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慕容垂当年携全家出逃前秦,跑到半路,慕容麟偷偷溜回邺城,举报自己的老子。后来燕国灭亡,慕容垂并没有找这个不肖子算账,而是把他安置在外宅,直到起兵自立时,发现不肖子原来在军事上很有一手,从此对他委以重任;

他的哥哥慕容令,慕容家最有英雄气象的少年英才,在被流放到沙城之后,见到同样在这里蹲监狱的弟弟,立刻就原谅了他,把他作为心腹,让他参与到自己的起兵逃跑大业中来,然后毫无意外的被他一顿告密,再次翻盘;

就在和拓跋鲜卑对垒的黄河边上,慕容麟的部将起事,准备把慕容宝赶下台。这种谋反的大罪,理论上慕容麟不可能一无所知,无论哪个上位者都是无法容忍的,但神奇的是,慕容宝杀了闹事的将军,却没有深究自己的弟弟,依旧让他带兵。

很难想像,为什么慕容麟这么执着的出卖自家人。

或许是他出身的原因吧。他的父亲慕容垂一生专情,只爱为自己而死的大段氏一人,对大段氏所生的儿子尤为器重,慕容宝就是大段氏所生,虽然这么不成器,但慕容垂仍然坚持要立他为太子。

至于其它的儿子,慕容垂就不那么放在心上了。

历史没有记载慕容麟的生母是谁,但显然是很不受宠的一名姬妾,或许正是妖后硬塞给慕容垂的可足浑氏也说不定,总之慕容垂很不喜欢这个儿子。

生在显贵之家,父亲英雄了得,自己却得不到他的宠爱,或许是慕容麟心理失衡到屡次出卖家族的原因。

他恨从不正眼看他的父亲,也恨大段氏所生的兄弟姐妹们。

不过,这个人巧言令色的本领是一流的,靠这个,他简直天生自带原谅体质,不管捅下了多大的娄子,只要一施展,最后总能得到当事人的谅解。

因为当他想讨好你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热情、卑微,实在是太到位了。

参合陂上,天象大变,那个和尚建议大军做好防御准备这时,慕容宝只是微微一笑,但慕容麟却突然大怒,向这个和尚发出了雷霆般的咆哮:

“以我们殿下的英明神武,足以横行沙漠,拓跋野人哪里敢跑这么远来追击我们?你这个和尚扰乱军心,理应斩首示众!”

莫名其妙的和尚吓到伏地大哭。

从军事上来说,和尚献的计策是非常有道理的,慕容宝的小叔叔慕容德也赞同设置防卫之举。慕容麟虽然表现得像个二百五,但其实是个军事强人,多年来独自领军,对这种征战常识不可能不知道,而且他一直在草原上驻守,跟拓跋珪打过多年交道,以拓跋珪的胆性,到底敢不敢带兵来追,他应该最清楚。

但他就是第一时间否定了设置防御之举,顺便无比谦恭的拍了拍慕容宝的马屁。

对于一个内心阴暗的人,你很难知道他到底在想些什么。后面发生的事情将证明,他可能并不是想借这个机会讨好慕容宝,缓和因为两人因为谋反事件而紧张起来的关系,他想要的简单直接,或许就是慕容宝的脑袋而已,而且是借拓跋珪的手来摘。

即使是慕容宝这个军事白痴,在和尚跟小叔叔的一番进谏之后,也明白了防卫的重要性,所以他足足剥出了三万大军,放到主力大营之后,以备可能有的敌袭。

至于这支后军的统帅,他选择的是…慕容麟。

或许是他也想向这个上道的弟弟释放善意,也或许是慕容麟的马屁拍得非常到位,总之,他把断后这么重大的责任,交给了强烈反对的慕容麟。

很神妙的操作,鬼神莫测。再聪明的人,也无法跟上慕容宝的思维—他根本就是胡搞,你怎么跟得上?

