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这是一个有文化的人,长于建设,擅长的是在规则下施展才能。而他最怕的,就是擅长破坏、无视任何规则的流氓,所谓“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是也。

现在,就有一个凶暴的混混,正在无情的折磨着他。

赫连勃勃,没落的匈奴贵族,一个血液里浸透了仇恨的人。他原本姓刘,是刘渊的同族,祖上也曾经阔过,曾祖做过刘渊的楼烦公,后来被拓跋鲜卑赶出塞外,从此在草原上扎根,成为一名正牌的野人。

前秦分裂时,赫连勃勃家族已经成了塞外的一个小型土霸王,手握数万大军。可惜北魏崛起,横扫四方,扫到草原上的时候,清理了他的家族势力,打死了他的单于父亲,赫连勃勃单骑出逃,投奔了一个关系比较近的部落。

从人人仰视的王子,到全家惨死的流浪儿,在少年时代经历过这种惨剧之后,估计没哪个人还能健康成长。

而且这还不算完,少年还将经历更多的磨难。

他投奔的部落背叛了他,畏惧于北魏的强大,部落首领决定将赫连勃勃绑了送给拓跋人。

幸好首领的侄子不认可这种背信弃义的做法,派人在半道上把赫连勃勃劫走,把他送到了后秦麾下的匈奴族首领没奕干那里,而没奕干对这个没落的王子非常欣赏,把女儿嫁给了他,从此赫连勃勃才算安定下来。

只是肉体安定了而已。

经过过族破家亡的悲剧之后,赫连勃勃对力量有一种病态的追寻欲望,为了得到力量,他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

他身材高大,很有军事才华,姚兴见到他之后,深深被他的能力折服,把北方边境上的一些杂居部落交给他管理,有两万多户。

从随时可能会死的逃犯,到掌管一方的官吏,虽然并不是很显贵,但怎么说也比先前的逃亡生活要强得多,一般人就该感恩上苍了。

但是赫连勃勃,远不是一般人,两万多户军民,而且还只是代管,这些人说到底还是后秦的,这远远无法满足赫连勃勃对力量的渴望。

而他也根本无法忍受权欲对内心的噬咬,熬不住一步步慢慢发展壮大的过程,所以他决定捞偏门,找一个大部族,直接吞并。

只是他还太弱小,身边的每一个势力都比他强大,别人不来吞他就已经很讲仁义了,他哪里还有希望去吞掉别人?

有的。

正面战场上搞不定,换个思路就可以了。

赫连勃勃以打猎为名,袭击了对自己有救命之恩的岳父,砍下了他的脑袋,接收了他的部众,越过苦熬发展的阶段,直接就成为河西一带数得上号的地方势力。

随后,他再接再厉,连对他有知遇之恩的姚兴也一并背叛了,自建一国。他认为自己是夏朝的后人,所以立国号为夏,史称胡夏,这也是五胡所建立的最后一个政权。

这一年,赫连勃勃才二十六岁。

青年赫连勃勃的行事,跟他的名字一样,野心勃勃,他完全不满足于自己所取得的成就,而是立即开始复制上一次的成功经验,继续挑战更大的对手以求发展。

因为地理位置离后秦最近,赫连勃勃将南下骚扰姚兴作为基本国策,建国之后,他迫不及待的向后秦发起了进攻,在昔日恩公的身上撕扯下来一块肉肉,来壮大自己。

他一次又一次的赢了。

如果说刘裕是这个时代最好的步兵大师的话,那赫连勃勃就是这一时期的骑兵之王,对于骑兵的使用,没有人比他更强。

他先是打败了附近的塞外部落,统一了周边的胡人之后,又向后秦的城池下嘴,连番讨伐后秦的各处边防驻军,一直打到今天的延安,大片土地尽入其手。

但是很奇怪,他只打不守,一块土地都不留,抢光财富之后,就会马上撤走,从来也没有经营一块根据地的想法,对自身的定位,就是一个风一样的男子,标准的流寇。

手下的将领有不解,赫连勃勃就诚恳的给他们解释:“我们实力还弱,如果固守一城的话,后秦就可以合力对付我们,但如果我们如疾风一般四处流动,敌人救援前军我们就打后军,救援后军我们就打前军,让他们疲于奔命。等熬死姚兴以后,再逐步攻取长安。”

