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一百五十三

“富不过三代”的现象很常见,一代人打江山,二代人败江山。不过背后的原因,很多时候并不是二代能力不济,反而恰恰是有本事的二代太多的缘故。

有本事,兄弟又多,那就要争家产。

如果是乡绅富豪,还可以分家,把兄弟之间的矛盾延缓一下。但如果是帝王之家呢?

皇帝只有一个,没有分的空间。而这份家产又实在太过庞大,如果哪位皇子不愿意老老实实的接受父亲的分配的话,只要一伸手,就必定有千万人为了帮他分这个家产而血流成河。多少强盛一时的大国,都衰亡于夺嫡之争。

称得上贤明的关中强人姚兴,也栽在这件事上。

如同每一个勤奋耕耘的贵族一样,姚兴有好些个儿子。不管什么珍贵的东西,只要一多,就没法每个都一视同仁了,总会分出喜欢和不喜欢来,儿子这种东西也是一样。

姚兴最讨厌的儿子,是他的嫡长子姚泓。

嫡长子,就是当仁不让的太子。

作为帝国的继承人,本来应该是最优秀的王子,但姚泓看起来,完全不足以承担这个角色,他性格太过软弱,才能平庸,而且还体弱多病,根本不是一个好的太子人选。而姚兴心里更钟意的其实是另一个儿子姚弼,甚至宠到了骨子里,在姚弼面前,完全就是一个普通的溺爱病发作的父亲。

这是后秦所有不幸的根源。

作为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人,姚兴从来没有想过违背“立长立嫡”的儒家礼法,但这是他自己的想法,对于别的人来说,皇子姚弼如此受宠,完全是有可能再进一步的呀。

尤其是对于当事人来说。

姚弼得到了太多父爱,而且这份爱的给予者还是如此的强大,从小到大,不管姚弼要什么,父亲都可以马上给他。这种要什么有什么的成长经历,当然不利于小孩子的健康成长,容易养成小霸王。

人的欲望都是不断提高的,小霸王姚弼长大之后,也想要得到这个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但是很可惜,这个东西只有一份,而且父亲这次并不打算给他。

太子之位是国之根本,当然不能轻动。

从来没有遭遇过逆境的姚弼,于是打算自己来抢。

打完跟赫连勃勃那场大战的五年之后,姚兴突患重病,而且这场病来得特别急,突然之间,姚兴就起不来床了。

所有人都知道,改朝换代的时候要到了。

而如果想谋朝篡位的话,最好的时机也到了。

现在动手,算是夺嫡,只要竞争赢了兄弟,就能合法的登位。如果等新老皇帝的交接完成,太子成功升职坐稳了帝位,再想发动一下的话,就是造反了,这是法理所不能容的,成功的难度将急剧增加。

从来没有遭受过挫折的姚弼,没有任何犹豫的就决定挑战一下人生。

他原任雍州刺史,镇守安定,此时立刻买通姚兴的左右,调回中央任职,并且在朝中大肆活动,结交党羽。对于不肯和他结交的重臣,就想尽办法除掉,当年死战赫连勃勃救了姚兴的大臣姚文臣,就这么惨死于姚弼罗织的罪名之下。

以姚兴的眼色,不可能不知道自己的儿子在干什么。有看不过去的大臣联合上奏,称姚弼有夺嫡之志,陛下如果爱他,应当收回给他的权力,不要让他惹祸,这不只是姚弼之福,也是国家之福。

作为一名慈爱的父亲,姚兴断然回复:“哪有此事!”

