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一十一
如果你要陷害一个没有什么污点的人,这人看起来非常完美,没有把柄,没有劣迹,让你捞不到任何弱点,你会怎么下手?
王猛的思路是,给他制造机会,帮他犯点错误出来,而且还是无法被原谅的那种错误。
要敲掉慕容垂,只有让苻坚亲自动手,不过以苻坚热爱做好人的习性,一般的小问题,肯定就直接赦免了。
王猛给慕容垂准备的罪行是:背叛。这也是为数不多的绝对无法被原谅的错误了。
这个事情操作起来有难度,因为慕容垂确实是真心来投的,这个天下虽然大,但能和燕国相抗衡的,整个北方也就只有一个前秦,如果慕容垂连前秦也叛了,那他就没有地方可去了,他又不傻,怎么可能做出来这种事?
没关系,在王猛这里,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他想让谁做什么,这个人就只有老老实实的照办。
哪怕慕容垂这种英雄人物也是如此。
王猛的操作极有层次,他先是向苻坚要求,派慕容令到他的远征军中做向导。这倒是合情合理,大军一去千里,在敌境内作战,确实需要一个对当地的山川地利、燕军作战特点了如指掌的人,慕容令作为燕国前王子,非常适合这个角色。
其实最适合的人还不是他,而是慕容垂,以这人在燕军中的影响力,只要在远征军中露个面,恐怕都能招降来大批的燕军,最不济也能震到燕国军心不稳,打起来就容易多了。
但是,这个人太猛,猛到连一向以心胸博大著称的苻坚也不得不防范几分:这可是个以一群仓皇之众打得东晋的北伐军有来无回的家伙,现在是要进攻他的母国,万一他动摇一下,在战场上,谁能制衡得了他?
所以,苻坚不敢在远征军中给慕容垂留一个位置,王猛同样也不敢,他只能以慕容令为工具,间接的暗算慕容垂。
然后,在出征之前,王猛找慕容垂喝了顿酒。
席间自然少不了推心置腹、推杯问盏,大力吹捧慕容垂当年的英雄事迹。慕容垂当然也要小心的陪着,王猛现在是前秦的二把手,也是自己儿子的领导,自然不能稍有得罪,所以这顿酒,喝得是宾主尽欢。
醺醺之际,王猛很是随意的提了一句:
“我马上就要出征了,慕容公送我个什么东西,让我带在身上,可以随时想念您吧。”
慕容垂随手就解下腰间常佩的金刀,赠给王猛。
重要剧情道具一号到手。
还有道具二号,这是个活生生的人:跟着慕容家从邺城一路西逃到前秦的家仆一名。
此家仆名叫金熙,能历尽千辛万苦,不避生死,跟随主人家逃亡千里,按理说应该是个忠心耿耿的人。但其实,每个人都是有价格的,不论忠奸。
王猛给出了合理的价格,把金熙由慕容家的忠仆变成自己的间谍。
准备齐全,接下来,就是选择合适的机会动手了。
走到洛阳,王猛认为是时候了。
这个位置非常好,还没有和燕军接触,但已经相隔不远,离长安则已经有数百里之遥,在这里发生点儿什么事,联系燕国比联系前秦要方便得多。
王猛给慕容令找了点事做。
他派出了前忠仆金熙,让他带着慕容垂的金刀,假装火急火燎而又偷偷摸摸的从后方赶上来,悄悄的进了慕容令的营帐。
然后,撤走了慕容令帐外的岗哨。
因为他要给慕容令的跑路制造机会。
慕容令一定会这么做的,因为王猛让金熙给他带了一句话,这句话是他用慕容垂的口吻构思出来的,内容很清晰,只有一个主题:
“儿子快跑,燕国皇上后悔了,召我们回去,我已经先跑了!”
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慕容令是相当懵逼的。
这完全不像父亲一贯的表现,他们一家从东而来,历尽千辛万苦,父亲也没有改变投秦的想法,怎么在这么敏感的节骨眼上,突然就转变心思了呢?
