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四十九
音乐对于古代的政权来说,有很强的象征意义,礼乐制度即是一个国家的法统,礼乐崩坏了,就是改朝换代的时候到了。
姚兴作为从小学着儒家经典长大的皇帝,对这个事情很看重,但是可惜,他生于胡族,身边能砍人的糙汉多的是,能懂音律的就没有几个了,所以一直搭不起自己的太乐班子,这让姚兴非常遗憾,人生不够完美。
不过他知道哪里有,而且那还是正版的宫廷乐队。
当慕容超来索要妻母的时候,姚兴提出的条件就是,当年苻氏败亡,秦宫中的乐师都落入了你们慕容氏的手里,而且现在就在你们南燕。别的我不要,你就拿这个来换你的老妈和老婆。
这个要求有点欺人太甚的意思,虽然几个乐师,不值什么钱,但这东西是国家的象征,要人家的宫廷乐队,无异于拿走了人家道统的合法性,谁都是要面子的啊。
不过慕容超不要。
讨过饭的人,还要什么脸啊。
多年从事乞讨行业的经历,让慕容超很放得开,根本不在意什么法统不法统,实用才是第一要义。
他根本没有犹豫,就答应了姚兴的要求,用一百二十人的宫廷礼乐队换回了自己的老婆和老妈。为了亲人可以舍弃一切,这么顾家的行为要是放到现在,一定能感动一大批迷妹。
不过,就算是叫花子,享受上等生活久了以后,品位也是会提高的。
没有了礼乐队的慕容超,越来越感觉生活中少了点滋味,朝会的时候、祭祀的时候,没有一套代表正统的乐师班,威风程度确实有所下降。以前他不觉得,有吃的就行,现在,他也要追求精神享受了,除了要吃饱,还得讲究吃得优雅。
胡人是不产乐师的,这个在北方是稀缺职业。培训一个乐师,需要长期的训练,资源投入很大,而培养出来之后,除了能听个响之外,又没有任何其它用处,只有富庶而且矫情的南人才会干这样的事情,对于胡人来说,条件不允许,有这样的资源投入,还不如拿来培养一个骑兵,能持刀上阵砍脑袋,抢地盘,功能多,用途广。
虽然自己没有,但事情并不难办,胡人几百年前就有解决方案了:虽然想要的东西我没有,但是我有刀啊。
抢就完了。
慕容超发兵进攻东晋的宿豫,不为劫财,不为占地,只为抢夺伶人回来给自己唱歌,可谓文艺。并成功的抢到了两千五百名青年男女,满载而归。
南燕的亡国之祸,至此而生。
主要是慕容超的抢劫之举,惹到了一个人。
此时东晋的第一权臣,刘裕。
这个人非常生猛,篡位的桓玄就是被他镇压住了的。不过他后来自己也走上了篡位之路,和桓玄这样的半吊子不同,刘裕是实打实的成功了的。
刘裕,明面上是汉高祖刘邦的后代,不过血缘关系传得太久,到刘裕这里,已经是标准的贫农,一直到三十多岁,他还在靠砍柴打渔为生,阶层的大门向他死死关闭,看不到任何改变命运的希望,有时候想改善生活了只能去赌博,赢了吃肉,输了喝风。
想翻盘,只能靠自己最原始的资本—身体了。
公元399年,五斗米教在会稽发动叛乱,江南八郡望风响应,朝廷震动,征兵镇压。
刘裕参军入伍,从此开始了一生的辉煌。
中国两千年历史上的四百多个皇帝,个人武力值高的不少,比如宋太祖赵匡胤,一杆齐眉杆从小兵打到皇帝,所创立的太祖长拳被称作百拳之母,是一个顶级的武林高手,可以在历代皇帝武力值排行榜中占到第二。
第一就是刘裕。
参与平叛军事行动后不久,刘裕就展现了过人的武艺。有一回参加侦察队,和几十个同袍一起去打探叛军占据的海岛,不幸行踪泄露,几十人被数千叛军包围。
等到援军赶到的时候,他们看到的是战争史上绝无仅有的一幕:侦察队死得只剩一个人了,而这个人正拿着长刀,吊在叛军屁股后面,呼号着在追砍。
一个人,在追几千人。
霸王项羽当年在乌江边上,一个人砍死几百个汉军,也没有把敌人砍到掉头逃跑的地步。
这个比项羽还霸道的小兵,就是刘裕。
凭借着自身超强的武艺和豪爽的性格,他在军队中爬升得很快,先后搞定了五斗米义军、自己的上司刘牢之、以及造反的桓玄叛军,牢牢掌握了东晋第一强军:北府军的军权,当年就是这支军队,把苻坚庞大的前秦帝国打到分崩离析,这样的虎狼之师,肯认同一个没有任何背景、从底层爬起来的小兵为主,可见刘裕的心志之坚毅,行事之强悍。
一个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任由人打上门而不还手。
更何况,此时的刘裕刚刚搞定了国内的所有敌人,想要更进一步的话,就得向外发展,在外敌身上去捞取一些军功了。
慕容超抢回乐队两个月后,就收获了一份巨大的惊喜:刘裕的大军从建康出发,前来找他报仇。
这是继祖逖和桓温之后,南方的汉人政权所组织的第三次大规模北伐。和前面的两位先辈略有不同,祖逖和桓温的身份更多的是政治家,刘裕则是一个更纯粹的军人,凶猛,直率,没有太多的政治考虑,就是来打仗的。
简单的人,往往有最强大的力量。刘裕将用让两位前辈羡慕的战功,来证明这个道理。
单从战术层面来说,他所面临的情况其实不如前两者。南燕面积不大,但是和东晋相隔遥远,主要位于今天的山东境内。讨伐南燕会遇到两个巨大的问题:
一是必须经过一道天险,大岘山,这条山脉长只有二十里,西侧是沂山,东侧是一连串的高峰,只有两侧的谷底可以通行,南燕人从山上推块石头下来,都可以压出一条血胡同。
二是路途太远,后勤保障压力非常大,如果在南燕境内得不到补充的话,大军很可能会断粮。
在出征之前,军中就有人提出这两点隐患。刘裕对此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只拍了胸脯说了一通大话:“鲜卑人没这么精明,我敢向你们保证,他们肯定想不到这两点。”
他猜得不对,鲜卑人虽然野,但也是有能人的。
慕容超的亲信公孙五楼,此人是一个足斤足两的奸臣,生平的爱好就是铲除异己,把持朝政,这两件事情都做得非常成功,搞得南燕朝堂上乌烟瘴气。但他并不是奸而无用的草包型权臣,相反,这个人非常有军事才华。
他一眼就看出了晋军的弱点,第一时间给慕容超献上了两条计策:
第一,占据大岘山天险,将晋军堵在外面,待他们锐气尽挫之后,派两支精锐骑兵,一路沿海南下,阻断晋军的运粮船,一路从东边俯攻,腹背击之;
第二,在境内坚壁清野,把禾苗全部烧光,让晋军得不到补给,饿他们一个月,就可以大大方方的出去蹂躏他们了。
这两条计策,直指晋军的要害,非常狠毒,堪称宗师级别的军事谋略。
可惜老天不同意。
上天做了一个操作,让公孙五楼的算计全部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