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一百四十

拓跋珪原本跟后燕的关系非常好,慕容垂是他的舅舅,在他起事初期,屡次被对手揍到奄奄一息,都是亲爱的舅舅出兵,帮他反杀回去,因为这层关系,所以他的代国原本就是后燕的附属国,逢年过节就要派使者来进贡的那种。

拓跋珪并不喜欢这种仰人鼻息的感觉。

他年轻,热血,而且没文化,并不像受过良好教育的鲜卑贵族慕容垂,虽然自立一国了,但起码在嘴上把恩人苻坚念叨了一辈子。在拓跋珪这个野蛮的年轻人看来,虽然舅舅帮了自己很多次,但现在他变成压在自己头上的一块石头了,那就要想办法搬开。

所以,他一接到西燕的求救,就马上派出了五万大军的豪华阵容前来应援,名义上救西燕,实际上是为了称一下舅舅的斤两。

可惜慕容垂刀太快,拓跋珪还没走到目的地,战争就结束了,不然的话,这个不听话的外甥就可以亲身体验一下战神舅舅打屁股的力道,余生也会老实一些了。

但是没关系,只要用心找碴,机会总是有的。

没能和后燕大军正面刚的拓跋珪,倒也没有白跑这一趟,他拉着军队在和后燕的地盘交界处巡游了一圈,不断的骚扰、侵占从属于后燕的部族,打到了不少秋风。热血的少年,迟早是要和这个时代的权威有一场较量的,不如趁现在试探一下对方的底线。

他险些没有成功,因为慕容垂开始并不想理他。

慕容垂已经老了,人一老什么病都会来,此时慕容垂已经身染重疾,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了。人在将死的时候,都会想安安静静的走完最后一段,没哪个病人还生龙活虎的喊打喊杀的。打西燕是慕容垂必须完成的任务,不然他就没办法证明自己法统的合理性,既然西燕已经打下来,他也就想安稳的度过最后的时光。

但有人想打仗。

这个人身份特殊,是有权力动用军队的,而且慕容垂也非常愿意把军权交给他。

太子慕容宝。

慕容宝名副其实,就是个大号宝宝,虽然占着太子之位,但能力水平非常一般,外面比他强、又掌握兵权的兄弟叔侄一大堆。慕容垂再能打也只有一个人,要在废墟上重建燕国,必定要起用有本事的自家子侄,此时这些子侄们各自手握重兵,在后燕广袤的国土上镇守一方。

只要慕容垂还在,他们就都是后燕帝国的擎天柱石,但慕容垂一旦走了,谁知道他们会干些什么事情出来。

晋朝八王之乱的例子,可还没过去多久。

王猛当年设计坑死了慕容令,让慕容垂失去了最优秀的继承人,这个恶果如今开始显现出来。可以说,精得像鬼一样的王猛在几十年前做的事情,直接动摇了后燕帝国的国本,他陷害慕容垂的计策虽然当年没有成功,但现在终于见效了。

慕容宝虽然做事不行,但脑子并不傻,这种明摆着的局势,他还是看得出来的,父亲时日无多了,他必须要抓紧增加自身的威望,这样在父亲归天之后,他才能坐稳江山。

威望这个东西很简单,所谓的帝王气度、魄力、宽仁等等,都是包在外面的皮子,真正的内核有且只有且个,就是实力。苻坚大帝虽然以仁厚著称于世,但他统一整个北方,靠的也是王猛的大军一路打下来的,而不是用满满的爱把敌人感化到投降。

既然要打的话,现在在整个北方,最合适的对象,当然就是拓跋珪了。

后秦的姚兴很老实,他知道慕容垂的可怕,一直在埋头收拾关中的小型势力,从来没有往关东伸过手,但拓跋珪胆气如虹,一直对后燕跃跃欲试,以前双方还隔得远,自从灭了西燕之后,拓跋珪和后燕之间就再也没有了缓冲地带,两国直接接壤了,你不打他,他的刀子也迟早会从隔壁探过来。