只是,除了这个之外,他找不到其它的疑点。金熙这个老家人,忠心纯度百分之百,而且还拿着父亲的贴身金刀,没有可怀疑的地方,按理说也不至于传错话。
这种事情,没有太多可以回圜的余地,为臣不忠,那么就只有死路一条。他慕容家只要有一个逃回燕国,剩下的要么也跟着逃回去,要么就留在原地等着被秦人砍脑袋,这是这个时代的通行法则。
所以,少年慕容令听到这句话的时候,他面前没有什么可选项,也没有多少时间留给他慢慢思考这件事情的合理性,他只有一个选择:逃!而且是马上!
这也是一个果断的人,他立刻就带着自己的旧部,偷偷溜出了军营,直奔石门,那里是燕军的地盘。
一路非常顺利。
王猛把沿路都给他安排好了,让他可以畅通无阻的从洛阳直通石门,保证一个前秦兵都不会在这条路上出现。
因为他是王猛的道具三号,而且是最重要的那个,只有他从军队中逃跑,王猛才可以达到最终的目标:
坑死慕容垂。
在这样的背景下,王猛当然得让他顺顺溜溜的跑到燕军那边,在慕容公子悄悄奔出军营的那一夜,王猛只怕还会担心他衣不够厚、肚不够饱、马容易摔跤之类,以免耽误他的行程。
现在,道具三号终于顺顺当当的完成了自己的使命,王猛可以发出自己的最后一击了。
和前面绞尽脑汁的准备工作比起来,这最后一击就显得平淡无奇了:王猛只是写了一封奏章给苻坚,把慕容令叛逃这件事一五一十的写下来—确实只是一五一十,没有任何的添油加醋,甚至还省去了很多见不得人的中间过程。
果断这个品质,是慕容家通有的,在通过小道消息得知儿子跑路以后,慕容垂没问任何前因后果,二话不说,牵了匹马就出城跑了。以他之能,在收到这个消息的一瞬间,或许就能反应过来是中了王猛的招,但他没有做任何自辩的尝试,而是立刻就跑,因为他知道没有任何胜算。
王猛本来就是比他更强的人物,这里又是王猛的主场,这个下三滥还丝毫不害臊的用了极度卑鄙的阴招,又狠又不要脸,怎么跟他斗?只要明白了他看自己不顺眼,最好的方法就是有多远躲多远。
这段历史,王猛才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主角,苻坚更像是一个被他捧上前台的吉祥物。任何一个日后青史留名的大人物,在王猛面前都无计可施,只有当他死了以后,这些人才敢喘上一口大气,有机会走上舞台施展拳脚。
所以,当慕容垂知道王猛在算计自己之后,第一反应就是马上跑。
只是,以王猛这样的心计,既然打算要除掉他,当然不会让他有脱身的机会。
慕容垂出城的时候,得到了跟他儿子同样的待遇,非常的顺利,没有一兵一卒出来拦他,任由他一马平川的出了长安。
这很诡异,因为是王猛的奏章先到了长安,慕容垂才惊惧出逃的,按理说,这样一个惊天大消息传回来,长安城内应该瞬间就警觉起来,把慕容垂控制住才对。
但慕容垂就是这么轻轻松松的穿过了把守森严的城门。
在他从城门口打马而过的一刹那,也就自己给自己坐实了叛逃的罪名。
他当然也可能知道这么做的后果,但他没得选。
这就是王猛的毒辣之处,他要算计你的时候,你就算明白,也只能老老实实按照他给你安排的剧本走,完全没有挣扎的余地。
逃出城外、坐实了罪名之后,慕容垂的剧本结束了,有一队追兵跟了上来,轻轻松松的抓住了他,又把他押回了长安。
接下来,就是慕容垂的人生谢幕了,犯下了这样的滔天大罪,天下没有哪个人还能救得了他了。
其实,还是有一个人的。
只是在王猛的算计中,他完全不认为这个人会出手,因为这个人如果要救慕容垂,那根本就是完全不可能的事,彻底的违反常理。
但命运总是充满很多惊喜。