小兵的衣服,带着拓跋齐等几个随从,跟在逃命的胡夏兵身后,也悄悄溜进了还没有易手的统万城里。

他差一点就没有出来。

城内本来已经人心惶惶的胡夏人发现了这条大鱼,立即将四门紧闭,试图来个瓮中捉鳖,抓到拓跋焘,不管是威胁他退兵还是换自己一命,都有好处。

而拓跋焘不愧是上天选出来终结乱世的人,这么胡作非为,居然还能不死。他和拓跋齐混进了内宫,弄到了几件宫女的长裙,拓跋齐把这些裙子系在槊上,做了一个简易飞钩,几个人借此爬上城墙,才算逃了出来。

这件事情本身毫无意义,除了容易把自己的脑袋玩掉之外,其它什么作用也没有。但拓跋焘为了一个勇名,偏偏就这么干了,这个人对建功立业的热切,当真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

所以,当奚斤打退因国亡而惊惶失措的赫连定,上书请求增兵去平定跑到上邽的赫连昌时,拓跋焘断然拒绝了他,不愿意让奚斤的功业超过自己。

后来奚斤一再请求,拓跋焘才勉勉强强答应了他,但只拨给他一万人、三千匹马。

人一旦失了运势,喝凉水都塞牙缝。赫连昌也称得上一代人杰,虽然打不过拓跋焘,不过对付奚斤还是绰绰有余,打得奚斤头破血流,只敢闭门不出,等援军来救。但这样一个人杰,居然在一场小型战斗中,突然遇到大风扬尘,马失前蹄,掉下来被北魏军捡到。

气运这个东西,真的是说不清楚,作为五胡时代的终结者,北魏仿佛握有天助一般,赫连昌的被擒,怎么看怎么像是老天在帮北魏。

此后的事情就简单了,赫连定接替了胡夏的皇位,短短的兴盛了几年,他活捉了奚斤,还在国力衰弱无比之际灭了西秦,但仍然逆不过大势。老天给他安排的结局极其潦草,仿佛剧本写不下去,就随手胡编了一下:

赫连定在灭亡西秦之后,打算继续去抢夺北凉的地盘,但在过黄河的时候,一个亲近北魏的游牧民族:吐谷浑部落冲了出来,半渡而击,生擒赫连定,献给了北魏。

胡夏至此灭亡。

不懂得君王心思的奚斤,后来的命运可悲又可笑。他被赫连定活捉之后,并没有丢掉性命,后来又被豆代田救了出来。对这个曾经屡次威胁自己功业排名的前大将,拓跋焘表现出了十足的厌恶,特地贬他当辅兵,在自己的车驾边上背酒食。

人生在世,谁都是身不由己,即使是高官显贵,在跌落尘埃之后,也只能屈辱的活着。

至此,中原大地上,只剩下了北凉、北燕两个地处偏僻的小国。在大国互殴的时候,他们还可以乘乱割据一方。现在北魏已经彻底腾出了手,当然不会允许它们独立于自己的法统之外。

436年,魏军攻克北燕国都,北燕灭亡。

439年,拓跋焘亲征北凉,北凉国君沮渠牧犍自缚出降,北凉灭亡。

从304年,刘渊起兵时算起,北方已经乱了135年,这片原本为汉人所拥有的土地,也被汉人的血浸泡了135年,山河破碎,百姓流离,这是中华文明进程中被黑暗深深染透的一段历史,也是汉民族的第一次亡种之灾。

更不幸的是,这只是乱世的前半场。

五胡十六国,至此终结,而同样纷扰不堪的南北朝乱世,正式拉开序幕。

—五胡灾完—

五胡灾:汉民族为什么可以躲过这次灭绝之乱》小说在线阅读_第17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胡不归0304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五胡灾:汉民族为什么可以躲过这次灭绝之乱第177章

书籍
上一章
177/177
下一章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