做错事是要付出代价的,慕容宝为自己的乱来支付了昂贵的学费。被他任命为后路军统帅的慕容麟,做了一件很有想像力的事情:他带着亲卫队跑去很快乐的打猎去了,根本没有做任何的防备工作。

这很难理解,他懂军事,也懂拓跋珪,理论上来说,是不可能犯下这种错误的。除非给他的行为套上另外一种深层的动机,就一切都解释得通了:

他想夺位。

只要把路给拓跋珪让开,让拓跋鲜卑畅通无阻的打到慕容宝的营帐前,把刀子劈在慕容宝的脖子上,那他就可以名正言顺的除掉夺位路上的最大对手了。

拓跋珪没有辜负他的期望,或者说,两个人早就暗中约定好了一切。

因为拓跋珪非常精准的绕过了明显人数更少的慕容麟军,人衔枚、马束口,悄悄的追到了参合陂,像一条毒蛇一般潜伏下来,等待着最佳时机,对敌人发起致命一击。

这个时机,拓跋珪选得非常阴毒。

第二天,后燕主力埋锅造饭,吃饱喝足,一直没有发生任何异常,一如撤退以来的每一个早上一样。

一直到他们拔营起程,整支军队开动以后,他们突然发现,在身后的山梁上,冒出了整齐的拓跋骑兵!

这就是拓跋珪的善攻之处,一支军队在行军途中,必定无法保持严整的阵形,古时候没有“向左转”、“向右转”的口令,阵形即使换个方向,都要大费周章,在行进之时,更是不可能短时间内切换成防御阵形。

当然,古代的将军们并不傻,为了防止在行进中遇袭,主力在前进之时,前后左右必定会远远的撒出去侦察兵,几十里之内有任何风吹草动,都能第一时间传回来消息,给主力留出足够的反应时间。

这种侦察工作,慕容宝也稍稍的做了一下,向身后派出了小股侦察骑兵部队。不过这些骑兵的反应很奇怪,他们出营后不久,就卸甲解鞍,找地方睡觉去了。

跟慕容麟在后军所做的事情如出一辙。

而拓跋珪居然也就这么自信,一直大摇大摆的潜行到慕容宝身边,和后燕主力就隔着一道山梁,也不担心被发现。

很难不让人怀疑,慕容麟没在这其中做什么手脚,比如,收买一下侦察部队,让他们不要这么认真等等。

总之,这个天生的反骨仔,在参合陂大战中虽然没有直接参与任何事情,但从史书的蛛丝马迹中,仍然可以在许多谜团后面看到他的影子。

后世极其有名的参合陂大战,过程却异常的简单,当后燕士兵回头,发现身后出现了漫山遍野的拓跋骑兵之后,整支军队立刻就乱了,既是仓促临敌,敌人还占有高处的地势,后燕大兵们没能组织起任何有效的抵抗,立刻就开始四散奔逃,四五万人散成了一锅稀粥。

没有任何军队,能够在阵形散乱的情况下迎敌。

对于失去了阵形的后燕军来说,这甚至根本不是一场战争,而是完完全全的屠杀,他们除了拼命推开身前的同袍,不顾一切的逃命之外,做不出任何其它举动,哪怕敌人的马刀从背后砍来,他们也完全顾不上回头看一眼。

但是,当他们跑赢了战友,冲到了最前面之后,所看到的,仍然是杀气腾腾、军容整齐的拓跋骑兵。

阴险的拓跋珪,在发起追击战之前,特意派了一支偏师,埋伏在后燕军的前方,等后燕全军溃散之际突然杀出来,牢牢堵死了溃兵们的去路。

拓跋珪打算包饺子,并不想放过一个敌人。

他成功了,四五万后燕军,除了被踩死、掉进河里淹死的之外,其它的全部举手投降,只有几千腿快的溜出了战场。这个战果,让他非常满意。

但慕容麟应该很不满意,因为慕容宝虽然打仗是个水货,但论起逃跑则是大师,他居然单骑从战场上逃掉了。

不过做生意总是有赚有赔,拓跋珪也无法保证合作伙伴一定能拿到收益,此刻他消化自己的获利已经忙不过来了。

面对这数量惊人的几万俘虏,拓跋珪原本是打算缴械之后全部释放掉的,他志在天下,想用这一招来展示自己的仁义,以后争夺中原的时候,会少很多阻力,一个不好杀的人,会深得敌人的喜爱,当形势不好的时候,敌人会争相向他投降,因为活下来的机会要大些。

这些大兵们,一只脚已经跨出了地狱。

但这个时候,有一个人站出来了,他用了一句话,把这数万大兵重新拽回了无底深渊。

五胡灾:汉民族为什么可以躲过这次灭绝之乱》小说在线阅读_第15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胡不归0304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五胡灾:汉民族为什么可以躲过这次灭绝之乱第15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