他的一味袒护,树了一个好榜样。

凭什么只有姚弼能胡作非为,我们其它兄弟,也应该有这个待遇。

以能力而论,姚弼其实远不是帝王之材,把握局势的能力差到一塌糊涂。早些年姚兴为了帮他立威,曾经派他带兵讨伐河西的南凉国。这个政权刚刚被赫连勃勃打了一顿狠的,名臣骁将损失了十之六七,正是最脆弱的时候,理论上相当好打,而只要打下来,就能将河西地带纳入后秦的疆域,立下不世奇功。

为了让最爱的儿子拿下这个功劳,姚兴操碎了心,帮姚弼把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安排到极致,对外宣称这支军队并不是去打南凉的,而是去堵截赫连勃勃的后路的,以降低南凉人的戒心,达到最佳的奇袭效果。

姚弼这个二世祖,把父亲的精心部署执行得稀烂,否决了部下“派轻骑突袭南凉首都”的建议,而是拉着大军一点点在路上挨,等挨到南凉都城外的时候,傻子也知道他到底想干什么了,战略意图暴露无遗,结果被南凉人用计打了个惨败,差点回不来。

现在,姚弼再一次展示了自己堪称诡异的时机把握能力。

父亲一重病,他就开始在府中蓄养死士,人数高达数千,这个时候做这种事情,目的昭然若揭,当然就是为了向皇位发起冲击的。

关键是,他还有众多的皇族兄弟,在国内各地镇守,各个手握重兵。而且他干这个事情的时候,也完全没有掩饰一下。

也就是说,在竞争对手环伺之下,他勇敢的向对手们同时发起了宣战。

敌人们自然是要应战的,于是蒲孤、洛阳、雍县等各地的皇子们蜂拥而起,动员军队开赴长安,打的旗号都是讨伐姚弼,一时烽烟滚滚,大有内战一触即发之势。

不过上天不打算让后秦亡于内乱,这个历史重任,是属于来自南方的草莽英雄的。

姚兴的病突然有所好转,能够视事了。

了解了情况之后,姚兴展示了自己的擎天踏地的帝王手腕,给各个儿子们发了一封诏书,命令他们各回本地,一场可能规模惊人的内战就此消弥于无形。

当然,对于挑起这场大祸的罪魁祸首,也是要处理的,何况皇子们罢兵之后,还专程单骑进京,要求严惩姚弼,如此汹汹的声音,姚兴不能视而不见。

处理的结果是:撤去姚弼的尚书令职务。

没了。

不管哪朝哪代,在府中聚兵,都是滔天大罪,这种行为代表着谋反,是可以诛九族的。但姚兴只是高拿轻放,皮鞭甩了个鞭花,让外人听了个响,实际上没让儿子吃到什么苦头,父爱如山,令人动容。

尤其是让姚弼动容。

原来闯了这么大的祸都没事,那干脆再来一次吧。

第二年,姚兴的病情加重,执着的二世祖姚弼立即试图抓住机遇,再次在府中聚兵。

时机是很重要的,姚弼总是能完美的踩偏。

这一次,他发动得实在太早了点儿,姚兴还没有病到失去意识,是能勉强处理朝政的。

在听到爱子又开始搞事情之后,姚兴气到发昏,将姚弼集团一锅端掉,毫不犹豫的处决了他的几个党羽。

只是他的父爱实在太过浓烈,到处理姚弼的时候又开始手抖。多次谋反,怎么说也该砍脑袋了,但姚兴舍不得。

于是,姚兴想了个法,暗示太子出面为姚弼求情,以便有个理由赦免姚弼。

太子姚泓居然肯了,他连假装听不懂的表现都没有,就老老实实的按照父亲的意思,为时刻想算计自己的兄弟求情了,软弱可欺的帽子,实在戴得不冤。

姚兴立刻顺坡下驴。

有些人,习惯把别人对自己的好当做理所当然,从来不会觉得自己有什么错。

姚兴一次又一次的为这个不肖子保驾护航,姚弼当然觉得,谋反这种事情,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我都干了两次了,脑袋依然在脖子上安得好好的,生活自在如风。

既然如此,那就再来一次吧。

于是又过了一年,姚弼再次动手。

不过这一回,他选的时机实在太烂,烂到终于可以送掉脖子上那颗稳如泰山的脑袋。

还是姚兴亲自取的。

五胡灾:汉民族为什么可以躲过这次灭绝之乱》小说在线阅读_第16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胡不归0304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五胡灾:汉民族为什么可以躲过这次灭绝之乱第16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