这是最早的关于游击战的军事思想,此前这么玩的都是土匪,从来没有人从理论的高度来对这一战术进行总结,所以也有人说,赫连勃勃是游击战的始祖,能够在军事史上开宗立派的那种人物。

同时,这是一个不择手段、毫无廉耻之心的人,敢于打破人间的一切规则,不管是在战场上,还是在做人上,他都能出人意料。

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打败姚兴这种法度森严的王者了。

当慕容超向后秦求援的时候,姚兴正在为赫连勃勃头疼不已,这个无所顾忌的混混,用这种流窜作案的战法屡次打败后秦军,渐渐从后秦的边境打到了心腹之地,在离长安仅有七百里的三城都有活动。所以南燕虽然很重要,但姚兴已经顾不上了,失去南燕,会失去抵挡东晋的屏障,但放任赫连勃勃捣乱,就会失去性命了。

姚兴决定亲征赫连勃勃。

这一战,赫连勃勃充分展示了自己飘忽如风的骑兵作战技术。

这场对局势影响深远的战争,过程却很简单,姚兴刚出门,就火急火燎的回来了。

被赶回来的。

战争不只是招呼人上阵就砍,还需要大量的调配,粮草、器械、武器等等,极其的复杂,所以各支部队投入战场的时间通常有先后,前锋出发了,后队可能还在整理物资,边走边调动。

姚兴上路之后,调着调着,突然发现眼前就冒出了一队胡夏的骑兵。

十分诡异,要知道,姚兴此时才走出长安一百多里,还处在自家境内,绝对的安全区域,而且前面还有先锋部队,按理说,是绝对不会突然遇到敌袭的。

但赫连勃勃就是这么擅长给人惊喜,骑兵的速度特性被他用到了极致,他用了极具想像力的大范围穿插,绕过后秦军的前锋,精准的直接抵到了整支后秦军队的核心:姚兴面前。

从本质上来说,姚兴是一个文人,接受了汉人儒生的全套教育,儒家该有的治国平天下技能都有,而且是顶尖高手。但同时,汉族文人的通病,他也一个不落。

有些文人是极见风骨的,越是沧海横流,越是巍然不动,有胸中的口气撑着,生死亦如常事。

但这是极少的一部分,大部分的文人都具备一个共同特点:胆小。

姚兴很好的学习到了汉人老师的这个特点。

当他突然看到胡夏骑兵鬼魅一般冒出来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跑,逃到刚刚被他派出去的督粮后军里,把自己藏起来。他的大臣力主此计不可行,可能会导致驾崩的可怕后果,因为皇帝车驾一动,必定军心涣散,能不能在胡夏骑兵的眼前逃走还是两说,姚兴才勉强止住自己的逃跑欲望,正面迎敌。

但是,大错已经铸成。

在此之前,赫连勃勃已经取得了一连串的胜利,后秦士兵本来就有了恐夏症,皇帝的临阵恐慌,更是动摇了军心。在胡夏骑兵恐怖的冲击力下,后秦军毫不意外的被撞得四散奔逃,姚兴在身边卫士的死战之余,才得以逃回长安。

赫连勃勃神出鬼没的骑兵,让姚兴在自己家门口挨了一刀狠的,而且给他留下了巨大的心理阴影,此后一直到姚兴病死,都没有在战场上赢过胡夏兵。

而且,后秦对胡夏也彻底转向了守势。

为了收拢兵力,姚兴撤回了原本打算援救慕容超的兵马,导致南燕被刘裕灭亡。刘裕对敌人的狠毒是出了名的,慕容超以下的三千多名南燕宗室被他全部杀光,刨根式作业。

为了人口少流失,姚兴放弃了边境上的一些重镇,将百姓迁回内地,把一些领土白送给了赫连勃勃。

为了充实国库,姚兴在国内大肆加税,甚至砍竹伐木都要交税,收到民怨沸腾。

这些举措,都是为了抵御赫连勃勃。但他没有想到的是,他的帝国的最大敌人,其实并不是赫连勃勃。

而是他自己。

姚兴,正在一点一点的将后秦拖进万劫不复的深渊。

五胡灾:汉民族为什么可以躲过这次灭绝之乱》小说在线阅读_第16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胡不归0304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五胡灾:汉民族为什么可以躲过这次灭绝之乱第16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