理由也是现成的,拓跋珪出兵援救过西燕,需要对他进行爱的教育,让他体会到守规矩的重要性。

所以,慕容宝不断的怂恿父亲同意他领兵出征,去殴打自己的表兄弟拓跋珪,刷一刷声望值。

原本想平静的走完最后一程的慕容垂在深思熟虑之后,还是同意了慕容宝的出兵要求,他知道这一战对慕容宝的意义重大,对于后燕帝国的稳定同样意义重大。

人太强大了之后,可能就会很容易轻视做事的难度,慕容垂举世无敌,无论多么强大的敌人,在他看来都不堪一击,以己度人,他难免会觉得,换个人来对付敌人也是同样的容易。

所以这一次,他没有亲征,也没有率领后队给儿子压阵,而是全权交托给了儿子,自己呆在都城中山,等待捷报回传。

这应该是他在这场战争中,所采用的最失败的战术。

拓跋珪,在他眼里很容易对付,一个二十啷当岁的娃娃而已,哪里都是破绽,打他实在太容易了。

但是,这是从他的角度。

在其它人看来,拓跋珪绝对是一个让人胆寒的对手。

慕容垂的小儿子慕容麟,就是当年在奔秦路上告发了家人、后来又举报害死了慕容令的那个,虽然执着于坑爹,但军事能力是不错的,在后燕复国之后,得到了老爹的原谅,独掌一军,主要开发方向就是北方草原,一直所向无敌,降服过部落无数。他在见过拓跋珪之后,回来就向老爹建议:这个人一定要拘回来,放在国中监禁,不然的话,他以后必定是后燕的祸患。

这是来自一线的反馈,后来也证明了极其精准,可惜慕容垂没有采纳。他在苻坚手下呆了十几年,也不可避免的沾上了苻坚的做事风格,叛秦自立之后,一直对手下的大臣比较宽和,直到快病死的时候,也没有清洗掉手握实权的元老们。

苻坚的仁慈最终害了自己,慕容垂同样如此。

对待弱小的敌人,才可以施以仁慈,而在“弱小”这个类型里面,绝对不包含拓跋珪。

但慕容宝看来,这个假设并不成立。在他的眼中,出征拓跋珪,比抓一只兔子也难不了多少。

所以当他统领八万大军渡过黄河,一路向草原挺进千里,直到进了拓跋珪的心腹地带:五原城,仍然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的时候,他并没有觉得哪里不对劲。

后燕这几年所向披靡,所有的对手一个个倒在慕容氏的兵锋之下,在慕容宝眼里,自己的堂堂王师出征之后,草原上的野蛮表兄弟见之仓皇逃跑,是非常顺理成章的事情。

他由始至终都不知道,拓跋珪并不是逃跑,而是诱敌。

此时的后燕,是整个中原最为强大的国家,又刚刚剿灭了西燕,正是士气最为旺盛的时候,拓跋珪虽然年少气盛,但并不狂妄,知道如果硬碰硬的话,自己的胜率很低,所以在开战之初,就定下了迎战的策略:大踏步的后撤,以空间换时间,吸引后燕孤军深入,等他们长途跋涉露出疲态的时候,再抓住机会决战。

所以,拓跋珪转移了所有的牲畜和部落,向西一连退了一千多里,把大路给慕容宝让了出来。

这一千多里是通往地狱的路,会大大的磨掉燕军的锐气。但慕容宝并不知道这一点,他非常开心的在敌境内自由自在的行军,一直追到草原深处,一个叫五原的地方,好消息终于接连传来:

拓跋珪终于不跑了,而是在黄河岸边集结军队,看样子是被自己追得无路可逃,总算是可以打了;

在五原附近,他俘虏了三万多部落居民,收割了一百多万斛粮食,苦力和粮草都不缺了,后勤有了保障,胜率再提高三分。

老天都帮他把准备工作做好了,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冲过去,砍死这些拓跋氏鲜卑人。

不过这个时候,拓跋珪给他送来了一条消息。这条消息的内容很简单,就是报了个丧,但对于整个后燕大军来说,威力甚至要胜过被丢了颗原子丨弹丨,军队立刻开始有了崩溃的迹象。

因为死的那个人,是慕容垂。

五胡灾:汉民族为什么可以躲过这次灭绝之乱》小说在线阅读_第15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胡不归0304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五胡灾:汉民族为什么可以躲过这次灭绝之乱第15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